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是万物的基质,无性状,是客现存在。质料是各种现在事物赖以形成的条件,无差别的同一质料可以形成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亚里士多德概括出哲学质料范畴,并自发运用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辨证法。但是,亚氏只从客观、直观形式去理解质料,没有从主现方面去理解质料,反映出他的哲学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五、潜能与现实 质料和形式是构成事物的两个基本要素,潜能和现实则是事物存在的两个基本样式。这两对范畴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质料是潜在的,形式是现实的,质料总要赋予形式,潜能要求转化为现实。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特别是在其《形而上学》一书里,这两对范畴常常是并蒂难离,又相为说明、相为论证。但它们又毕竟是两对不同的范畴。它们虽常相依相连,但在不同章节,又各有侧重。《形而上学》第八卷,着重探讨形式与质料,重在从静态角度考察这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该书第九卷共十章,则是重在从动态角度考察潜能与现实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潜能与现实及其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事物的运动发展。任何事物的运动发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经历了《范畴篇》、《物理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范畴篇》通过范畴分类,确立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本体。《物理学》通过考察自然物的动变原因,提出了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等概念,作为存在本质的初步规定。《形而上学》本质论,通过分析质料、形式和个别事物诸概念,确定形式和存在的本质。潜能和现实学说则从现实出发,将质料和形式统一于个别事物中,确定现实的存在是“自身被形式所决定的个别事物”。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中的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和康德形式唯心主义中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亚里士多德“形式质料说”对康德形式唯心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四因"最终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究竟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亚里士多德思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体论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本文试图从本体论的意义层面上来讨论二者的关系,以期能对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潜能-现实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实体研究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实体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亚里士多德从四因说转为二因说进而迈向"纯形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四因说转变而来的质料-形式理论需要借用潜能-现实理论作进一步说明,于是在将潜能-现实理论与质料-形式理论相联系之后,便出现了质料-实体、潜能-作为的双层模式,并最终构成存在的三个等级。但二者的结合同样面临着生成中质料和形式何去何从的困境,于是对潜能-现实理论生成过程的系统分析势在必行。潜能-现实理论无疑成为实体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但远远不能完全解决实体问题,也不能完全取代质料和形式变成新的二因说,潜能-现实理论需同质料-形式理论相结合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以"存在"作为研究对象,调和了米利都学派和柏拉图的理论。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暴露了其固有的矛盾。呈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清理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凌剑春 《文教资料》2007,(12):96-97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理论形成鲜明对立。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认知的角度证明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语义具有模糊性。原型范畴化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历史观已经具有了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直觉认识。亚里士多德历史进步的发展感体现在他的社会起源学说中,建立在“形式质料说”和“目的论”之上。  相似文献   

10.
"形式"与"质料"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两个重要的用语,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形式"与"质料"从本体论过渡到认识论的过程中,康德相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其他的哲学家,作出了较为完整和更为严密的逻辑推理,赋予"形式"与"质料"新的阐释。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时间"和"空间"作为纯粹的感性直观纳入到"形式"中,把主体感觉到的表象纳入到"质料"中,通过先验逻辑把"质料"与"形式"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综合性思维的集中表现,也能够成为理解康德自由任意最全面的视角。康德在近代哲学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他在认识论上整合了天赋观念和经验质料,在实践哲学与目的论中统一了现象和物自身,这种工作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与当时自然哲学家思想的综合。这两位大哲学家在思维方式上的内在联系可从这一研究视角得以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12.
按照大多数注释者的意见,《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逻辑学著作,它集中考察了逻辑范畴的分类及规定。但是,它在逻辑地规定范畴的同时,涉及了许多后来为《形而上学》所发挥的第一哲学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概括来说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进一步说是关于存在本体的学说。《范畴篇》的第一哲学意义,就在于它通过范畴分类,找出并确定了第一哲学的对象——本体存在;初步规定了第一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范畴;并提出了确定存在及其本体的第一哲学标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一简略论述。对存在的范畴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哲学都研究存在,但存在究竟指什么,众说不一。亚里士多德开始独立撰写哲学著作时,就把目光集中于这个问题,他从逻辑学出发,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原因与结果 亚里士多德分别在《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两书中对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作了论述。在他那里,原因与结果、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对范畴常常是彼此联系,互为说明的。譬如原因就有形式因与质料因之分;有能作用与在作用之因,相应地就有潜能与现实之别,等等。这三对范畴在亚氏的著作中很难区分其逻辑体系上的先后顺序,它们彼此也是互为因果的。本文之所以把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放在前面加以论述,理由有二:一是囿于笔者的理解,似乎觉得原因总是在先的;二是所据《形而上学》一书各卷的编排秩序,先探讨的是原因,而不是其余的两对范畴。  相似文献   

14.
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米利都学派到爱利亚学派,是整体与部分范畴的萌芽阶段;从原子论者到柏拉图,是整体与部分范畴的明确提出,并开始探索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比较深刻地研究了整体与部分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道德含义的剖析,指出道德属于关系范畴,并从道德起源的角度阐明道德产生的一般条件,进而指出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道德教育应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秩序论预设了两组基本范畴:其一为形式与质料之对立,另一则为超越常态与常态秩序之对立。前者表达出政治作为一种技艺的观念,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而超越常态的政治活动则提供了激进政治变迁之可能性。由此两组范畴出发,可以理解马基雅维利政治秩序论的主要内涵与议题。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秩序论与当代公民共和主义和政治决断论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应当考虑两者兼顾的综合性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探讨的文学形式,是文学对现实的抽象,是艺术抽象而不是抽象艺术。“文学形式”中的“形式”这一术语的含义主要是下面五种:各部分的安排,相当于结构的意思;所直接感受到的外观;物体的轮廓或界限;物体的概念本质(亚里士多德创造并使用,他提出事物“四成因”中的首席因素是“形式固”,依次是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心灵的赋予(康德创造并使用,体现于《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这种提法是波兰学者CF.TatarRiewicz在《AHistoryofsixIdeas(六种观念的历史)》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文通过对以上五种解释进行借鉴,再…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是面向教育需要的特殊技术制作活动,不仅仅应从技术实践角度分析如何实施,更应从技术哲学层面阐释其本质内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总结万物本原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技术制作思想,认为技术制品的形成有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说阐释了技术制作是材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等要素紧密相联的过程,对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实体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十个范畴的中心,他的哲学体系是以实体为中心进行建构的。亚里士多德一生对于实体是什么的界定几经变化,最后没有定论,问题的症结在于他是根据自己对实体的定义去寻找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与实体相对应的存在物,但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存在物可以满足他的定义。尼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实体概念进行批判,认为实体是由于语言中的主谓结果过于发达而导致的,真正满足实体要求的只能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是语言结构的问题导致了实体问题的出现,从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消解了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磊 《政治思想史》2015,(1):56-68,198,199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追求"内圣"之道的伦理学的延伸,是立法者通过立法并使之化民成俗的"外王"之道。无论是政制还是公民,作为城邦的形式与质料,亚里士多德都非常强调德性的不可替代。亚里士多德对民主制的看法,是对雅典民主制的全面反思,因此,特别强调民主政制的德性在于贵族因素、法治和教化,以避免民主制堕落成利益驱动型的全民逐利的政治。作为伟大的立法哲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理想政制与现实政制并不矛盾,而是化理想的"自然"为现实政治中的"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