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湖南省19所具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招生资质的体育院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校体教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全,但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滞后;体育教育专业高精尖人才缺乏;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部分院校存在设置总学时偏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门类设置少、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学科发展滞后于技术学科建设以及学生教学实践时间短等问题。提出在学科建设上应夯实学科基础,在坚持建设区域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向着学科综合全面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从课程分类比较、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实践、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等方面对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应依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我国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体育学院是美国目前唯一的一所完全独立的体育专业类高校,其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主要面向具有高等院校学历或在高等院校已经完成一定数量相关课程学分的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学生。该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目标主要定位于,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前沿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创造性解决体育领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工作的技能。目前,该院设置了3个本科专业:运动训练、体育管理和体育专业教育,设置的专业课程分为5类: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专业侧重领域课程和毕业实践课程。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主要体现出3个方面特色:一是其本科生源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二是其培养目标侧重于体育领域理论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三是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比例较大,运动项目技能类课程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5.
徐杏玲  季敦山 《体育科技》2011,32(2):106-107,121
通过对“3+l”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增设跑酷运动课程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体育教育专业能否增设跑酷运动课程提供相关的依据或建议.结果表明:(1)跑酷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创造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2)可以丰富体育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内容;(3)可以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技能;(4)可以帮助学生在正迁移规律下提高其它运动技能;(5)可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外延;(6)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研究结论:体育教育专业增设跑酷运动课程需要相应的场地、器材等设施,以及较强的师资力量,缺失这些条件会严重阻碍跑酷运动课程的增设.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10多所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追求全面,但难操作,注重培养理论知识;我国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偏向大型化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日益合理,选修的比例有所上升;国内学生社会实践时间短且相对集中。以期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完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为我国体育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将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转型期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思路:(1)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依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将现有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交叉学科和通识类课程;依地域特点和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等开设有特色的专业课;(3)把毕业前集中实习调整为分阶段见习或实习,适当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依所在地市的中小学、社会体育健身场所和培训机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结果与分析:1.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2.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设置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设置5.体育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小结:表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5套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审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育社会工作方向暂不易作为职业方向培养;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依据说明,对运动技能关注不够;多方向和多头开设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继而影响学业修读和就业.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衣刚  叶奕彤 《精武》2012,(4):42-42,45
全求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对现代体育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教育教学计划提出了更尖端的要求,所以改变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针对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改变原有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新课程的开发,以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学生实际就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课程内容设置的主体方向,近而通过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实用型体育人才,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2003年新课程方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多能一专复合型、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为主;大部分院系课程设置的总学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学科与术科的课程门数在增加,学时数呈下降趋势,整个课程朝着多样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中,单科院校注重术科课程的开设;师范类院校的学科课程学时数略高于术科课程学时的比例,综合性院校学科课程略低于术科课程;综合性院校的选修课程门数开设相对其它院校少.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提出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吴晓红 《体育科技》2012,33(3):142-145
为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基本功进行了测试。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数据统计法,对首届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功测试方法内容全面,方法合理,结果客观真实,较为客观地反应了四所被测学校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的契机和挑战,为培养时代要求的师范类体育专业人才,就师范类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加以探讨。指出师范类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应立足于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和学校体育任务,进行针对性改革,并就教育观念、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及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旦  齐晓爽 《体育世界》2014,(4):107-108
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育人才,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学校,更应该面向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运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历史梳理和现状分析,结果认为:目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人才就业导向现状与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不适应、个人发展目标模糊与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不适应等问题。根据"目标管理理论"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系,并从理论依据、体系构建、实施路径、管理策略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系做了具体分析,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 ,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缺憾和新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定位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 ,要适应新世纪人才市场的需要 ,就必需打破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 ,学生发展为基本培养框架 ,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拓宽课程设置、强化人文素质为基本依据 ,适应未来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现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休闲人才培养的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善学习、强能力、爱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休闲体育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问题与特色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后认为,专业同质化表现于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的趋同;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课程设置雷同.建议各体育院(校)系要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深入分析专业人才规格,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规范学科、课程名称,避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千人一面"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