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语言的修辞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反映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而修辞,则是语言运用的规律。一般而言,不符合结构规律、亦即不合语法的话语会影响到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的正常进行,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另一方面,符合语法的语句,未必能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譬如:“这人很爱说话,说个不停”,这句话在语法上毫无问题,却平淡无味。但如果说“这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因为使用了比喻、描摹的修辞手段,效果就好得多,这就是修辞的作用。也就说、语法解决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说到底是一种文字工作。防止和消灭出版物上的文字错误,是编辑人员的责任,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掌握语言规律,重视对原稿的文字加工,把好出版物的文字质量关。有人说,目前出版物上的文字错误“俯拾即是”、“多如牛毛”,更有“无错不成书”的说法。这多少有点夸张,但是问题确实存在。就拿《人民日报》来说,胡乔木同志也曾指出“文字错误太多,比‘文革’前,大有退步”。报纸是这样,书刊也不例外。即使是作为典范的辞书,也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文字问题,造成不良的后果。由此可见,结合工作学点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加强文字素养,对于编辑人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病,本来是指不符合语法规律而造成的语言不通畅、影响准确表达语意的毛病,即语法毛病。我们在播音业务中借用这个概念,则是指那些不符合体裁内容、文字特点的有声语言表达上的毛病。譬如新闻体裁的语体特点反映在播音上,要求语言的表达通顺流畅、朴实紧凑、清新明朗、干净利落,不论你的新闻播音具有哪种表达特色(宣读、讲述或其他),都应该具备这个基本的、符合内容与形式要求的语言表达素质。  相似文献   

4.
胡苏  胡晓鹏 《现代传播》2006,(6):151-153
广播电视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现尤其离不开声音,声音是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广播电视语言是口耳之学,它以声音为媒介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器官。诉诸于口耳的广播电视语言与以文字为媒介的报刊杂志语言在选择、运用组合手段的方式、方法上是不同的,广播电视语言必须更加注意语音修辞手段的运用。高尔基曾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老舍先生则强调: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声韵之美。广电传媒中的受众要求在得到信息的同时,欣赏有声语言的语音表达艺术。在表达清楚准确,符合习惯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通过调配音素、音节、音步、音段等语音单位,创设和谐悦耳的语音之美,不但有利于意义的表达,同时也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沈德芳 《新闻世界》2010,(12):162-163
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具有许多和其他民族文字不同的特点,修辞是对语法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本文从汉字本身的音、形、义三大特点说起,分析了汉字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论作哪一专业的编辑,学一点语法修辞,都有好处。因为平时遇到的病句,往往须要根据语法修辞的常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讲清毛病,说明道理。语法,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修辞,讲的是修饰词语,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二者的关系,有分有合,常是相辅相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语法修辞学的运用无论作哪一专业的编辑,学一点语法修辞,都有好处。因为平时遇到的病句,往往须要根据语法修辞的常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讲清毛病,说明道理。语法,讲的是用词造句的规律;修辞,讲的是修饰词语,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二者的关系,有分有合,常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心雕龙·章句》云:  相似文献   

8.
编辑加工是编辑在审稿的基础上,按照出版要求并考虑读者需要,对作者的原稿进行的修改和整理。它的要求是:提高原稿的思想、科学和文字水平,清除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缺陷和差错,并在原稿上加各种必要的技术性标注,使之符合排版、制版和校对的要求,以确保图书的质量。编辑加工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内容加工:消除各种政治性差错,主要是政治思想、观点等差错;对学术性、知识性问题的处理和事实材料的订正;引文的核对,等等。2.形式加工:主要包括结构、标题、逻辑、字词、语法、修辞、标点等。3.技术加工:主要包括全…  相似文献   

9.
汉语修辞漫谈卢祥之无论做哪一专业的编辑,都必须学一点修辞知识。因为平时遇到的病句,往往需要根据语法修辞的常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讲清毛病,说明道理,修改得正确。学习、掌握修辞,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主题修辞的主要内容是使语言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语法体系和修辞方法,那么,电视语言中的画面语言既然是一种语言,必然也同样具有一套属于它自己的语法体系和修辞方法,本文所论述的,就是笔者多年来对画面语言的语法与修辞问题的研究所见。  相似文献   

11.
语法和修辞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讲求的是语言科学和语言艺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像报纸新闻一样,讲求语法和修辞规律,并以艺术和修辞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借代、对比、排比等修辞格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语言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报道效果。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艺术和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增色不少,加大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本文通过对《难圆绿色梦》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拟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电视语言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电视语法学和电视修辞学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美就是用文明、优美的语言来进行语言交流,而修辞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是语言表达的高级手段,是语言美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在音韵修辞、词义修辞和结构修辞等修辞方式的探讨和比较,来说明修辞是表达语言美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所谓“镜头语言”,是指运用形象的类似电影电视的画面或画面组合的文字表达来表现事物的一种语言方式。电视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叙述故事、表达思想、展现生活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合乎规范的电视语法,由“单词”到“句子”,到“段落”,到整部影片,有着近似作文的文法及修辞等技巧和手段,这些就构成了电视的独特语言。其实,镜头语言并不是现代电视人的专利,  相似文献   

14.
考考你的逻辑分析能力李衍华编校工作是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编校的文字质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水平和声誉。为提高编校质量,除应在文字上注意易而易托的字词、标点符号、语法、修辞外,还应注意逻辑方面的错误。由于过辑主要属思维科学,比较抽象,其知识普及面小,不...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精通语法修辞,掌握熟练的写作技巧、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应是编辑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语言的使用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是每人每天所离不了的。学习把语言用得正确,对于我们的思想的精确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极重要的意义。”这是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里面的话。社论说:“很可惜,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中有很多含糊和混乱的地方,这是必须纠正的。”社论进而指出:“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要下功夫学好语法修辞●苏培成当前,有些出版物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着比较多的毛病,这些毛病降低了出版质量,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些作者、编者缺乏语法修辞知识,不具备正确的组词造句的能力。语法是语言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广播语言是广播传播的最基本的物质手段并构成广播传播的基本特点。广播语言本身有哪些内在规律,人们正在不断地探索,认识也在逐步地深化。语言表现形式有两种:即书面语言形式和口头语言形式。两者在反映语言三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书面语言,是通过文字符号表达语义信息,故语音变化考虑不多(除了讲究韵律的诗词外),词汇要求丰富、文雅,句法要求严谨、逻辑性强,长句、复句使用频率高,等等。口头语言是有声语言,要求上口语听,不能话屈聱牙影响声音的自然流畅;词汇要求大众化,浅显明白,不能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18.
在标准规范的表达中做到大众化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是来源于生活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在现实生活中,主持人的语言已经成为了受众的示范,读错字音或者语法、词汇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9.
三、简洁明了简洁也称简约、简炼,就是用经济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新闻修辞中的简洁,就是指用非常精炼的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丰富多彩的新闻事实,为受众尽可能多地提供有用信息。明了,就是事理清晰,事实毫不含糊,一清二楚,观点鲜明,不模棱两可。新闻语体的表达方式的特征“用事实说话”,决定了对新闻修辞的一个基本要求——简洁明了。如果观点淹没在冗长的材料叙述之中,含混不清,就往往达不到“说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与书稿打交道,违反思维规律、用词造句规律的语句时常映入眼帘,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语言运用得正确与否,是衡量书稿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就像行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作者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去行文,这个规矩就是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规范书稿中的语言不仅是保证与提高图书质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