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章立足于农民土地权益的相关理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梳理,剖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维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农村稳定和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同时,农村基层政治制度的完善又制约着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若将土地流转制度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结合起来思考,在当前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村民自治的组织作用和制度优势,保障土地流转合法有序开展和农民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必由之路。中国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但在实践中因制度缺失与权力异化而导致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仍然存在,广大农民的自由权、受益权、生存权尚未充分保障。因此,需要完善立法,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加强执法、规范土地流转中的各方行为,着力普法,提高广大农民的权利意识。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4.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大量存在农民权益受损的现象。调查发现,农民农地转让的知情权不明晰、自愿权受限制、经济利益难以保障等导致农民权益受损。究其根源,有地方政府的原因,有农地承包商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农地征收补偿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大量存在农民权益受损的现象。调查发现,农民农地转让的知情权不明晰、自愿权受限制、经济利益难以保障等导致农民权益受损。究其根源,有地方政府的原因,有农地承包商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农地征收补偿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通过市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其中决定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文章以江阴市璜土镇土为例,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了解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组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日益严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分析农民组织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民土地权益造成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发展的困境,对如何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进行系统思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法律权益的保障显得迫在眉睫,目前农地流转主体不清、保障不力,农地征收补偿款少、方式单一、补偿期限短,未能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放开对农地流转的限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收益价值,实现农民权益。放开农地承包经营权的限制包括期限的放开、使用限制和权利主体的放开及流转限制的放开。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丰富补偿形式。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产生是农业现代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因土地流转纠纷引起的农民上访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重点问题。只有保障好农民权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才会真正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护受到中央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广东、河北、南京等地虽已通过地方规章对此作出探索性创新,但欠缺统一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的制度支撑,农民在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仍得不到切实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全面解读各地流转管理办法,遵循农民权利赋予、权利行使和权利保障的逻辑顺序,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前提、制度规范和后续保障为核心内容,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存问题并提出完善路径,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集体权益保护需要其代表——集体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土地流转中,集体背离了其整体利益代表的角色定位要求,扮演了土地流转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强夺者和乡(镇)政府以及办事处利益顺从者的角色,严重的角色错位侵害了本集体其他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应从乡(镇)政府、农民、集体自身三方面入手摆正集体角色,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是我国较早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试点地区之一。文章在总结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产权问题、自愿问题和农民利益问题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城乡分立的土地制度特别是该制度下衣地流转中各方利益协调问题。衣地入股是农民参与土地要素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面临政府强制征收集体土地、政府和开发商补偿费过低或无法到位、政府和开发商严重侵害农民权益以及农地入股公司后存在着各种风险,等等。为此,如何平衡协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各方的利益关系,规避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各种风险的关键.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加快土地流转 增加农民收入——以宁海县土地流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基本前提是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宁海县农村土地流转实际情况说明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土地流转中抑制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各方利益冲突的日益增多与农地拆迁过程中的混乱无序,导致农村征地拆迁中的维稳逐渐异化。鉴于地方政府、村级基层组织、普通农户三方在农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着利益的博弈,政府必须转变僵化的维稳观,完善农地制度、规范土地市场,才能实现和而不同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征用大量原农业用地,部分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侵害失地农民利益,且征地后安置工作不合理,农民失地后易陷入失业困境,生活失去出路。本文通过马鞍山市征地拆迁调研,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征迁安置工作中与失地农民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途径、就业安置及土地流转等方式缓解征迁安置过程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甘孜州九龙、雅江、康定、泸定和丹巴5个县的12个行政村的312户失地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农民在失地后的风险认知和利益补偿的适配性。研究发现,大部分失地农户对利益补偿标准不满以及在失去土地后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就此结合甘孜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入股的"土地换股份"的长效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现有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过于向征地政府倾斜,使得在征地的公益属性认定、征地补偿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兼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征收权的行使与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频发。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健全农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在征地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搭建起利益沟通、协商的平台,建立被征地农民利益影响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的约束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由国家将集体土地强制性征归国有并按法定程序给予被征地集体或个人一定补偿的行为。对于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意见,对农村集体土地属"农民集体"的理解也存在诸多分歧,使土地征收在现实中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影响到征地补偿的标准、范围和分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主体缺位、国家主导、强制性、公益性、程序性和有偿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走向善治: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致使失地农民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基于善治的基本理念,从分析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出发,宏观分析了政府征地中行政公共权力的效益,提出了对失地农民问题善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