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宝华 《考试周刊》2013,(10):99-100
运动竞赛是高校课外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继续,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有效检验。大学生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后期,具有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特点。本文结合高校间各种运动竞赛的实践,分析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间运动竞赛中心理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据此在竞赛中调整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状态,发挥出最好水平,赛出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参加运动竞赛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性格类型不同的运动员,赛后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也有所不同,赛后心理状态将影响运动员的行为和其后继比赛的成绩。因此,正确分析运动员的赛后心理,并及时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赛后心理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竞赛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心用准备的程度。本文分析了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冲备的内容及方法。为教练赛前对运动员的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运动竞赛中,根据项目的不同,心理活动的表现也会出现差异,参赛者的不同品质及不同水平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而不同的客观条件,也会使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反应,形成不同的心理特点。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不同比赛情境下不同心理状态导致的外在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的调整方法,从而有利于参赛者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最佳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足球竞赛不仅是运动员体能和技术与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素质的对抗。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足球运动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全力以赴参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该懂得赛场上的心理控制。比赛和训练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从平时的运动训练到运动竞赛,需要进行较大的心理转变。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6.
运动竞赛,紧张激烈。客观分析竞赛中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克服心理障碍的必要性,掌握运动竞赛的主动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动竞赛,紧张激烈。客观分析竞赛中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克服心理障碍的必要性,掌握运动竞赛的主动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排球比赛中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宜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准备是运动竞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完善运动员心理状态、心理准备的方法问题上,必须认识到,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成绩是起主要作用的。队员必须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参加训练和争取达到目的。缺乏这种心理训练,运动员会泄气和厌倦,甚至影响比赛成绩,所以一个队为了准备比赛所作的心理准备是不容忽视和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决定运动成绩好坏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运动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在运动竞赛中,运动员之间的运动技术水平差距愈来愈小,那么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弱,对运动员来说适度的紧张情绪状态是必要的,一旦过度就会影响技术的发挥,然而大量的实践证明过度紧张状态是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许多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教练员在重视发展运动专项技术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本文仅对用放松训练法来克服和消除赛中这一不良心理状态作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10.
所有运动员在竞赛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各种心理的波动,有的甚至严重到延伸为一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大赛中的心理障碍并不是大赛的客观环境直接造成的,而是运动员主观上对大赛的反映出现了偏差。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是运动竞赛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运动竞赛不仅仅是运动员拼体能、比技术的单纯的身体活动,同时也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赛前运动员心理过分紧张而导致发挥失常的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详细论述了缓解赛前心理紧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动竞赛要取得要好成绩,运动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体力,高超的技艺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比赛中,每个运动员心理特征表现是极为复杂,而且各有差异,赛场上往往一个惊险,高超或优美的动作会使全场观众赞叹不已,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但人们常常忽略了对竞赛心理因素的调节,导致了竞赛的失利,本就针对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表现-情绪进行探讨,为今后更科学的训练,竞赛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教练员如何针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进行调控、引导运动员调整到最佳比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心理状态调适的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与竞赛水平的发展趋势有关.特别是目前国际羽毛球运动竞赛的水平向着技术全面顶尖快速化、能攻善守全能化、战术综合突变化、技术风格打法类型多样化、竞争对抗白热化的趋势发展,这种趋势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心理层次上对羽毛球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心理要求.目前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较之上世纪90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教练员如何针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进行调控、引导运动员调整到最佳比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如何加强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心理状态调适的训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认知结构主要表现在知觉能力强,识别速度快,记忆容量大,表征效果好,调控能力强等方面。视觉信息搜索、情绪、压力、假动作对运动员心理认知具有一定的干涉;心理认知对运动决策和操作思维有一定干涉。研究羽毛球运动竞赛中运动员心理认知的干涉,可以更好地为羽毛球学习者提高技术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7.
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以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运动员争到优良成绩作好心理准备。心理因素早就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在竞争激烈、群雄林立的现代高水平运动竞赛中,将精神因素揉合于体育的例子已屡见不鲜。短跑,是一种典型的处于极限强度下的爆发性运动。这项运动的特点决定于运动员心理活动的特点。当短跑运动负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心理因素的好坏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短跑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那就必须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始终贯彻心理训练,而心理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应激条件下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运动竞赛焦虑多维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竞赛焦虑是体育比赛情境所唤起的一种运动员的身心反应,由于它常常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而极大地影响着运动员的临场表现。长期以来,运动竞赛焦虑一直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七十年代末期,“多维焦虑理论”的出现,进一步揭示了运动竞赛焦虑的多维本质,从而推动着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对运动竞赛焦虑的多维度研究刚刚起步,尚无系统论述。本文对运动竞赛焦虑的多维本质及其研究现状作一介绍,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武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1):57-59
以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田径项目的15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略高于男运动员;(2)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年限越长竞赛焦虑状态各因素得分越高;(3)不同专项的运动员竞赛焦虑状态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高水平羽毛球单打运动员赛中不同阶段和比分变化情况下所处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了解高水平运动员赛中的心理状态,提出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与应对措施,为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