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友言在先     
档案既是历史的原始记录,也是人类宝贵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档案文献编纂既是开放、公布档案的重要形式,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是用户获得系统化档案信息的重要途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面对的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工作方式、用户群体及其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与探索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与成果的利用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通过理论研究推进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最终目的。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可选择的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用户的利用意识日益提高,媒介传播力进一步扩展,促使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对此,需要创新形式、优化编纂内容,深入用户、开展分众传播,积极宣传、发挥成果价值,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期望的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以提高用户积极性和满意度,优化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用户需求的逐渐复杂化,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内涵与侧重点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源整合、文化传承功能、信息服务和社会记忆功能等方面,本文旨在探讨从传统时代到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变化,并从社会环境、信息技术、用户需求的层面论述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对于选择符合要求的编纂人员、最大化运用档案机构人力成本、提高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流程提取胜任力要素,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提取的要素进行修正,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调研结果进行降维,借鉴素质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构建最终模型。[结果/结论]提出21项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要素,整合成职业意识、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4个维度,在档案事业整体战略和数字时代的大前提下,建立档案文献编纂人员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有效传播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确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MUSA模型和标杆分析法,对4种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进行满意度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获得4种传播媒介的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定位每种媒介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竞争劣势、薄弱之处以及需优先改善之处,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笛 《北京档案》2018,(7):17-20
身份认同是自档案记忆之后档案界又一个关注点和研究点.身份认同为认识档案文献编纂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赋予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身份认同视角下,档案文献编纂具有记忆建构功能、话语媒介功能以及文化宣扬功能,身份认同建构下档案文献编纂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求编纂工作转向开放参与,另一方面要求编纂的叙事方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真分析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着重分析研究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道德本位价值观、忠君顺上价值观、祖先崇拜价值观,并探讨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真分析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着重分析研究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发展的社会文化渊源:道德本位价值观、忠君顺上价值观、祖先崇拜价值观,并探讨了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是整个编纂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档案文献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集成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够将传统档案信息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集中并构建优势互补的集成化服务体系,拓宽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方式与路径,提升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文章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分析档案文献编纂成果集成管理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模式,同时档案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也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价值共创理论,提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主导逻辑模式,详细阐述其主体架构、基本构成和保障措施。该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角色模块和管控模块,并由激励、保护、信任、责任、风险控制等措施保障,有利于档案文献编纂的价值创造模式由档案部门单独创造价值转变为档案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创造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并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档案编纂工作现代化是指档案编纂工作人员,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编纂方法,对档案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并以公开出版或上网公布的方法提供汇编成果服务的一项工作.这是传统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社会各方面用户对档案部门的要求,也是实现档案部门和各项工作保持同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的研究现已有一定规模。档案文献编纂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身份认同研究的深入为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多重角度和理论借鉴。在数字时代,从传统到现代这一历时性角度来探讨档案文献编纂与身份认同构建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为档案文献编纂在身份认同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找到承接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在档案记忆观理论中,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社会记忆的形成和传承必须依赖于系统的社会框架,所以分散、无序的档案材料不具备系统记忆的功能,只有经过系统编纂整理的档案才能作为具备记忆特征的资源参与到社会记忆的建构中去.论文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思想性出发,通过阐释档案文献编纂与社会记忆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档案作为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资源的合理性,并就在社会记忆的视角下如何改进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郑霞 《兰台内外》2024,(5):64-66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文献编纂在数字环境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档案的涌现极大地改变了文献管理与编纂的方式,推动了档案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旨在通过综合研究现状,深入挖掘在数字环境下档案文献编纂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档案文献编纂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5.
所谓档案文献编纂,我国档案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编纂主体、编纂客体、编纂过程、编纂成果、编纂目的。具体展开可表述为: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史料的内容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编辑、评价,并通过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利用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时代,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应突破旧有模式,探索更新更快的途径高效传播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流程机制,探讨该项服务如何移植应用于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编纂就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句读,按照一定的体例编排,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从编纂意识的萌生到编纂成果的问世,编纂者是组织、协调整个编纂过程的能动者。编纂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编纂者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直接参与、作用的结果,编纂成果处处体现和代表了编纂者的学识水平和编辑能力。一、编者对题目的策划、确定一般来说,每一种汇编出版物都是基于某种政治上的目的或某种文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编者的意图,贯彻编者的思想,形成编者所追求的有自己个性的、…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与社会热点的关系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愚 《云南档案》2004,(1):21-22
档案文献编纂与社会利用需求相脱节的产要原因是编纂人员没有把握好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与社会热点之间的关系;档案文南献编纂选题与社会热点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确认这种互动关系是实现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科学合理地利用这种互动关系是实现档案文献编纂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积累了无数的社会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很大一部分以档案为载体不断被激发及延续。档案编纂工作按一定主题整合分散的档案,在此过程中将留存于这些档案中的社会记忆串连起来,用以唤醒、传承社会记忆,实现记忆意义的生成与深化,这既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过程。社会记忆再生产理论拓展了档案编纂工作的性质与功能,基于此对编纂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而推动档案编纂工作的调整与优化,推动其社会功能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