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妈祖信仰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仰为载体建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妈祖信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华人共同意识,组织华人参与集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马来西亚种族多样、文化异质的多元社会里,妈祖信仰通过仪式、建立会馆组织等途径建构了华人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形成为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马、华、印三大种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阶级与种族特征高度同构。独立前夕,联盟党内的妥协确认了各种族所享有的权利,种族分裂社会在和平的状态下得以暂时延续。新经济政策从马来人优先出发,以工业化带动社会重组。但过分偏重于某一种族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对马来西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方北方的《娘惹与峇峇》通过叙述马来西亚父、子、孙三代华人家庭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控诉了殖民主义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思想、文化所造成的严重毒害。在殖民文化影响下,以娘惹为代表的华族社会内部形成了畸形的、扭曲的殖民文化观,这种畸形殖民文化观念挤压并扭曲了华人本土文化。作为对殖民主义文化的反抗策略,小说展望通过加强华文文化教育,从而使华人摆脱殖民思想文化的牢笼。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3):88-94
通过调查问卷考察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北部华人在华语交谈中的华语语言能力及语码转换情况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华语语言能力最强,泰北华人次之,印尼华人最差,这是由各个国家的中文教育体系决定的;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是华人的语用目的和集体认同。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来看,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马来西亚和泰北华人语码转换的行为和目的不同;印度尼西亚华人各个社会统计学变量下的华人的语码转换行为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自西汉已经开始。历朝历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和使臣带来的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了马来西亚,不但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很好地被保留,也对整个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孝悌、忠恕、信义、德育,这些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马来西亚社会中至今仍有完整体现。然而,存在于马来西亚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区别,因为它们已经马来西亚化了。它们事实上是南海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南海区域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核心区。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以北马槟城浮罗山背客家天主教社群为个案,主要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了解该社群的语言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在家庭领域还是宗教领域,他们都面临着语言转用的情况。语言转用的方向是从客家方言向华语转用,这显示华语目前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影响非常大。探究其中的原因,华语在华人世界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又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另外,华语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传播也与华社内部的结构重整与认同变化有关。内部调整的需求与外部影响的配合,引起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的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5,(4):11-15
马来西亚的妈祖宫庙作为当地华人精神信仰的载体,随着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迁徙而逐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宫庙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独特的文化功能特点在海外华人群体传播妈祖文化、形成宗教信仰认同、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节自1984年举办以来已有十余载,在华社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对华人文化节举办动因、活动内容及意义的探析,突出华人文化节是华人社会以抗争求团结、以团结求发展的文化路线的产物,进一步思考马华文化在当代马来西亚国家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自我认同就是个人在社会中确立和认证自身。在当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作为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却普遍出现了自我认同危机。本文立足于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研究视角,从外在环境与大学生个体等诸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的根源作初步考察,以期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及社会进行及时的调适。  相似文献   

11.
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其外部面临马来西亚等伊斯兰世界的包围和敌视,内有极具离心倾向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族群并存的现实。在此历史背景下,建构各族群的国家认同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人民行动党政府以实施"居者有其屋"政策为载体,把组屋的分配、管理政策作为建构各族群的国家认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组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殖民地时期各族群集中居住的模式,在空间上形成了各族群平衡分布的居住形态,同时政府在组屋区建立社会控制网络以促进各族群间的整合和凝聚,为新加坡形成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时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结合一个犯罪青少年的个素分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此期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网络四方面加以论述。在文章最后,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与一般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执政党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二是将民族融合过程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统一起来;三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使社会合理重组;四是积极推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与融合;五是着力增强公民的爱国意识和民主意识,以此加强各种族对国家的认同感.马来西亚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政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5.
赵天 《天中学刊》2014,(5):69-71
澳洲矿业公司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关丹投资、运营全球最大稀土厂,将澳洲稀土原料运到马来西亚初步提炼并就地处理放射性废料。这一消息激起马来西亚各方的反对,并引发了多起全国性的抗议示威活动。作为公共修辞表现形式的抗议示威活动,得到马来西亚公众关注与支持,赢得了更多人对环保绿色理念的认同,同时也反映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的职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同一性的意识或内在认定,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变化的。教师职业认同包括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同和专业认同,还涉及到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个人特质、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即通过探索自我内在世界、外界环境等活动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努力使自我期待与外界需求相匹配,从而在面对未来选择时呈现出有效的应对力,成为自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概念的解读,分析了统一性建构的重要性。笔者从实现两者统一的前提出发,通过保持青年个体社会化的延续性、积极建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构建青年积极的自我认同及青年的自省与调节几方面,实现青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政治地位较之印度尼西亚华人要好得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比印度尼西亚宽松。通过两国华人政策的对比,分析两国华人政策差异的原因及造成的不同后果,并对两国的华人政策前景与走向做出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20.
秦行音 《教育史研究》2006,(3):84-87,91
本文从社会政治发展与教育的角度,追溯了以多元文化为特点的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的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发展中的一元和多元之争。在马来西亚社会已经取得了各种族之间的和谐和经济繁荣的今天,推进多元文化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