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新闻调查》的新老人物欢聚一起,对十年的电视新闻调查之路作了一次追忆和清理。在这十年的关节点上,关于《新闻调查》,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最需要思考的是:《新闻调查》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将如何走下去?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不但对《新闻调查》的未来发展有利。对中国电视调查报道的前程,也就可能有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主持人都把如何生动地告诉观众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毕生的工作和追求。作为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自然也不例外,在调查新闻真相的基础上,如何绘声绘色地讲个故事,也是节目所倡导的。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界比较著名的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都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故事性手法。例如,在《新闻调查》开播初期,有过这样的定位口号:“三性”,即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一个《新闻调查》的选题,应该同时具备这“三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王梦琳 《今传媒》2010,(8):98-100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代表栏目,在其13年的发展过程中,"新闻调查"不断调整节目定位及制作理念,开创了一种中国式的"电视调查文体"。伴随着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的不断改革,"新闻调查"在调查性报道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石璟 《当代传播》2005,(6):93-95
19世纪末,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报道形式开始在美国报纸上运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则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60分钟》因其对社会问题的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成为美国闻名遐迩的名牌栏目,自此彻底打破了电视媒介不能做调查性报道的观点,赋予调查性报道以新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批有责任感、使命感、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电视节目创作者经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几年来的成功实践和历练打造, 在1996年5月推出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作为一块试验田,《新闻调查》不负众望,高质量地完成了发端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栽培,使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中国以鲜活的方式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5.
调查类报道如何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丽水日报对此作了有益探索。2004年7月,《丽水日报》将原先的《读者之友》改版为《新闻调查》。改为以调查类为主的版面后,针对丽水市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农民、农业待解决的问题多的实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个案调查、现象调查,并结合时政调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一、个案调查,及时反映农民的具体问题丽水是个农民占了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调查能深入揭露社会问题,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提升媒体知名度.但新闻调查有三难,找线索难、调查难、求证难,成为制约、影响新闻调查进行的瓶颈.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网络的特性,网络在破解新闻调查难题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亦杰 《今传媒》2006,(8):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者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者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调查“新闻调查”》一书对“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作了专门介绍。书中说,这个栏目对记者有特别要求:第一,质疑的精神;第二,平衡的意识;第三,平等的视角;第四,平静的心态。据我观察,“新闻调查”的记者们达到了这个要求。这方面是值得…  相似文献   

8.
周虹 《青年记者》2006,(16):119-119
《天价住院费》是《新闻调查》较新且影响较大的成功报道之一,属于比较典型的调查性报道,即内幕调查。调查性报道对记和编导的平衡意识、平衡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容易出现新闻元素失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新闻调查》,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深度报道节目。在它开播一段时间以后,许多地方台也出现了类似的调查类节目。我台的“记者世界”也是其中之一。研究《新闻调查》的成功经验,旨在结合实际提高自办节目的采编水平。之所以将《新闻调查》归类于深度报道,笔者认为此栏目虽属央视新闻评论部,但深度报道与评论有着明显的区别:深度报道是以讲事实为主,评论是以讲道理为主;深度报道是客观性的报道,记者的倾向性寓于报道之中。评论是代表某个部门或电视台写的,其倾向性是非常明白的;深度报道的程序是以事…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开播,它开创了中国调查式新闻的先河,在中国影响巨大。适值《新闻调查》开播二十周年,究竟什么才是调查式新闻,调查式新闻有哪些种类和特点,现阶段调查式新闻有哪些问题,这在新闻中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观是我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凝炼出来的关于调查研究是什么、怎么样、有何价值等议题的一系列观念。以此为理论指导,新闻舆论实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和发展了真实观、群众观、创新观三维一体的新闻调查研究观。从真实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深刻把握新闻的事实本源和实事求是的真实性;从群众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形成和构成新闻舆论工作的群众路线路径,凝结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从创新观维度看,新闻调查研究坚持向群众学习态度、传统面对面调研方法,也根据时代形势、技术发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程加速演进、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挑战和使命双重加剧的背景,新闻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报纸对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13.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典型事例最具有说服力,也最鲜活,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宣传典型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典型事例最能反映特定环境中特定事物的本质,最能体现报道的主题思想。我们要站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贴近农民,贴近农业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观察、寻找、发掘、报道农民关注的事情,注重抓取带有方向性、引导性的问题,反映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美国CBS制片人唐·休伊特首创《6 0分钟》以来 ,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已历 4 0年 ,成为各国电视舆论重镇 ;在中国 ,央视《新闻调查》亦已历 8年 ,是电视纪实文本的重要类型。本文试以《新闻调查》为例 ,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对其语言要素进行分析梳理 ,对诸如栏目定位、选题、调查过程、言语、环境、现场模拟、细节、节目时长、出镜记者等元素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阐释 ,以期在语言层面上对这一类节目有更为明确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7.
《新闻调查》何以与众不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新闻大学》2003,(1):50-52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梁建增在《调查中国》的序言里这样评价:“《调查》播出第一期节目,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被认为是电视新闻改革迈上重要台阶的标志,这种调查形式也被认为是电视升级换代的一个产品。作为中国播出时间长度最长、对事实调查最为详尽、对问题分析最为透彻的栏目,《新闻调查》在观众和业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众人好评的《调查》却一直陷于寻找栏目定位的“泥潭”之中。  相似文献   

18.
要写农民最关心的经济新闻。农村经济有农村经济的特点。农民有农民的特点。只有写与农民直接有关的事,写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引起农民读者的兴趣,对农村经济起到指导作用。当然,农民关心的问题不一样,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也不相同,这就要求记者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进行广泛而细致的调查了解,然后通过认真的综合分析,选定多数  相似文献   

19.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经过7年发展,“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新闻节目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成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运用调查方式推进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的成功,就是在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20.
王猛 《新闻前哨》2007,(7):65-67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栏目创立十多年来,创优创新、不断探索。《新闻调查》在过去十多年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实践风格的“电视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