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在西方国家,德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龄最大。他们在大学通常要学上14个学期,也就是7年。所以,当他们获本科或硕士文凭跨出校门时,已近28岁“高龄”了。 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只有22.8岁,日本的23.3岁,美国的24岁,法国的26.2岁,意大利的27.2岁,瑞典  相似文献   

2.
老师贵庚?     
小王天生调皮,见一个大学生样的新老师来代数学课,便以发问搞笑:“老师贵庚?”谁知新老师没点脾气,借题发挥,以反问作答导新课。老师:上课前,我已了解到你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当老师的年龄你们现在的平均年龄时,那时你们均才2岁;当大家的平均年龄等于师现在的年龄时,那时老师已经41了。请问,现在我和你们的平均年各是多少?学生甲:可以列方程组解。设生的平均年龄是x,老师现在的年是y,得x-(y-x)=2y+(y-x)=41解得x=15y=28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5岁,老师年龄是28岁。老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分组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率的连年下降使得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造成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并相应提出了增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力度、改变现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应急型特征,增强政策“上游干预”作用和中长期战略定位等缓解和消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政府决定从1996年新学年开始,缩短大学学制,以使其毕业生更加年轻化。马来西亚教育部部长纳吉指出,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的这一重大教改举措是将文理科4年的本科课程缩短至3年,而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透露,截至目前,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76%,除去一些自主创业和临时就业的毕业生没有履行签约手续,现在大约还有50万左右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2年年会上说,现在的学生上大学要交学费,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学期间的学费连同生活费是他们家庭的一大笔开支,因此他们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更关心自己能否成才。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以来自农村的、信息渠道和社会交往较少的居多。据了解,1996年至2002年,大学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93…  相似文献   

6.
听说北京通县渠头中学有两位青年理科教师,都只有二十几岁。一个教化学,他的学生1977年全班化学成绩在全县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78年高考,26名理科考生化学成绩平均71分;另一个教物理,他的学生去年在县物理竞赛中取得了第一、第四名。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青年一代文化科学水平普遍降低。为什么这两位青年教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怀着喜悦和钦佩的心情访问了这所学校。渠头中学,离通县县城60多里,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七百多名学生大都是农民子女。绝大多数教师是青年。任课的35名教师平均年龄仅29岁,教龄4年多。他们的学历都很浅,仅有一名是69届大学毕业生,其它都是高中、中师毕业生和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11年9月16日报道,德国大学开始设立预备学年。收取费用的预备学年旨在提高日益年轻化的高中毕业生的学习能力,给未来的大学生们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外职业教育》2006,(4):48-48
近几年来。德国的《经济周刊》每年都要做一个企业心目中的德国大学排名。做法是让1000个德国大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填表。让他们根据各大学毕业生在其企业中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对大学生进行排名。刚刚揭晓的2006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德国大学的排名与其它按科研成果等的排名结果完全不同.与最近德国推出的十所“精英大学”也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9.
在太原重型机器厂焊接处数控技术培训班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上海、沈阳、贵州、大连等十几个省市兄弟单位的工程师和颇有资历的技术人员。这些“学生”大都是出国学习前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师的。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是知名度很高的专家,也不是高级工程师,而是几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八二届毕业生。组成全国重机系统第一流焊接水平的太原重机厂焊接处的顶梁柱,也是这几个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电大学生。 万事开头难。从西德引进的“自动套料系统”技术消化也不例外,也留下了几个年轻“先行者”的一串串开拓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又要到来。由于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达到了33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21%,使预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已经反馈回来的人才市场信息更是不容乐观。现在人们的感觉是,大学生就业一年难似一年。对这个问题,高教界的官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只是良方难寻,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在这里,笔者无力也无意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只想就一些了解到的数据和材料谈些“浅层次表象”,来看看今年的情况,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大学生如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缩短到达专业适应的时间,他的自身价值就越容易实现。这里,我们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的广泛调查,就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尽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尽快地使自己从“学生型”人才转变为“社会型”人才,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一、适应期的心理分析大学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期,实际是一个目标价值转移过程,也是一个大学生心理矛盾的发展过程。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是怀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12,(7):55-58
2011年11月27日~12月7日。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考察团”赴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考察团团长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张继栋副主任.成员包括4位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同志。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法国巴黎青年信息中心、德国黑森州威斯巴登市劳动人事局、德国亚琛工业技术大学、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等.考察了这些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及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辅导与就业服务方面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 由于“文革”造成的恶果,从1969至1980的十一年时间没有大学毕业生,教师队伍出现了“断裂层”,使现在学校教师队伍的层次结构出现了空档。要使青年教师接上现在中老年教师的班,使之成为学校的骨干,就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学的青年教师数量很大,他们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文革”期间的辅导员,现在已达35岁上下年龄,一般已经过大专进修,尽管文化知识基础不够好,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是学校的骨干了。另一个层次是1981年以后的大学毕业生,刚工作了几年,目前多数还未成为骨干。这两个层次的青年教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逐渐把大学毕业生推向了人才市场。原来那种“统包统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已经淡出了大学生的头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普遍的“危机”意识。据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最大的压力之一就是就业。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提高工作水平,这已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措施,也是当前高校主管…  相似文献   

15.
大学在校生和大学毕业生兴起了创业潮,技校毕业的邵晓茜利用这样的创业潮办起了创业会,“服务大学生、指导大学生、领导大学生”,竟然月入3万。 2001年,21岁的邵晓茜技校毕业后离开老家江西九江,到广州打工。2001年10月,邵晓茜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太平洋电脑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做商铺的营业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大量的师范类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的途径充实到我校的师资团队中,促使我校的师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趋向低龄化、年轻化,平均年龄不足33岁。因而,为研究“80后”专业教师的职业现象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本课题以如皋第一中专的“80后”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107万,到2005年达到了338万,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0万。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分析人士指出,高校毕业生增加,而社会新提供的“理想”工作岗位又有限,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但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毕业生的供方—高校应从自身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症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构建完善的就业工作队…  相似文献   

18.
就业,路在何方——浅析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已使毕业生就业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是以前的香饽饽, 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就业难说明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我国高校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或“过剩”的程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呢。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战略计划已经成为美国高等院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在美国人口增长正处在二战后的一个低谷,大学的传统生源”——18岁左右的中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减少。“非传统大学”——由军界和工商界大量投资办起的大学或职业训练班,在70年代后期兴起,而且比重逐年增加,优势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这对传统大学是一  相似文献   

20.
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2004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80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我国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要科学地就业指导, 必须开辟新的领地——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提出和运行适应和符合了市场需求,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新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