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20):16-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与各个国家的来往越来越多,这些来往有商务,也有旅游等,在这些来往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是当前公认的世界语言,在国际的社交礼仪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往比较常见。对此,为了避免英汉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涉外礼仪出现失节,本文详细分析了英汉文化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地位,加强广西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能力建设,是拓展国家利益和广西地方利益战略举措。广西地方政府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在涉外组织、涉外制度、涉外政策、政府人才队伍、政府文化以及国际合作同盟六个方面存在困境,构建以培育政府文化为先导,以培养政府涉外管理人才为核心,以政府涉外机构建设、涉外制度建设与涉外政策完善为主体,以政府的省际协作、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为补充的政府能力国际化建设路径体系,促使广西地方政府走出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面对着国家对江苏沿海大开发的绝佳机会,构建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可以为大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在港口涉外商务专业群建设中,教师发展无疑是专业群建设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从港口涉外商务群建设过程中教师发展需求出发,对专业群内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实体法规范,包括国际统一实体法和国内涉外民商事实体法两类,而国内涉外民商事实体法的和完善在当代是半所未有的。文章从的角度,论述涉外民商事国内实体法,特别是我国涉外民事 经济法在调整国民经济民事经济关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涉外收养已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在各国收养法中,有关收养的效力及其解除的规定都有所不同。本文蒋运用比较的方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涉外收养的效力及其解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问题是国际民事诉讼法领域所特有的现象。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管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处理结果。正因为此,各国都十分重视管辖权问题,都尽力扩大对涉外民商权案件的管辖权,为了适应国际经济技术交往的客观需要,使法院更快捷地解决各种民商事纠纷,目前,各国立法和司法中确定管辖权的原则更趋灵活和便利。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英语信函是最常见的交际手段之一.把握好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能够更顺利、更有效、更愉快地完成沟通,促进商务的实现,事业的成功.本文拟对商务英语信函的完整原则作简要介绍,并阐明其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的重要性,以期给涉外商务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当前社会背景下,不可能制定统一的国际知识产权实体法,冲突法仍然是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不可或缺的方法。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七章对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做了专章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从涉外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涉外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合同、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三个方面设计了我国基本的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制度,把我国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这些规定还存在采用了"知识产权"这一高度概括性的集合性概念、缺乏对现代网络技术影响的回应等问题,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检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涉外仲裁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类型化探索,标志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形成。高校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涉外仲裁的特征决定了涉外仲裁人才的目标特性为专业性、服务性和灵活性。涉外仲裁人才培养的困境在于高校未赋予国际仲裁明确的课程地位,同实务部门的协同培养不够深入,与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需求产生脱节。首先,高校应利用现有平台,确保国际仲裁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夯实学生专业性。其次,应将模拟仲裁庭比赛作为实践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践行服务性。最后,高校与实务部门需在授课与实践方面切实形成协同培养,进而由实务部门发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优势强化学生的灵活性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品的跨国流动频率增大,各国之间涉外产品责任的纠纷也日渐频繁,但各国法律之间存在抵触,因而涉外产品责任方面的法律适用法是一个研究重点。现代国际私法中,确定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着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