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而汉俳是指用汉语写的俳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本文比较俳句与汉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从中体现出的中日文学交流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林林的一生扮演了众多的角色,他是外交家、书法家、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及翻译家,曾翻译了日本多位俳人的句作,结集出版了《日本古典俳句选》(1983)和《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1990)。文章从林林对俳句的研究和翻译,及对汉俳的创建三个方面分析林林在俳句方面的造诣。  相似文献   

3.
陆素英 《现代教学》2011,(7):129-130
我校是一所拥有境内部、境外部、PYP部的国际学校,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世界走进学校,让学生走向世界”。“俳句欣赏与创作”是学校近年来开设的校本课程。徘句是一种独特的古典短诗,盛行于日、英、美、法等十多个国家,“五四”运动后传到中国,以5、7、5共17个汉字加以定型,取名“汉俳”。俳句短小易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深受儿童喜爱。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俳谐”二字源自中国,是滑稽、谐谑的意思。“俳谐”与日本的和歌结合在一起,即为“俳谐歌”,指的是内容谐谑滑稽的和歌。之后,“俳谐”与日本的连歌合在一起称为“俳谐之连歌”,专指内容机智、滑稽的连歌。连歌衰落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俳句。俳句是有俳谐趣味的诗歌,而如果将这种俳谐趣味用文章表达出来,便是俳文。俳句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独立之后,逐渐呈现出类型化、游戏化的特点。因此,以正冈子规为代表的俳人便提倡“写生”的创作手法,对传统的俳句与俳文进行了近代化的革新。日本的俳论起源于古代的和歌论与连歌论,在江户时代之后得到了系统性的阐发。战后,桑原武夫、山本健吉等评论家也提出了较有影响力的俳论。对日本俳谐与俳论的梳理,可以为中日俳谐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5.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文学形式,是日本诗歌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松尾芭蕉是日本江户时代最著名的俳人,被后世尊称为"俳圣",《古池》是他幽玄闲寂风格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有十多个汉译版本。本文从意境美的角度出发,结合俳句自身的特点,对上述汉译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意境美是俳句翻译的最高原则,不能忠实传达俳句意境美的翻译是不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日本俳句产生后,涌现出不少女俳人。女俳人在前辈的指导下,她们对生活感知到了每个细节,对每个细节都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她们把自己的恋情用俳句的形式咏唱出来,表现出对恋情的向往,对恋情美好的执着;她们将不平凡的心理反映,托放到各种事物中,或喜或怒,或爱或憎,或怨或愁;她们力主以"写生"作为俳句的基本写作技巧,使俳句清新淡雅,富有深刻意蕴。日本女排人在俳句创作中感悟生活,咏唱恋情,寄情于物,写生自然,创作出不少俳句佳作,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学中有一种短小精炼的诗体,叫“俳句”。这种短诗,是由五、七、五共三行十七个字(应该是十七音)构成的,它与我国的近体诗绝句极为近似。这种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颇为日本人民所喜爱。日本有不少俳句诗人,下面我们按文学史的顺序介绍九位著名的日本俳人。  相似文献   

8.
罗朝斌(1881—1902),字卧云,号苏山人,江苏苏州人。他父亲是清朝驻日公使馆的翻译,母亲是日本人,因此他从小就居住在日本。他自1897年起,创作俳句,并参加当时著名的俳人团体——秋声会、根岸派,与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正冈子规、尾崎红叶、永井荷风、岩谷小波等结识。1902年3月24日,他于东京赤坂逝世,年仅二十二岁。日本俳人们为了悼念这位中国俳友,在上野公园三宜亭召开了追悼句会。  相似文献   

9.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的诗。因为俳句的翻译一直都是有争议的话题,本论文笔者试着采用自由体,做到不失愿意的手法,对室町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俳谐作品进行翻译和鉴赏。  相似文献   

10.
俳句是日本文学格律诗体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从日本最古老的诗歌样式——和歌发展而来的。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俳句是由5、7、5三行17个音组成的;其次,俳句中一定要有一个季语。另外,俳句中还经常使用断句字、比喻,俳句还强调节奏和声音所带给人的印象。对日本俳句进行翻译,既要考虑它的格式特点,又要结合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日本短诗型文艺的俳句的汉译 ,其翻译形式有五言、七言不等 ,更加有不规则的白话叙述形式 ,这些大都有损于日本俳句的诗型与诗意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词问题加以论述 ,以便使其得以完美地表达出俳句的优美姿态与意韵。笔者认为最为完美的汉译俳句形式应是 5· 7· 5三行式 ,但是也可以有些其它的变化如 17字以内的三行式 ,并且可以利用叠字来弥补字数以及调节声韵 ,以便尽求汉译俳句形式的完美  相似文献   

12.
"三行情诗"作为现代诗歌的一种新体裁,源起日本,后走红于中国各大网络。正如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和歌、俳句的影响下产生的汉俳一样,中国"三行情诗"的创作之兴起也深受日本"三行情书"的译介之影响。本稿以近年来由王向远先生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新范型——"译文学"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案例试分析、评价从日本译介到国内的日本"三行情书"的部分作品,并探讨其汉译原则及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间诗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3.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杰克·凯鲁亚克较早就接触到日本俳句,他一方面从中吸收养料,另一方面在题材及表现形式上对俳句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其俳句作品与日本俳句有了显著差异.凯鲁亚克的俳句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他对俳句在美国的传播所作的奠基性工作及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圣,松尾芭蕉是日本著名的俳圣,松尾芭蕉一生从思想到文学创作都受到了杜甫很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成就了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将俳句的发展创作推向了顶峰。但芭蕉在学习杜甫的同时.也对杜甫的影响进行了文化过滤,将其转化融合为一种更符合日本审美特点的创作特色,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翻译思想对日本俳句翻译具有—定的指导意义.“形美”是俳句翻译的首要前提条件,音韵是体现俳句“音美”的必要因素,而揣摩诗歌的意境、达到传神效果是使俳句升华到“意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日本俳句的鉴赏是对于读者而言的,具有短诗型特有的规律的俳句在鉴赏过程中要根据作者写作的时问及创作的历史背景等来进行深入了解后再进行鉴赏.俳句鉴赏还要把事物赋予生命性也就是活生生的鉴赏.不仅如此,鉴赏俳句还要注意把玩添加的一些语气助词,使用这些必要的语气助词使俳句在词语使用上拥有层次感.还有读者在鉴赏俳句的时候要经常把大自然的要素加入其中,慢慢回味作者的创新创作手法及季语使用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许多优秀俳句作品长盛不衰,至今依旧广为流传。在创作理念上,俳句注重含蓄美的表达。对俳句的汉译,历来都有不同的见解。该文结合松尾芭蕉的古池俳句实例,依据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探讨日语俳句的翻译。俳句翻译要“信”,但不能“得意”而“忘形”,原作语言结构和风格的保持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俳句的翻译也是一种创作",如果拘泥于俳句原句的形态,追求翻译的完美性,那么始终会有难以跨越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本文试图寻找包括日本俳句文化背景在内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为尚未形成统一见解的俳句汉译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学史上的农民诗人刘章,是承德地区继郭小川之后升起的又一颗诗星.他的诗由广泛意义上的"人民性",即家国情怀、人文理想和自然的放逐,以特有的方式诠释着祖国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昂扬向上的精神.他的诗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带有古典诗歌尤其是乐府诗的特点,构成了"白而不白"、鲜活如画的美妙意境.他的诗以乡情诗、农事诗为主,体裁上在汉俳、古韵新声诸多方面作出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张波 《林区教学》2012,(9):71-72
日本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俳句作者将所见所感完全寄予在短短的十七个音节中,创作手法上大量的余白,刺激着读者无穷的想象力。领悟俳句的美,并非易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结合俳句的特点及其创作标准,理解俳句在语言和结构上体现的美,其次是结合俳句滋长的土壤,即日本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来领悟俳句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