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迦太基繁华旧梦"遥想当年,汉尼拔率五万人马与八万罗马军队大战于坎尼,杀死五万四千罗马人,而汉尼拔仅损失六千余人。"哈立姆眺望远方,仿佛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213年的春天,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率领一支60艘战船的舰队,攻向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叙拉古. 此时,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正带着大军在罗马大地上游荡.罗马军团不敢与之正面交锋,试图切断汉尼拔大军的补给线.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人称埃及以西地区为"马格里布",今指包括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在内的北非地区.这里的古老居民是柏柏尔人.约在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最先在此建立起一个显赫一时的迦太基国家(左上图).这里有高耸的灯塔和建造十分考究的港口,是古代地中海最大的舰队的停泊处.柏柏尔人为了抵御迦太基的掠夺,在迦太基的西部和东南部兴起了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柏柏尔人王国.右上第2图是建于公元前200年的努米底亚国王的陵墓,今天仍屹立在突尼斯的杜加.柏柏尔人的反抗削弱了迦太基的统治,但他们起义的成果为罗马人所利用.公元前264-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右中图为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趁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主力军深入意大利之机,直接围攻迦太基的喀他基那城堡的情景,迦太基此后节节失败.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左中图为迦太基废墟.  相似文献   

4.
答: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爆发了一场长达一百余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布匿战争”。其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对双方来讲都是关键性的一战。在这次战争中,年轻的迦太基将领汉尼拔(公元前247——183年)堪称古代世界杰出的战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鼓舞人心的将领,一个战场上的天才。他是迦太基最勇猛无畏的统帅,他率领着一群特殊的士兵——勇不可当的大象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和罗马人展开了激战。他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组织才能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坎尼战役”后来被称为军事艺术上无与伦比的典范,“坎尼”成了围歼战役的代名词。这个人就是罗马的敌人——汉尼拔。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00多年以前,欧洲强大的罗马帝国不断地向四周扩张,把当时的海上强国──迦太基王国一直赴出了东地中海,先后占领了西西里等岛屿。迦太基王国没有屈服,重新聚集力量,组织了以收复失地为目标的反侵略战争,这就是世界史上有名的布匿(ni)战争。然而,第一次布匿战争还是以迦太基三国的失败而告终。过了若干年,著名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迦太基王国的军队强渡地中海,首先占领了西班牙的部分国土,以这里为基地操练人马,准备向罗马帝国发动更大的进攻。6万名精兵和许多战象在汉尼拔将军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远征。汉尼拔…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称汉尼拔是一位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可以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和古罗马的凯撒并驾齐驱的军事统帅。然而,亚历山大和凯撒是伟大的胜利者,而汉尼拔则是一位壮志未酬的失败者。陈德贤同志在《试析“常胜”将军的失败——评汉尼拔》一文中,对汉尼拔的失败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又感到文中的有些论点,值得商榷。现将我的浅见略述于后,以就教于陈德贤先生及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称汉尼拔是一位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可以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和古罗马的凯撒并驾齐驱的军事统帅。然而,亚历山大和凯撒是伟大的胜利者,而汉尼拔则是一位壮志未酬的失败者。陈德贤同志在《试析“常胜”将军的失败——评汉尼拔》一文中,对汉尼拔的失败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笔者读后,深受启发,但又感到文中的有些论点,值得商榷。现将我的浅见略述于后,以就教于陈德贤先生及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146年,小西庇阿(又译“斯奇比奥”)统帅的罗马大军攻陷了北非名城迦太基,,这一年,这一事,这一人在罗马史上均具重要性.笔者拟对这一年,这一事中的这一个人作些评述,只代表个人的看法,评述中多少是越出了罗马史的范围.一、小西庇阿在攻毁迦太基时的杰出表现.1、将门之子  相似文献   

10.
恺撒大帝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在第二次战胜迦太基之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次胜利使很多罗马人大发横财,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扰乱了罗马的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许多农民的财产被抢夺一空。政治家、军事将领和民众领袖相互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时候出现了一位传  相似文献   

11.
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之所以敢于同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反复较量并最终取得胜利,其中决定因素当归罗马人所具有的强烈民族进取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战争心态.它包括领导集团的高瞻远瞩、公民兵制度下的强大凝聚力、广大公民的整体团队精神以及全体罗马人传统精神与现实扩张欲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遍布古迹的罗马广场▲图拉真纪念柱(局部) ▲奥古斯都像▲凯撒像 ▲庞培像 ▲安东尼像 ’ ▲西塞罗像▲阿尔及利亚的罗 址▲大西比奥像▲君士坦丁凯旋门▲马卡斯奥里略纪 念浮雕(局部)▲圣天使古堡▲庞贝古城的太 阳神庙▲大竞技场内景 ▲汉尼拔像古代罗马历史参考图片~~  相似文献   

13.
迦太基 (Carthage) ,古代地中海世界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人口最多时几近百万 ,相传是由腓尼基城邦推罗(Tyre)的移民在北非海岸的一个三角形半岛上兴建的 ,今为突尼斯市西北郊区。“迦太基”为腓尼基语Karthadsat辗转而来 ,意为“新城”。希腊人称迦太基为卡尔奇顿 (Karchedon) ,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Poeni)。迦太基建城时间的通行说法是公元前 814年 ,如《大英百科全书》(第 15版 )、《辞海》( 1999年版 )等均采用这个年代。希腊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了字母文字 ,这于希腊人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罗马",曾经是一个强大"战争机器"的代名词。而罗马军团,则更是无坚不摧的长胜之师。凭借强大的军事优势,罗马人先后击败了迦太基、希腊、埃及、波斯等强敌,并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一切障碍,建立起了国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罗马:全面战争》这款游戏,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当年罗马军团征战四方的场面,而且将战术运用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然,游戏对于宏观战略的表现是有限的,我们这里只是谈一谈游戏中的战术运用。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400年之后,罗马共和国一直不断地向外扩张,在近100年里,罗马几乎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纳入自已的统治之下。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经历长期的令人精疲力竭的战争,最终夺得了胜利,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这些战争就是布匿战争(由Punica一词而来,即拉丁语中的腓尼基人),是与腓尼基人的帝国迦太基之间的战争。这对年轻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是一次胜利,然而,战争的胜利以及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同时也显露出暗藏的可能导致共和国颠覆的阴险力量,并使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医生汉尼拔贯穿于托马斯·哈里斯写的一系列小说中,是个智商很高、杀人食人的魔头,但汉尼拔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童年。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童年创伤及意识与潜意识来分析汉尼拔的犯罪心理,他潜藏的爱与恨,揭开他残忍下的不幸与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一阿哥尼斯特运动是四至五世纪北非的奴隶和隶农起义。这场持续百年之久的革命风暴,是当时北非农村社会矛盾的产物,它给古典奴隶占有制以严重打击。北非的殖民地化,开始于共和国时期。经过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在公元前146年首先丧失独立,受辖于罗马总督。前46年,恺撒击败亲庞培的努米迪亚王优巴,这个  相似文献   

18.
莫春雷 《语文学习》2021,(1):F0003-F0003,88
歌德曾称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首府巴勒莫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这里山隔海阻,遥远而神秘。比如诺曼皇宫,其辉煌之处就是融合。这是征服了西西里的诺曼人在古迦太基人和古罗马人的废墟上改造扩建成的宫殿,现在是西西里的国会大厦。走在阿拉伯式的回廊里,走在金碧辉煌的帕拉提那礼拜堂里,你的内心会充满惊异与震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美国当下最受欢迎的剧集《汉尼拔》中的经典人物“食人魔”汉尼拔·莱克特进行了关于男性凝视的颠覆解读,笔者试图从现代观众群体所关注的影视作品中“被凝视”对象的转变这一现象,来分析汉尼拔·菜克特这类的传统意义上的反派人物是怎么成为现代观众群体的集体消费对象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夏日之初,我们从西班牙的最南端驱车北上,来到了西班牙的西部大城市萨拉曼卡。尽管已是下午6点多钟,但阳光刚过当头。我们放下行李就漫步到市中心。那里和欧洲的所有城市一样,都有一个中心广场。广场很大,约有足球场大小。这里正在举行图书周,纪念图书馆创建25周年。今天已是最后一天,但依旧热闹非凡,据说晚上还有表演。萨拉曼卡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汉尼拔王朝时期属于罗马的路西坦尼亚(Lusitania)省。之后曾反复几次处于阿拉伯穆斯林或基督教的统治下。最终被阿尔方索六世纳入自己的领地,并将它送给了女儿女婿。此处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