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最初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发端期的幼儿教育多多少少具有小学化特点。陈鹤琴等人就曾经对这一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陈鹤琴的单元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就是在对具有浓重的小学化、成人化教育的批判和反思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具有严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陈鹤琴先生幼儿教育思想的挖掘,汲取其思想之精髓并与我国的教育现状相结合,提出了转变教师观念、幼儿园课程决策改革、发展学前社区教育及优化社会环境等观点。今天,我们研究陈鹤琴“中国化”的幼儿教育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教事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一、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国化的幼儿教育,陈鹤琴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启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兼顾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园本课程内容生活化,园本课程实施的方法活动化。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多年来的教育现象,它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应试教育"消极影响的强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违反幼儿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剥夺幼儿幸福童年,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朱虹 《现代教育科学》2010,(1):117-118,68
为探索中国化的幼儿教育,陈鹤琴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启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兼顾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园本课程内容生活化,园本课程实施的方法活动化。  相似文献   

9.
卢颖 《成才之路》2012,(30):71-72
正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意见明确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要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防止"应试教育"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要给予纠正和制止。幼儿还处于心理发展不完全的阶段,必须坚持正确的幼儿教育价值取向,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从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渗透。为此,笔者结合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同业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目前,许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现象,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尤为严重。对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是明令禁止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会事倍功半,下面就这种现象的产生和解决策略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陈鹤琴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毕生致力于我国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研究,他是我国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幼儿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陈鹤琴开辟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的道路二十世纪20年代我国的幼儿教育,被外国教会所垄断,陈鹤琴对这种“抄袭外人”、“墨守成规,不知改良,以致陈旧腐败不堪闻问”的幼教极为不满,遂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试验中国化的幼儿园教育,如课程、设  相似文献   

12.
文丽艳 《考试周刊》2013,(92):183-183
优良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然而,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不但和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教育规律相背离,而且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以便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道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他重视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观念,并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及其儿童教育观对我国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初步理解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和实践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说明其形成与发展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反映了儿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儿童发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也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息息相通。因此我们要继续学习,认真探索,结合实际,充分挖掘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是我国幼教之父,他有着丰富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当前幼教领域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件,其教育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纲要》在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编制以及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六个方面反映了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对于现代幼儿教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教育现象十分严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不仅违背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且对教育资源造成大量浪费。要想根除这种现象,需从上级部门加强监管、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改变家长培育观念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毛佳 《幼儿教育》2003,(3):41-41
在陈鹤琴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陈先生的子女和金城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了《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幼儿教育》一书。全书收集了陈鹤琴先生在不同时期著就的代表其主要教育思想的一系列重要文章,集中体现了陈鹤琴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本书对当前幼教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99):167-16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成为家长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于在众多家长中都存在着这种攀比和焦虑心理,因此,幼儿园孩子们被迫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接触社会知识,而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拔苗助长、功在求成"。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考证,归纳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目的小学化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措施,希望能对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化水平、改善幼儿教育方式、更正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惠明 《福建教育》2013,(10):28-31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的教育现象。家长在幼儿教育“小学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学前教育愈加重视,但由于相当数量的家长“重教而不会教”,没有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加上盲目攀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