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溜  胡玲 《新闻天地》2005,(2):22-24
出于创收的冲动,自2003年以来,《鄂东晚报》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为此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抉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报社的做法固然匪夷所思,受要挟单位的“逆来顺受”也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2.
刘溜  胡玲 《新闻世界》2005,(1):21-23
自2003年以来.《鄂东晚报》报社内部选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为此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报社的做法固然匪夷所思.受要挟单位的“逆来顺受”也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3.
出于创收的冲动,自2003年以来,《鄂东晚报》报社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默契。为此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条报社领导——记者——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报社的做法固然匪夷所思,受要挟单位的“逆来顺受”也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4.
针对部分报社记者站存在违规开展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擅自聘用工作人员从事采访活动,以“曝光”相要挟向采访对象摊派报  相似文献   

5.
也不可“有偿不闻”高峡一位朋友谈到:“有偿新闻”臭了,“有偿不闻”还香着呢!何谓“有偿不闻”?朋友见我一脸疑惑,便讲出一大串事例:电台一位记者,采录了一组用户反映产品质量低劣的报道。台长审听时发现,生产劣质产品的厂家,正是电台广告大户,便以“正面宣传...  相似文献   

6.
肖峰 《新闻知识》2005,(10):20-22
这两年,媒体业屡有丑闻爆出。中央电视台的赵安落马,“湘中名记”伍新勇的案发,繁峙矿难11名记涉嫌收受贿赂。前段时间,偏居湖北黄冈的《鄂东晚报》义成为焦点,为了创收,该报社内部卜下“通力配合”,用“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形成一条从报社领导到记再到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7,(8):20-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 自我署2005年颁布施行《报社记站管理办法》以来,各报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记站的工作。但仍有部分报社记站存在多种违规问题,主要表现为:记站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擅自聘用工作人员从事采访活动;以“曝光”相要挟,向采访对象摊派报纸、强拉广告或索取财物;不按规定参加记站年度审核,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闻一本叫《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的医学要著,因某出版部门以“十万元订金”为要挟,而使其出版搁浅。因此引起国中仁人志士忿懑,遂行动起来支持著作者,有为之集资者,也有主动为之出版者,这现象足以说明社会上对这种书需求的迫切状况。闻此消息后,我联想到“舶来品”《玫瑰梦》一书,这是一部渲染色情的小说。但这部书在出版成交时,不曾费任何周折,一举印刷几十万册,销量颇可观。这现象也说明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经常听朋友们议论:“现在的广告,太假!”也在广告界混饭吃的我,每闻此言不免怦然心动感慨万千。细细思忖,我们的广告确实有部分太虚太假。但是纵观大千广告世界,真实的作品居多,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妄自菲薄。那么为什么不少观众朋友都对我们的广告产生虚假感呢?一是策划人的矫揉造作。此类创作,有的纯系个人观感、一孔之见,有的根本是牵强附会,创意出来的玩艺儿要么令人费解,要么不伦不类,虽然作者自呜得意,但是观众却看得晕晕乎乎不知所云,直觉告诉观众:这广告华而不实,假!  相似文献   

10.
周伟 《新闻前哨》2007,(2):37-37
优秀广告作品追求“零差错”。一则报纸广告要做到“零差错”并不轻松,对广告纠错绝不能“偷工减料”。在一则即将成型的广告中查找问题,不仅需要了解广告所属行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系统、专门进行纠错训练。广告差错见诸报端,其根源大多在于“眼未看进”,“未吃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动向     
《视听界》2007,(3):112-113
中国政府酝酿5年内三网合一;抵制低俗之风反复抓广电总局已下发10多项规定;广电总局要求导演先上“环保课”;“村电视台”停播了;甘肃卫视等8家电视台播出违法广告被曝光;中国--东盟广播电视联合采访活动启动;我国将清理报社记者站严禁以曝光要挟索钱财;第一位博客记者正式“进驻”联合国;帕夫利克为传统媒体开“药方”。  相似文献   

12.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13.
内参报道是新闻媒体及时反映各种重要情况、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充分发挥党的“耳目喉舌”作用的重要渠道。身为党报内参编辑,需要具备善闻、善思、善行的工作作风。所谓“善闻”,是要有广博的消息来源渠道,才可能充分发挥好耳目喉舌功能;所谓“善思”,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抓住事件的本质进行客观反映;所谓“善行”,是要求党报内参编辑根据所闻、所思应该采取怎样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4.
广告宣传也要追求格调高雅日前,南方一家报纸指出,广告是新闻宣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纵观众多的广告,真正能打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见。其原因有三:一是广告制作简单化,把广告当成产品的说明书,或者“王婆卖瓜”,“海口乱夸”;二是无女人不成广告...  相似文献   

15.
陈佑臻 《中国广播》2007,(11):17-18
最近,北京电视台“纸做的包子”假新闻事件出现以后,新闻队伍再次开始深刻反思队伍素质问题,广电媒体柏对发展较快的湖南,提出了治理新闻媒体“五大公害”的主张,达“五大公害”是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低俗报道、过多负面报道、不良广告。确实,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和产业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实力不断壮大,新闻从业人员也一再增加,广电媒体节目质量整体得到提高,从业队伍整体上也显示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新闻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来做广告,完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起赤裸裸的广告来,更令人厌恶。不管什么样的广告.以广告的面目出现,直接告诉你那是一个广告,要不要看随你,你可以喜欢.你也可以讨厌直接跳过。但“新闻广告”就不一样了,它是以新闻的面目出现的,让读者以为是新闻,看下去才发觉原来是一则广告。广告是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但“新闻广告”就是十足的伪君子了,  相似文献   

17.
鄂东晚报方全菊在《组织广告“三字经”》一中认为,从事广告的同志要学会聊、磨、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说的称谓,是指那些明星们出现在电视广告画面上时,其形象旁边打出的对其称呼进行说明的文字。如“影视歌三栖明星”、“国际影后”、“歌坛巨星”等等。打开电视机,像这样对明星高大无边、令人咋舌的称谓,大有泛滥之势。一化妆品的广告,其中的明星是一位时下颇为走红的女歌手,广告中给她冠上了“歌坛皇后”的称谓,看后令人在惊讶之余顿生疑问:这“歌坛皇后”是哪个机构评选、什么人物加封的呢?还有一位男歌星,确实唱了几首一度颇为流行的歌曲,但伴随他的诽闻也接连不断,不是打了人就是被人打,再就是出言不逊。而在以他为…  相似文献   

19.
把握公关时机·达成广告效果──四大晚报贺岁广告初考郝卫东一、广告味与年味春节一两日,遍览报纸广告,"年味"最浓郁的是晚报广告。说起味道,不论深闻还是浅嗅,广告味最终还是商业味,如同商场,恐怕还弥漫着硝烟味。广告没有商业味不是好广告,浑身都是商业味也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1979年恢复广告以来,发展速度之快,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罕见的。然而,在广告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广告业各要素的关系未理顺作为广告业的三要素,广告主、广告媒介和广告公司三者从理论上分析,利益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只有三方相互依存、相互信任,才能营造出良性的发展氛围。但在现实的广告动作中,三方的矛盾时常出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媒介由于具有先天的垄断优势,就打破了三方的平衡关系,俨然成为“老大”。广告主虽有财力支撑,常可拿广告费来要挟广告媒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