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意图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大人对孩子百般呵护、关怀备至,而孩子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回报。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我给妈妈设计包”这一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并使孩子在设计和介绍作品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指导孩子绘画是开发其智力、培养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绘画活动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绘画可以反映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听,能反映自己的天性、内心情感和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很少会自己主动去创作一件主题很明确的作品。儿童画的主题在创作初期常常是朦胧的、散乱的,画出的作品也没有规格,显得很粗糙。因此,科学有效地指导孩子大胆去绘画,对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教育》2014,(7):122-125
如果你家有一位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眼看着孩子蛀牙势不可挡,只能每天凶巴巴地提醒孩子去刷牙,《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本绘本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好的启示。书中的主人公是两条“蛀虫”,它们住在“牙齿大街”,牙齿上的牙洞就是它们的家,它们生活得很舒适,每天都有好吃的东西自动送上门来,它们的梦想是改造整条“牙齿大街”,将所有的牙齿都蛀掉,打造成“龋齿大街”。当然,这两个家伙最后并没有如愿,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把巨大的刷子在牙齿大街上横冲直撞,刷子上面坐着许多牙齿警察,身上还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能把“消灭牙虫”这件事情描述得如此富有想象力和创意,又具有常识性,而且还能让孩子主动接受,这就是优秀绘本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既可以表现为个体的一种外显行为.也可以表现为个体的一种内在品质。”绘画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让孩子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一种自然途径。但在美术课堂中.我们发现的“创造性”作品只是风毛麟角。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时候,我都是教给学生表现的方法与相应的效果范画,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以大班三次“塑造鸭子”的泥工教学活动来谈谈美术教学改革中技能技巧训练和想象力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三次活动是: 一、重点强调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教法。老师先让孩子看鸭子的范例,接着老师示范如何在一团泥的一端拉出鸭子的长脖子,最后让孩子模仿拉鸭脖子。效果:孩子基本能拉出鸭脖子,但作品一律化,连鸭脖子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艺术节随想     
谈起艺术节 ,必然会想到独特的 ,代表自己的创造作品 ,提起创作 ,又不可缺少创造的思维和足够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但是生活在前人创造好的圈圈里 ,使  得很多学生的思想无意识的“认可”了以前的传统思维 ,从而淡化了自己的思想 ,导致创造力的僵化。美国学生在头脑奥林匹克赛上 ,有一道竞赛题 ,要求同学们尽力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打破常规造型的运载工具。许多学生绞尽脑汁 ,但怎么也摆脱不了传统船的造型 ,有一个作品“独树一帜”。这件作品的造型就像一只巨大的“水蜘蛛”,它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 ,这件作品非…  相似文献   

7.
周媛 《学前教育》2021,(6):26-27
水果营养丰富,甘甜味美,爸爸妈妈们都会让孩子多吃它。您是削好皮、切了块、放在盘子里端给孩子吃吗?其实,您可以让孩子和您一起来准备,洗一洗、拼一拼、摆一摆,用水果为全家人摆些有趣的造型拼盘,用艺术来填充生活,让“美貌”与营养并存。既能让吃水果这件事变得更加有情趣,使心情大好,又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儿子画了一幅画:蓝色的太阳,还有一些鱼在飞……我觉得很有想象力,可老师说:千万不要把想象力歪曲了,太阳永远不可能变成蓝色,鱼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这叫想象力吗?这叫瞎想!我听了觉得很难过,人类的很多创造不就是源于大胆的瞎想吗?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敢于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敢于让鱼飞上天的孩子是对生活对大自然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多加鼓励呢?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日本老师请孩子们画苹果,她发现有位孩子画的苹果是方的。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孩子回答:“有一次,爸爸将苹果…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结果培养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0.
认真玩游戏     
“我爱我的孩子”,这是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发现的一件事。但是“我爱许多孩子”,则是我在女儿上学之后才发觉的另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美术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想象和创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 ,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从幼儿抓起 ,因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陶行知先生语 )。一、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好奇心与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和先导 ,而富于好奇心与想象力正是幼儿天然的心理特征。孩子的想象力有时很离奇 ,甚至异想天开 ,对孩子想象出来的东西 ,创造出来的“作品”,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瞎想”、“胡闹”而予以指责和否定。如 :向幼儿提供适当的材料 ,请幼儿在大小不同的圆形上作画 ,不得重复 ;或者用“一根绳子”让幼儿自己摆弄 ,并说出所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肃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一位教育家也说过:“童年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孩子的童心世界是广阔无垠的.保护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给孩子捅上想象的翅膀。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应该更具有发展性、探索性和思考性.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丰富的数学想象力上。  相似文献   

14.
<正>画画是每个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神奇的事。乐此不疲。画画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画画可以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的  相似文献   

15.
专家导读     
打开一本杂志,吸引孩子的是可爱的画面、有趣的故事、奇妙的幻想、新奇的世界……师长们则希望孩子通过阅读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智能……这并不矛盾。比如本期第一个故事《电话速递》,想象奇特,在开心的阅读中,孩子的想象力将得到有效刺激;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可以请他补充“速递”情节,促进想象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期还有不少不同星级的“互动”设计,让孩子根据能力自由参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而“超级游乐园”、“mini表演剧”、“10分钟游戏”等,更是贴近孩子生活、学习的全参与栏目,是孩子们课余学习的有益材料。专家导读@张惠萍…  相似文献   

16.
近些天,网上关注教育的一些人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儿童想象力的贫乏。有消息说:“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何以缺乏想象力?我觉得,我们的孩子想象力的贫乏,与听命精神发展中缺乏“浪漫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艳 《成才之路》2010,(10):31-31
鲁迅先生曾赞叹说:“孩子是可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孩子确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展望未来的眼睛越来越有了局限。《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本着这一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而阅读正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最好途径。绘本阅读可以让他们的想象驰骋,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看不到的故事。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要引领孩子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我觉得这句“流行语”值得商榷。窃以为,想象力是从人的生命根性中汩汩流出的,不需要刻意培养,只能靠悉心“牧养”。就像牧民让小羊羔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羊儿就会主动地吃到很多鲜嫩的草,久之,羊儿就长得壮壮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禀赋,只要我们不给孩子太多的束缚,让他们在想象的草原上自由奔跑,想象力就会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陈艳 《福建教育》2014,(6):63-63
同事送我的这本《幸福的种子》,是我在思考早期阅读意义而又不得解时的“及时雨”。作者松直居将早期阅读看做是享受,而非修行。他认为,对孩子来说,故事是一个充满惊奇、趣味,可以激发想象力的世界。这些故事会在孩子们心中洒下弥足珍贵的想象力的种子。其实,故事“播”下的不仅仅是想象力,还有真善美。那些“王子和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在我们成人看来,也许幼稚,但在孩子心中,这是再美不过的善事。而那些“大灰狼被小动物们合力打得落花流水”的结局,在我们成人看来,也许残忍,但在孩子心中,这是再真不过的乐事。故事中的探险,探险中的冲突,冲突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跳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让孩子的生命体验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