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冀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一在这里,准有耐心和细心,准就能取得成功。”那么,怎样去触及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师生之间真诚沟通呢?我尝试采用“笔谈”这一沟通渠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约会”。  相似文献   

2.
1+3+10=?     
当了十多年的班主任,我遇到不少脾气急躁的学生。这不,刚开学才几天,张钊与赵辉就小摩擦不断。早晨,我刚到办公室,就有学生来报告:“张钊与赵辉吵起来了。”我赶紧来到教室,看到他们俩正仇恨地瞪视着对方。我问怎么回事,张钊说:“赵辉在前面老是向后挤我的桌子。”赵辉急着辩解说:“不是我挤他的桌子,是他不停地踢我的凳子。”各说各的理由,说着说着,又吵上了。我把他们俩请到教室外面,说:“你们都觉得自己有理,请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错误。这么点小事,就值得你们大动肝火?”我这一说,谁也不吭声了。沉默了一会儿,两人各自检查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小气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个男同学,他的成绩不怎么样,可学习用品却有一大堆呢!虽说有一大堆,但如果你想向他借什么东西的话,他肯定不会借给你。如果你不信,那请听我慢慢讲诉他的小气故事。那天,我们劳动课上要做纸浮雕,我其他都记得带了,就是没有带上剪刀。看着同学们忙乎的样子,我真急了!没有剪刀就没办法做了,我只好向我的同桌借。一开始,听他口气好像有点不高兴:“我还没有剪好呢!”我只好说:“那就等你剪好了,再借给我剪,行吗?”他犹豫了一下说:“那,那,那好吧。”于是,我便耐心地等着他剪。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剪好了。我去拿时,他对我说:“不能把剪刀…  相似文献   

4.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做后进生工作时,应尽量少讲大道理,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保持“爱心”和“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后进生多一些“感情投资”,这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我班有个学生,时常逃学,学习成绩差,见到老师能躲就躲,真是个令人头痛的小家伙。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双双下岗,为了生计,母亲外出打工,父亲摆了个小摊儿,无暇照顾他。我找到他,认真地告诉他:“你是个好孩子,老师有信心帮你把毛病改掉。”听了我的话,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以后,我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适时指出他的缺点,引导他该怎样…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提出了“强而弗抑”的主张。所谓“强而弗抑”。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尽力钻研,切不可压制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强”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尽力钻研探索未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萌发积极思维的动机,自觉地使寻求答案的认识活动有始有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兴激励之举,废压制之为,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有一次考试,我出了一个划分文章段落的题目。讲评试卷时,我照例先公布了标准答案,然后说明了理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比您多分了一段。我不要求改动分数,但是,我觉得我那样分也有道理。”我细心听取了他的意见,认为他的分法并不正确,便耐心地有针对性地给他作了解释。但是他还没有弄明白。我又换了个角度给他讲了一遍,仍无效果。于是,我只得表示他可以保留不同意见,有待以后解决。此后,每逢讲解文章的段落结构时,我总要有意结合那个学生的问题讲上几句,但始终也未能解决他的问题。一次,我又讲一篇课文的篇章结构,当讲到某处可以分段也可以不分段时,那个学生立即举手要求发言。我很高兴,以为他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他却说:“我比您多分的那一段,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既然可分可不分,分了也不错呀!”这一次,我仍没能解决他的问题。就这样,过了整  相似文献   

6.
3岁以后,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和执拗:你让他上床睡觉他说“我还要读书”,你请他结束洗澡他甩给你一句“不”,你叫他吃饭他说他不饿……总之,孩子有一段时间总是与我们闹别扭似的。我的女儿Angel就是这样。我有点头疼,有时甚至有些恼怒。这真是考验父母耐心与智力的时候。所以,我们得把做父母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善于运用我们的智慧,用斡旋战术与他们“斗智”,打一场“持久战”。“斗智”第一法:事先作约定事先和孩子来个约定,可以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他承认游戏规则,事到临头时他就能理所当然地接受。比如今天,Angel已经在澡盆…  相似文献   

7.
“黑马”是一个初中生的绰号。假期家长请我做家教。“黑马”学校的老师劝我:不可救药的学生,趁早别带,我却执意要带带试试。第一天的较量极辛苦。我们不断观察、猜测对方。第二天下午,他开始消极怠工,耍些小花招故意惹我生气。稍有机会,便引开我的注意力。见我始终不生气,更不责怪他,他倒奇怪了,瞪着诧异的眼睛问:“老师,你为什么不生气?如果你知道我是坏学生,会对我这样耐心吗?”或许被我的耐心感动,抑或有别的想法,直到第三天上午连写带抄做了10篇作业。他自己感到吃惊:“我竟写了这么多!这是我在校两个月写字量的总和。”第三天下午,他…  相似文献   

8.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9.
每天和学生在一起,我从不感到生活乏味。与他们一同经历风风雨雨,感受工作的忙碌与充实,我真正体验到教育人生的幸福与美好。朗读的魔力上语文课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地读书,唯独小寅在起劲地切着橡皮,难怪他成绩总不够理想。我说:“小寅,请你来读课文。”他只读了课文第一节便错了十处,其他学生不耐烦了,“不要他读了,我们听了觉得难受,老师,换个同学读吧。”我说:“他是我们中的一员,正因为朗读对于他来说是件难事,所以他对朗读不感兴趣。让我们耐下性子,静下心来听他完整地读一读全文,好吗?你们可以拿起笔在他读错的地方做个记号,等他…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把“象”写成“向”,“纸”写成“(纟氐)”,这已是第六次写错了。我便把他找来当面订正。只见他拿到本子后不加思索,很快就订正好了,并且很正确。我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会订正而用时却错呢?”他很干脆地回答:“这些字差不多,反正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个错了,一定是那个!”学生的回答,固然说明了他  相似文献   

11.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到广播大厦去排练。排练结束后,我们感到一身轻松,蹦蹦跳跳地从排练厅出来,便嘻嘻哈哈地走进空无一人的电梯。我们就像一群小猴来到了熟悉的“花果山”,打啊,闹啊,玩得不亦乐乎。忽然,一个小朋友拿出了一把玩具手枪对着我们几个说:“不许动!”我一见情况不妙,便朝另外几个小伙伴使了个眼色,于是我们几个一拥而上,把他摁倒在地但他像一条泥鳅似的一转眼就从我们的手中溜了出去,像一个凯旋的“将军”朝着我们得意地大笑。正当我们想再一次发动“进攻”时,突然响起了一个陌生人的声音:“你们在干什么?”我们顿时一…  相似文献   

12.
也许有人会说:“沟通有什么难的,我们每天不是都在做吗?”如果从表面上来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的确每天都在做。它像我们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但是,一件事情的自然存在,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将它做得很好了。正是因为沟通的“自然”,人们很容易忽略沟通的复杂性,也就导致了很多沟通产生障碍,甚至失效。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沟通包括和学生、和家长、和任课老师的沟通,在这里仅仅就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展开讨论。我通过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得出,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沟通,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班级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所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沟通是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可以说班主任做好了沟通工作,就做好了班主任工作。下面就班主任沟通的艺术,谈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浦丽与成明为坐木马而争吵着,而平日最爱玩木马的李豪小朋友则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发现这情景,我便走近李豪,抚摸着他的头对小朋友们说:“李豪真好,看到浦丽与成明要坐木马,他不去争抢,而是耐心地等。”浦丽与成明两人的脸都红了。我转身对浦丽与成明说:“李豪不跟我们争玩木马,我们把木马让给他玩一会儿吧 ?”浦丽与成明同时点点头。李豪玩了一会儿,就从木马上下来了。我又对小朋友们说:“李豪只玩了一小会儿,就让给别的小朋友再玩,他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浦丽与成明两人都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我问浦丽与成明:“…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15.
期待的效应     
李丽红 《湖南教育》2005,(21):19-19
一天下课时,我边收拾东西边笑着问学生小明:“下节课我们测验,你打算考多少分呀?”他很自然地回答道:“我想考70分以上!”因为他基础太差,又经常不完成作业,以前也从未考过及格成绩,而且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不好,所以见他有这种想法,我便很高兴地点了点头。说话间,英语老师正好走进教室,听了这话,便不假思索地抢白“:真是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忘了上学期英语考试了,整张试卷上就在‘汉译英’下边有几个字——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都闹出笑话来了。”话音未落,就见小明的脸唰地红到了脖子,他羞愧地深深埋下了头……学生小明…  相似文献   

16.
王春珍 《班主任》2013,(1):52-52
一次,一个学生气愤地向我诉说着同学对他的欺辱,我耐心地听他说完并认真进行处理。同事好心地劝导我:“干嘛那么认真,学生有成堆的小报告,你处理得完吗?”我说:“我不能辜负孩子对我的信任和尊重。”其实,我还有一段心事没有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个早自修,一位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室。临走时还不忘嘱咐:“上课要认真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孩子点点头,家长冲我点头一笑,满意地走了。“不懂就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学习有上进心的代名词,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然而,有些时候,不懂就问在某些孩子的身上却演绎着另外一番情景:一次一年级数学考试,没过几分钟,一个学生便向我走来:“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我不懂。”我一看,是让学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号。我说:“你先看看题目,然后告诉我,你认为该怎么做?”他看了一下,迟疑地说:“是不是……啊?”我点…  相似文献   

18.
郝玉梅 《师道》2002,(3):31
语文课上,一名学生正在读《难忘的一课》(人教版第十册):“……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有孙中山。”“不对,顺序颠倒了。”我耐心地说,“不要紧张,把顺序读正确!”那学生又读了一遍,仍是“错”的。这时其他学生不干了,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读得没错。”拿过学生的课本一看,原来跟我的教本  相似文献   

19.
叶青教授是我大学时的证据法老师,也是我国这一学科的带头人。平日他给人的印象很严肃、很古板。他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一次,女儿问他:“爸爸,老师经常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可是,为什么我看到的天空是灰色的呢?”叶教授先是愣住了,稍后,便耐心地给她解释。第二天,他就找来装饰工人,将女儿小房间白色单调的天花板,粉刷成天蓝色,飘着朵朵白云;墙壁上还贴有卡通图案,说是要还女儿一片纯净的蓝天。这件事情,使我改变了对叶教授“陈旧”的看法。古板且不苟言笑的2004.5他,会如此耐心对待孩子。有这样的一个老爸,做其女儿应该是非常…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新班,好多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天来,我发现教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挺腼腆的,不爱多说话,上课时似乎很胆怯,一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间或有一两次想回答问题,手也是似举非举,低着头,显得非常自卑。一次,在他刚想举起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站起来了,可回答问题的声音跟蚊子似的,我站在讲台上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周围的学生也哄笑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是个不算分的学生。”我顿时一愣,因为我知道“不算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注视着这个小男孩,这时,他惊慌地望了我一眼,我感到那慌乱的眼神中有一种委屈的神情,他的脸红了,头也垂得更低了。于是,我连忙制止了同学们的喧闹,大声问道:“同学们,有谁告诉老师,他回答得正确吗?”同学们都默不做声了。这时,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他答对了。”我便又一次鼓励男孩:“请你再大声回答一遍。”男孩又回答了一次。这回我听明白了,便格外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