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亦谈多指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第165贾述及: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基因型AA或Aa),他们的子女就会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基因型Aa)。而建水二中的生物教师根据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在《生物学通报》1996第5期《我对家乡几例多指症、腋臭病的调查》中指出:“……多指症系谱中,明显表现出世代间断,患者男多于女,且远不及腋臭病那样广泛,所以.确确实实不该归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而把它归属于X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要为切实些。”多指症的遗传方式究竟如何呢?笔者现用调查…  相似文献   

2.
遗传方式组合方式优生方案常见病例细胞核遗传单基因病常染色体显性软骨发育不全夫妇均患病A_×A a亲本有一方纯合患病,后代全一方患病A_×aa病,否则应做产前基因诊断并指、多指夫妇均正常aa×aa不需检测,全正常隐性白化病夫妇均患病aa×aa后代全病,不宜生育苯丙酮尿症、先天性  相似文献   

3.
在多种高中生物参考资料或练习中,常出现这样一道题目: 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某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第二代)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第二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概率变化趋势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常常分析考查的杂交组合为∶Aa自交后代A_∶aa=3∶1;Aa×aa→Aa×aa=1∶1;基因位于X染色体时常考查∶X^BX^b×X^BY→X^BX^B、X^BX^b、X^BY、^XbY,即雌性均为显性,雄性显性∶隐性=1∶1等.这些交配是群体个体间进行的交配.  相似文献   

5.
在多种高中生物参考资料或练习中,常出现这样一道题目: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某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第二代)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第二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概率变化趋势分别是()A.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D.上升、上升许多资料上是这样解释的: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不能产生后代。第一代中,只有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才能产生后代,且基因型为aa的后代不能长到成…  相似文献   

6.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7.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种类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8.
图1为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标志图。也就是说,父母正常,不管有多少患病的或不患病的子女,只要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即可判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判定思路:(1)父母无病,而子女患病的隐性遗传;(2)不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因父方正常;(3)不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因父方正常。结论:只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6图2,为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标志图。也就是说,父母患病,不论有多少患病或不患病的子女,只要有一个女儿不患病,即判定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判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生物教学中常用遗传病系谱图来综合反映或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学生较难根据遗传系谱图快速地判定遗传类型,从而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有6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简称常隐、常显、X隐、X显、伴Y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笔者对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判断方法和判断步骤进行了归类总结,在平时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遗传系谱题形式简洁 ,条件隐蔽 ,灵活多变 ,是遗传学部分最常见的题型 ,便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 ,不仅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遗传系谱的分析 ,一般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二是致病基因的位置 (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 ) .快速判断法是根据各种遗传方式的最显著特点 ,一看遗传系谱马上就能作出判断 .其步骤是 :1 .判断显、隐性 :(1 )如果 □ ○ ■ ,则此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患者的双亲均为Aa ,患者为aa .(2 )如果 ■ ● □ ,则此遗传病是显性…  相似文献   

11.
张岩  符春锋 《生物学教学》2006,31(10):75-75
2005年《生物学教学》第11期“遗传不平衡的种群基因频率问题例析”一文中,例1:如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的子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相似文献   

12.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13.
在遗传学教学中,介绍了几种有关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显性遗传(XD)、X连锁隐性遗传(XR)和Y连锁遗传等。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根据显性基因作用程度不同,又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不规则显性、延迟显性、从性显性等六种类型。尤其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规则显性中,涉及到外显率与表现度、不完全显性与不完全外显、不完全显性与表现度不一致等几对易混淆的概念,以下针对这几对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对于考生而言,要快速、准确地判定遗传系谱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将笔者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简易的判别方法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主要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以及伴Y遗传病(伴Y)。每种遗传病均有一定的遗传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进行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15.
王恒 《生物学教学》2003,28(9):37-37
1 试题人类多指基因 (T)是正常基因 (t)的显性 ,白化基因 (a)是正常基因 (A)的隐性 ,都在常染色体上 ,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 ,父亲是多指 ,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 ,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 .3/ 4 ,1/ 4 B .1/ 2 ,1/ 8 C .1/ 4 ,1/ 4 D .1/ 4 ,1/ 82 解法一(1)根据已知条件和显隐性原理 ,初步确定双亲的部分基因组成是 :父亲是多指———即父亲多指不白化TA ,母亲正常———即母亲正常指不白化ttA。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是ttaa。(2 )根据孩子的基因型 (tt…  相似文献   

16.
朱卫忠 《教师》2014,(30):51-52
正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中遗传系谱图解的识图和解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这类题时一方面对遗传病的类型判断不正确,另一方面是在计算时对系谱图中的某一个体的可能基因型分析不全面,从而导致计算错误。因此结合在平时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如何正确解伴性遗传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人类遗传病可分为下面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遗传题的计算,是通过亲代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出现的概率,来计算子代中出现该性状的机率。如果学生掌握了基因分离规律中杂合体自交和测交的表现形式,利用表现形式就可以直接计算,计算过程就比较简单和方便。 例一:多指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a对正常A是隐性,在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和正常的孩子,问: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的和只患一种病的,可能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分别是多少?  相似文献   

18.
人类常见遗传病遗传方式划分为五种: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病;③伴X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病;④伴X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⑤伴Y遗传病,如外耳道多毛症。在一个家族系谱图中往往需要判定是哪一种遗传病,判定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题目与答案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t)的显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相似文献   

20.
在遗传教学中,遗传几率的计算是这部分教学的重点、难点,因为其涉及的概念多,内在规律性强,学生很难把握好。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一题多问、多解,不但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而且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下面通过事例来说明。 [例]人类中,多指是受显性基因A控制的,先天性聋哑是受隐性基因b控制的,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男方多指,女方正常,第一胎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儿子。如果还能生育的话,请分析回答:(1)生下的子女中,单患先天性聋哑的几率是多少?(2)生下的子女中,单患多指的几率是多少?(3)生下的子女中,表现正常的几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