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教学目标1.知道发声罐发出声音的大小与罐体、发声物、摇晃等因素有关系。2.经历研究发声罐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一些因素有关系的科学探究过程;经历对比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3.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王绍华 《科学课》2014,(5):56-58
教学目标 1.能在巧推棋子的游戏中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并认识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并能设计对比实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相似文献   

3.
李军辉 《教师》2011,(25):93-9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小纸盒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3章第3节是“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本节课实际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静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会正确画出力臂;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做摩擦力的实验。(2)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不但与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有关,而且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2)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学生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验到摩擦力存在的现实,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2)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  相似文献   

8.
成兆亮  刘燕 《成才之路》2010,(17):86-87
一、教学设计概述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64—66页。②教学目标: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认识常见的角,学会画角,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既要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又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要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还要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另外,本节课是一堂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在其中涉及了控制变量法、间接测量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是一节集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物理于一体的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交流、合作经历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通过探究建立摩擦力的概念,感知其产生的条件。2.能实事求是、准确地测量并记录实验现象。3.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能解释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7)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验证了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大小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一上课,我就抛出了新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4.
l引言,“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主要是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头脑中对摩擦力的认识存在思维误区;而教师如何利用实验教学策略化解摩擦力教学的难点则是一个小小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自制了一种操作方便、效果直观、功能齐全的新型摩擦力演示实验装置.它可以很好地显示摩擦力的方向,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的关系,探究比较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大小关系等.是一个集多种探究功能于一体的自制教具.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福娟 《考试周刊》2013,(78):137-137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能判断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探索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找出F=μN的关系式;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了解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⑵知道火箭的飞行和主要用途;⑶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⑷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火箭知识的了解和制作水火箭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2.理解反冲运动的  相似文献   

18.
李如芬 《新高考》2006,(7):19-22
1.物体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到停止间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9.
更正启示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节课,教材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学习,此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也和大量的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学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体味出探究学习的乐趣。其重点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掌握对“变量控制”的物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作为载体的,许多现象可以说明所要讲述的物理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知识。探究实验的教学首先要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摩擦力》时提出我们都会走路,走路靠的是摩擦力,但是我们发现有时我们走得很稳,可是下雨天走路容易摔跤,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