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IPv6过渡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地址在以TCP/IP协议为核心的互联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中各系统的识别和传输数据的路由主要是依靠IP地址。IP地址资源是否充足,也是反映一国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IP地址也是加强互联网管理,追查网上犯罪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IPv4地址消耗速度加快。据测算,IANA和各RIR将于2010至2012年前后分配完所拥有的剩余地址,届时将没有新的IPv4地址可供分配,这称为IPv4地址耗尽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11,(2):13-13
2月3日,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耗尽 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互联网面临严峻挑战 2月3日,正值春节,全球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已经耗尽。IPv6时代正式来临!2011年初,在IANA的全球地址池里,共剩余7个A类地址,其中的5个平均分给了五大区域互联网地址注册机构RIR(包括负责北美地区的ARIN,负责欧洲地区业务的RIPE,负责拉丁美洲美洲业务的LACNIC,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以及负责非洲地区的AfriNIC),另外的2个地址分配给需求量大的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互联网是建立在IPv4协议基础上的,经过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以IPv4协议为核心的互联网以其简单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由于IPv4地址资源的紧缺且分配严重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李玮 《太原大学学报》2013,14(2):131-134
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业务类型的激增,使得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网IP地址资源已接近枯竭,现有IPv4网络向下一代IPv6网络的演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IPv4网络和IPv6网络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针对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演进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就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三种主流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给出了各阶段过渡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亚太IPv4地址耗尽IPv4地址转让交易开始运作2011年全球IPv4地址增长放缓2011全年全球的IPv4地址分配数量为3,129B,总体而言,增长速度有放缓,2011全年获得IPv4地址数量列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810B,美国324B,日本258B。中国在近三年每年获得的IPv4地址数最多,这源于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另外,除了美国、日本、韩国等互联网发达国家获得较多的地址,互联网的后起者也获得较多地址,如印度、巴西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IPv6产生的原因,对IPv4与IPv6的地址域、包头结构、地址方案、地址分配方式、地址解析协议与邻居发现协议等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发展IPv6的主要优势所在,认为IPv6的提出和预备实施为我国学者跟踪、学习互联网核心技术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决定了IPv6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分析了IPv4面临的问题、IPv6的技术特性及发展现状等,并初步探讨了基于IPv6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6月初,国际区域性互联网资源管理机构RIR明确,从2009年7月1日起,缺省分配4字节(即32位)的ASN号(自治系统号码),这也预示着IPv4地址耗尽的时间表正在逼近.资源瓶颈的紧迫性敦促全球对以IPv6为主导的下一代互联网进行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掘金IPv6     
随着今年年初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公布最后一批IPv4地址资源分配完毕,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指出,"中国是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也是最迫切需要开发IP地址新资源国家,2011将是最近十年来IPv6事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如何抢占IPv6这块巨大的市场,如何从网络建设到应用成功布局IPv6成为整个产业链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重点分析了IPv6协议的地址表示方法和地址空间分配问题,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IPv4将和IPv6保持共存,因此还论述了IPv6与IPv4的兼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描述IPv6的RFC1883诞牛以来已经10年有余了。尽管IPv4地址即将耗近,IPv6的采用仍然出奇地慢。 在采用和部署的需求日益紧迫的情况下,互联网协会和IETF都在想方设法计人们了解IPv6对于互联网持续发展和发挥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互联网上使用的网络层协议IPv4,是网络通信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IPv4的地址空间为32位,理论上支持40亿台终端设备的互联,但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地址趋于枯竭。为了扩大地址空间,人们开始开发IPv6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IPv4到IPv6:互联网时代的跨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决定了IPv6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主要分析了IPv4面临的问题、IPv6的技术特性及发展现状等,并初步探讨了基于IPv6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月3日,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耗尽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互联网面临严峻挑战2月3日,正值春节,全球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已经耗尽。IPv6时代正式来临!2011年初,在IANA的全球地址池里,共剩余7个A类地址,其中的5个平均分给了五大区域互联网地址注册机构RIR(包括负责北美地区的ARIN,负责欧洲地区业务的RIPE,负责拉丁美洲美洲业务的LACNIC,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以及负责非洲地区的AfriNIC),另外的2个地址分配给需求量大的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网络》2012,(7):39-39
中国移动IPv6"三步走" 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峰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正茂表示,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推进向IPv6演进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中国移动将在国家指导下,大力推进IPv6产业链成熟,开展试点和试商用,并逐步扩大IPv6用户和网络规模,最终完成全网IPv6过渡。  相似文献   

16.
6月,全球IPv4地址分配数量为193B,其中获得最多的是美国,46B,其次是意大利,17B。6月,除亚太外的其他地区的IPv4地址分配照常。在过去的12个月里,加拿大获得的IPv4地址最多,共计650B,其次是美国,240B。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积极应对IPv4地址耗尽、安全可信、服务质量等互联网发展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第二届专家委6月8日在京召开了"推进IPv6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IPv6解析     
IPv4的设计思想成功地造就了目前的Internet,其核心价值体现在简单、灵活和开放。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业务的不断涌现,IPv4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自身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IPV4在地址空间设计上的缺陷已经显现,在安全性能等方向也越来越不适应当今Internet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IPv6应运而生。IPv6的诸多优势使其更加适应当今Internet的需要,因此IPv6必将在可见的未来取代IPv4。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CerNet2主干网的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一谈起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特点时有很多误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地址无限论”,其典型说法就是“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可以分配到一个IP地址”。诚然,Ip地址空间问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一定要说因为IPv4地址即将消耗殆尽而选用IPv6,显系牵强。驱动IPv6进入实施阶段的因素很多,而IPv6拥有IPv4不具备的湍到端的安全才是Internet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分析IPv6的特点与安全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DNS白名单?在当今的公共互联网上使用IPv4地址时,解析程序可以向权威的域名服务器查询并接收IPv4的地址A记录。当一位权威DNS的管理员为指定域添加IPv6地址AAAA记录时,它将像A记录和其他RR一样被解析程序查询和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