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 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部分"211工程"院校为调查对象,对其智力资本、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科技投入资本与大学智力资本对创新数量绩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资本对创新数量绩效存在"倒U"型的影响关系;(2)大学智力资本与科技投入资本对创新数量绩效有互补的交互效应;(3)对大学创新质量绩效起主要作用的是智力资本,科技投入资本作用很小;(4)提高大学智力资本有助于获得较多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社会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研发(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将高校创新绩效定义为科技创新、学术创新和经济创新三个维度。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的相关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指标面板数据因子分析对R&D投入"降维",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有高度显著的促进效应。其中,对经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科技创新绩效次之,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弱。对区域水平而言,东部地区的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高校的创新绩效受R&D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20,(1):50-54
自中央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带来了显著效果,煤炭、钢铁、铁路等寡头垄断性行业效果良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阶段,中小型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理想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及成本-收益模型,从微观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资本、劳动、创新等制约中小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阻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治理变革应对国家经济模式转型及供给侧改革是新时期大学的使命.大学职能和使命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协调和呼应需要大学治理变革策应.供给侧改革下大学治理面对人才培养供需失衡、科技创新错位、社会服务脱节、文化传承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应对供给侧改革大学治理需要优化制度环境、实施依法治校;构建"管办评"治理机制、发挥"三方"治理作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大学治理文化,提升治理软实力,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校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供给与需求脱节,创新引领缺乏实效性,创业制度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效果,亦很难适应目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建议高校对创业教育资源进行优质供给,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对创业的指导,联合政府和企业构建政府导向-社会支持-企业合作的激励型大学生创业规范制度,以拓宽大学生创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供给管理思想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首先进行教育学的审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配额制影响根深蒂固,政府干预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时显现,人才供给制度中的价值缺失和制度错配同时存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关键是处理好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关系;高等学校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诉求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兼顾"经济逻辑"与"人文逻辑"。  相似文献   

7.
创新既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地方院校总体"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创新能力和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为地方院校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应从供给的角度把握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强化其地方属性;以改革的办法提升地方院校创新能力,提供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的有效供给;从外部环境、内部治理、人事改革、评价体系着力,构建地方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摘要: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工具在经济调整和工业增效升级,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瓶颈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如运用资本市场对企业兼并重组、创新信贷方式、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等.通过金融支持工具的创新,能够弱化去产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后遗症”,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的改革包括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两个方面,它们既有对立性的一面,也有适应性的一面。现如今旅游业的需求侧已不存在什么障碍性问题,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供给侧上。福州乡村旅游供给侧存在四方的不适应性: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乡村旅游投入要素与产出效率不相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不相适应;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与时代发展的现代性不相适应。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深化要素配置改革,促进乡村旅游适应性发展,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实现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校科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改革和调整科研配套资金相对不足、科研人力资源相对短缺、转型难度大等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尽快建立与供给侧改革相适应的高校科学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