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用了于鸣镝老先生的"读书治学十二环",阐明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知识素养的重要性,使"读书治学十二环"与"六勤"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简要描述了清代著名藏书家朱彝尊"藏书治学"的一些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3.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从那以后,“尊师重道”这句话,就广泛流行于神州大地。这也确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方面,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 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輓词·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la者。”“六纪”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宋代正式把"入幕之宾"称为"幕僚"、"幕客".到清代,方有"幕友"之称.据清人王衍梅说:"今自制府.中丞、司、道以下州郡县,受马币,应是聘者,率呼之日'友'.'友'于义何居?日以属则寮,以德则师,以礼则宾.寮近乎卑,师过于尊,宾介乎尊与卑之间,故日'友'之云尔."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问答,叶长青著,陈三立题签自印本《问答》自序云:"七略先后之条理,从源以及流也,求其先后之故,而向、歆一家之言以立。"因此六略虽然皆出于史官,但本身又有源与流之分,从六略的先后顺序可以得知,当以《六艺略》为源,其余诸略为流。《问答》对六略排列顺序的探讨及《诗赋略》的命名缘由,皆出于这一观点。《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民国间深为时人所重。无锡国专教授叶长青所著《汉书艺文志问答》一书,以传统治学精神为取向,借问答之体探究学术源流,释前人之疑,在诸多相关研究论著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汉书·艺文志》是中国最早的文献目录,以其辨明学术源流历来为治学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日知录》称:"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凌廷堪《礼经释例》称:"堂上以南向为尊,……室中以东向为尊。"质诸典籍,实有出顾、凌之外者。《辞源》"西席"条引《大戴礼·武王践阼》云:"师尚父端冕奉书而入,……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并以此为尊西之例。(清)梁章钜《称谓录》卷八:"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日西席。"亦以让西席之尊。《日知录》更引《新序》、《史记·赵奢传》、《田单传》、《淮阴侯传》、《王陵传》、《周勃传》、《田蚡  相似文献   

7.
1923年9月17日午后2时,著名实业家张謇之子、年方二十五岁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孝若,作为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任命的专使,由上海启程赴欧美日考察,随行者有朱中道、席德炯、张文潜、李瀛、徐德称、许兆风等六位年轻人.次日的《申报》刊登了张孝若一行的照片,报道说他"于昨日由沪放洋.  相似文献   

8.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存在着严重的文字抄写之误,治学者宜须慎用之.对于抄写中出现的舛误,乾隆有所察觉,颁布"圣谕",责令馆臣"痛加猛省,悉心校勘",但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礼士路小考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2,(10):46-47
正礼士,出典于《宋书》"礼贤下士"之简称。原文是"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作为礼士路之命名,旨在对居者和路人表示敬意。道之以德居之以礼。礼贤者,尊名士,颖达正义。《北京地名志》称:北京东城区有礼士胡同。明代称驴市胡同,因为当时此地有驴骡市场而得名。清末驴骡市场废止,其巷名以谐音改称礼士胡同。早年巷内有古刹昭宁寺,寺内有明代大学士李贤撰碑。清乾隆年间宰相刘墉和他的父亲宰相刘统勋都居住在驴肉胡同。  相似文献   

10.
廖平与张之洞、康有为、王闿运的思想交涉与学术异同,是我们今天阅读这位六译老人的遗书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澄清这一问题,我们才可能在错综复杂的中国现代思想谱系中建立一个基本坐标。廖平的多变与奇诡,也大抵可以依据这个坐标去描摹其轨迹。  相似文献   

11.
秦汉社会保障研究——以灾害救助为中心的考察王文涛著,中华书局,2007十六国时期,前凉执政者张祚兴兵攻击袍罕军阀张瓘,据说有"神"降临于皇宫玄武殿,并且与人言语交谈。张祚日夜向这尊"神"祈祷,于是,"神言与之福利",张祚  相似文献   

12.
砚边点滴     
读八大山人之作,笔简意繁,老棘生秀,扶疏苍凉,芳草萋萋,尽现寂廖之情,孤傲之心,伤心王孙真本色也。"精神到处文章老",画之"老"在意趣高古,指精神,人心里有追慕前人的念兴,笔下自然有高古之气。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时<诗>学源流进行梳理.以<毛诗序>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学说为<诗>学之"正";以朱熹<诗集传>及前后与之相联的学说为<诗>学之"变";以不尊孔子删定的<诗经>和攻击<诗大序>、依托伪经说<诗>以及以"佛"说<诗>等离经乖义者为<诗>学之"异";以涉入科举讲章、以文学观说<诗>或疏于考证、牵合附会者为<诗>学之"衰".体现出主正容变,黜异贬衰的<诗>学著目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蔡元培赞语)的胡适见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有"六经皆史"一句,遂强做解人,谓"六经皆史"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由此又导出钱玄同"断烂朝报"、梁启超"流水账簿"及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诸论。钱穆深以为忧,谓"章氏六经皆史之论,本主通今致用,施之政事。其前有李恕谷,后有包慎伯、周保绪、魏默深,与实斋皆以游幕而主经世……经生窃其说治经,乃有公羊改制之论。龚定庵言之最可喜,而定庵为文,故时袭实斋余绪者。公羊今文之说,其实与六经皆史之意相通流,则实斋论学,影响于当时者不为不深宏矣。近人误会‘六经皆史’之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文官选任中选司的权限说:"五品已上,以名上中书门下(宰相办公处),听制授其官。六品已下,(由吏部)量资裁定。"这也就是说,唐代五品以上的文官由皇帝与宰相选定,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尚书省吏部铨选。所以这样做,"安史之乱"后洋州刺史赵匡上《选举议》中说:"旧法四品、五品官不复试判者,以其历任既久,经试固多,且(?)班已崇,人所知识,不复为伪滥耳。"九品以上的文官,就其要者言之,大致为尚书省诸司长(?)郎中以上、诸寺长(?)之辅寺丞以上、地方州刺史之辅别驾以上的(?)  相似文献   

16.
[嘉靖]九江府志十六卷 (明)冯曾修 李汛纂 明嘉靖六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何棐冯曾等修.是志杨一清作于嘉靖六年序云:"主之者何(棐)君,始举其事者东君汉,既而任其事者知府冯君曾,相成之者同知姜君辂也."  相似文献   

17.
<正>陈寅恪生于中西思想碰撞的年代,自称"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在治史中主张以外文资料与中土旧籍相参证。对于思想史,认为"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其治学和思想对于档案领域都可借鉴。一、文化本位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陈寅恪主张"文化本位论",即中国文化本位为体,吸取西方文明与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8.
徐宗元先生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古籍收藏家,他穷其一生收藏古籍,亦尽得其祖上藏书,却没有留下比较详尽的藏书目录.徐宗元先生尊六室旧藏于先生过世后被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购得,今捡其藏书之善本数种以窥其丰富藏书.  相似文献   

19.
刘蔷 《中国索引》2004,2(1):50-51
引得,即现在通称的“索引”,由英文index一词而来,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洪业先生所译,颇得音义兼顾之妙。为书籍编制索引的做法是西方近代学术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提高读书和治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洪业先生曾道:“引得者,予学者以游翔于载籍中之舟车也。舟车愈善,则其所游愈广,所入愈深”,评价其功用十分精当。  相似文献   

20.
殷周金文常用字"尊"位于句末时,如"康侯丰作宝(尊)(《集成》215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用义为"器物名",也有个别学者提出"尊"非器物名。通过对殷周铭文中所有器物名的辞例及所有"尊"器铭文文本结构的考察,我们发现:后一种说法更符合殷周铭文实际。句末之"尊"与"尊彝""、尊鼎"中的"尊"用法与用义完全相同。殷周金文中的"尊"字还没有"器物名"的用法。并由此得出:在金文研究中,如果仅作局部的文例考察、部分的辞例排比,其结论有时难免偏颇。对全部铭文的宏观研究也许可以解决金文研究中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