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乾  盛雪莲 《内江科技》2006,27(7):141-141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纳米CeO/Zn、纳米CeO/A复合粉末,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纳米22lCeO/Z、纳米CeO/A复合材料块体的方法。2n2l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平均粒径10nm左右CeO2纳米晶,然后以此纳米晶在位分散聚合得到了聚苯胺/纳米CeO2复合材料,红外分析表明纳米CeO2的存在导致聚苯胺的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蓝移现象,复合后的产品在2938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变得很弱,在拉曼光谱中1240cm-1和1352cm-1附近的特征峰,被认为是由于纳米CeO2的存在与聚苯胺之间的化学作用产生的,聚苯胺与CeO2之间有化学键的结合,它们之间的化学作用在N原子上。导电性研究表明,随着纳米CeO2含量的提高,电导率呈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3.
王乾  汤小东 《大众科技》2006,(3):62-62,61
锌镀层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镀层的耐蚀能力,为达到提高其耐蚀能力目的,文章探讨了纳米CeO2/Zn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锌镀层中的应用,并从其应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脱附(TPD)考察了Mn/BaCO3、Mn/KCl-BaCO3和Mn/CeO2-BaCO3催化剂的物相及其表面酸碱性;同时考察了乙腈与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Mn负载量的增加,Mn/BaCO3催化剂对乙腈甲基化制丙烯腈的活性呈提高趋势,其中Mn(20%)/BaCO3催化剂对丙烯腈的选择性最高,收率最大.添加CeO2、KCl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到抑制作用.NH3-TPD、CO2-TPD结果表明,加入CeO2和KCl后,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目与碱中心数目都有所减少,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表面酸碱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陈卡凌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1):156-159,183
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纳米纤维具有独特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制备CuO/SiO2纳米复合纤维的新方法。即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溶胶凝胶法结合,得到前驱体纤维;随后在适当的温度下热处理去除有机成分,最终得到直径150~200 nm的质量比为10%CuO/90%SiO2复合纳米纤维。使用SEM、TG-DTG、XRD、FT-IR、BET、UV-Vis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SEM、TG-DTG、XRD、FT-IR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成分、形貌和晶相很大程度上受到煅烧温度的影响。BET结果表明该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41.95 m2/g,是纳米结构。光吸收测量结果发现该纤维的紫外光吸收性能随纤维晶相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对染料敏化纳米薄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电池中,纳米TiO2是重要的组成物质之一.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的过程中,为了控制纳米TiO2的大小及晶型采用了一系列方法.主要介绍热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TiO2的晶粒度随着长大.而且当水解pH~ 1,热处理温度达到270℃时就已经有43%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出现.通过计算发现,其中金红石相纳米TiO2比锐钛矿相纳米TiO2的晶粒度大得多.将制备的纳米TiO2应用于染料电池,通过太阳电池的测试实验证实,合适的热处理温度可得到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碱式硫酸镁5Mg(OH)2·MgSO4·7H2O、漂珠、水泥、油酸三乙醇胺溶液、双氧水(质量浓度27.5%)、柠檬酸、萘系减水剂等为原料,制备了密度250 kg/m3的漂珠-碱式硫酸镁保温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对漂珠-碱式硫酸镁发泡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纳米SiO2对该保温材料形成过程的机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纳米SiO2,其28 d抗压强度最多提高了23.3%,抗折强度最多提高27.2%。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锌(Zn(NO3)2.6H2O)和氢氧化钠(Na OH)为主要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片状、管状氧化锌(Zn O)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晶体进行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体表面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在150℃时结晶性最优,可以合成出粒径约200 nm,厚度约10 nm的片状Zn O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片状的Zn O有逐渐转变为管状的趋势。通过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调节氨水与乙醇的比例,发现片状Zn O发生明显卷曲,实验结果为管状Zn O纳米晶的制备乃至未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用水热法,分别在0.01、0.02和0.05 mol/L的Zn2+浓度下生长了ZnO纳米棒,并用扫描电镜和光致发光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Zn2+浓度的提高增加了ZnO纳米棒的长度和密度.然而当Zn2+浓度超过0.02mol/L时,会引入较多的Zn间隙杂质,降低结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纳米SiO2对道路拆除再生集料力学性能的改良效果,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和三轴试验分别对再生集料和掺入4‰纳米SiO2的再生集料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4‰纳米SiO2可以有效提升再生集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纳米SiO2主要通过提升内摩擦角来达到增强再生集料抗剪强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掺入4‰的纳米SiO2可以有效增强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SnCl4·5H2O、NiCl2·6H2O、氨水等为原料,控制反应溶液的pH值、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掺杂比例等条件,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SnO2纳米粒子,通过对其进行XRD、SEM、气敏性能的测试分析可知:用化学沉淀法获得的SnO2粒子粒径约为60nm,粒子呈球形,且分散性好,掺镍的SnO2薄膜对还原性气体H2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64-465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所王强斌课题组采用共热分解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TC))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n(DDTC)2)的合成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紫外/蓝一近红外双荧光特性的火柴状Ag2S—ZnS异质纳米结构。研究同时观察到随着尺寸的增加,Ag2S—ZnS异质纳米结构的双荧光特性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种方法:甘氨酸-硝酸盐法和新型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的钙钛矿型氧化物Ba0.5Sr0.5Co0.8Fe0.2O3-δ(BSCF)。所得到的BSCF粉末的结构和表面形态采用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BSCF粉末均呈现纯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和多孔的结构,平均粒径分别为15.6和53nm,均在纳米量级。将由这两种方法制备的BSCF粉末用做IT-SOFC的阴极,在650℃分别获得了1.28和1.24W/cm2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14.
李奕萱  侯永江  国洁  李博 《科技通报》2019,35(10):1-7,38
采用置换法合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催化剂,即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薄片上负载层状结构的Ni-Co-B双金属纳米颗粒,标记为Ni-Co-B/rGO-a。通过TEM,XRD,EDX,BET和H2-TPD等技术对合成的Ni-Co-B/rGO-a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Ni-Co-B/rGO-a催化剂在0. 3 mol/L CH_3COOH和1 mol/L NAOH混合溶液中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同时测试了rGO,Co-B/rGO和共还原法制备的Ni-Co-B/rGO-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行为。结果表明,Ni-Co-B/rGO-a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表现出最好的活性,峰电流密度为23. 8 m A·cm~(-2)。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ZnO纳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一是气-固反应法,得到ZnO和Zn的混合结构,其特征是棒状和片状纳米结构共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O和Zn的原子比接近2:3;另一种是均匀沉淀法,得到单一的ZnO纳米结构,ZnO以纳米棒形式存在,有少量的颗粒状结构。称取ZnO含量相同的两种不同产物进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在距离30cm的30W紫外灯照射下,在降解50min之前,ZnO和Zn的混合结构的降解率大于ZnO纳米结构,在60min之后,ZnO纳米结构的降解率则大于ZnO和Zn的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钢为基体,依据SiC添加量的不同,利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出Fe-25Al/7SiC、Fe-25Al/1 1SiC、Fe-25Al/15SiC三种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比较研究了涂层的抗冲蚀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冲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Fe-Al/SiC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对基体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护.其中,Fe-25Al/11SiC复合涂层的抗冲蚀磨损性能最优;在90°攻角冲蚀的情况下,涂层的冲蚀失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增强相SiC和CeO2的添加有效地提高了涂层的抗冲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结合氧化工艺制备得到多晶Zn(O,S)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平均透射率约为85%,禁带宽度为3.35eV;制备得到结构为glass/ITO/Zn(O,S)/SnS/Ag的异质结器件,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探讨了Zn(O,S)薄膜厚度对器件I-V特性曲线的影响,当Zn(O,S)薄膜厚度为100nm时,器件具有光响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的碳纤维为载体,采用两步水热法在碳纤维基底上先后生长硫化钼和硫化镍纳米颗粒(Ni_3S_4-MoS_2-C),制备了双金属硫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征了其微观形貌和结构。将Ni_3S_4-MoS_2-C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Ni_3S_4-MoS_2-C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可达2261 F/g,与单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Ni_3S_4-C、MoS_2-C)相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开发同时具有电、磁性能的功能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是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剂等功能材料的重要途径。这里介绍了一种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聚苯胺/Fe3O4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TEM与XRD测试。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和化学气相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Ag掺杂Zn O纳米管阵列。XRD分析表明具有单一六方纤锌矿结构。根据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Ag掺杂Zn O纳米管阵列为V-L-S生长机制。荧光光谱分析,本实验样品为O缺陷越多的材料,在纳米光电器件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