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史学界对汉代更赋的含义有三种理解:一是“月为更卒”的代役钱,数量是三百。二是“戍边三日”的代役钱,数量也是三百,“月为更卒”的代役钱是两千。三是一月和三日代役钱的总称,数量分别是两千和三百。笔者以为,第一说基本正确,但不全面,有许多问题没说清,故少为人采用。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此再加探讨。汉代没有“戍边三日”制度最早解释更赋的是三国人如淳,《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诏“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如淳云:  相似文献   

2.
卒更、践更和过更这三个名词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的注里分别可以看到。汉书里昭帝纪元凤四年(公元前七十七年)诏云“三年以前逋更赋未人者皆勿收”,即凡在三年以前未缴到的代役费都不再补收。在这下面,如淳的注说“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谓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前,次值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日不可往便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史记吴王(?)传“卒践更,輙与平贾”,即吴王对于应值徭役的人,往往给以相当的工资,以示恩惠。  相似文献   

3.
汉代军费的基本来源是按丁,口征收的算赋,口钱和更赋。当战事繁多,军费紧缺时,汉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又采取过若干特殊措施来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4.
如淳在《汉书·昭帝纪》的注中提出“戍边三日”说,此说与汉代真正的徭戍制度间存在巨大差异,“戍边三日”说背后的精神内核是汉儒一贯倡导的“与民休息”思想。如淳继承《周礼》《礼记》及汉儒的戍边制度理论,通过以经注律、以律注史的方式传达“轻徭薄赋”的政治理想,他提出“戍边三日”说的实质是试图以话语建构、干预现实权力。  相似文献   

5.
松柏汉1号墓47号木牍《南郡卒编更簿》,它的性质,像一种理论预算性编制。其数据是宏观性数据,是一个为实征徭役提供的理论预算性数据;此簿的基本属性是"编人",即对县卒人员的分组编制。秦汉月更徭役制度不论采取何种编制,对于一个更卒个体而言,其年内践服更役之总量是不得超过一个月。牍文所示"三更"等诸"更",其义极简明。今以"三更"为例言之,"三更"义即三个更次,亦即将全县更卒分组编制成为三部分,也可以说是三个队列。他皆仿此。  相似文献   

6.
关于汉代的算赋定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汉代的算赋,据《汉书·高帝纪》注引《汉仪注》说是“百二十为一算”。对于《汉仪注》所说的“百二十为一算”,一般都认为是从高帝时就开始实行的用于整个汉代的算赋定额。但是,有不少材料表明,汉代的算赋定额并不始终都是百二十钱一算的。第一,在文景时期,算赋的征收达二百以上。1973年9月从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发掘出一片编号为5的木牍,记载着市阳和郑里所收的算赋数量。市阳征收算赋的始月是二月,止月是六月,共收14次,总计二百二十七钱。中间没有残缺。郑里征收算赋的记录,在这片木牍中,只记有二月份的,其征收的次数和数量同市阳二月份征收的情  相似文献   

7.
长沙走马楼吴简中,“右某家口食”类户籍簿的里计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统计一里的现有户数和男女口数,再按照人户身分,分门别类地统计该里人户。官府编制此类籍簿的目的是著录并统计一里的所有户口,而非记载役龄男子的服役情况,其性质与派役簿无关。从东汉同类户口簿标有“卒”、“甲卒”等注记以及孙吴时期仍保留征收“更”钱的记载看,孙吴“凡口若干”类户籍簿具有征发口算赋与徭役的功能。与“凡口若干”类户籍簿相比,“右某家口食”类户籍簿更具有基础台帐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汉代算赋作为一种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它的起征对象、征收数额及其征收时间,汉代政府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也有例外,因此,算赋在某种程度上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除了对上述问题一一详述之外,还针对赋税制度中"算"的含义较为含混的情况,归纳探讨了"算"所具有的几种含义.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算赋是汉代财政的一项主要收入,但同时这种征收制度也是最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赋役征派的内容历来是户、丁和土地。大体说来,封建社会前期,征敛的重点是户、丁;后期,主要是土地。唐代的两税法正是征敛重点由户、丁转向土地的一种税制。因此,它在中国赋役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封建社会前期,按土地征收的赋税在赋税总量中远不如按户、丁征收的赋税所占的比重大。汉代所征敛的租赋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租,即田租;赋,即口赋、算赋和更赋。《汉书·食货志》记载:高祖“轻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人民出版社重版的《隋唐五代史纲》一书中,韩国磐先生认为唐代两税是代役租。他说:“两税法是‘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实际征税时,是实物居多,缗钱只是由实物折算而来。且这在本质上都是代役租,是‘折征’或‘折纳’,并非货币地租。”①不过,韩先生在同书的另一个地方又说唐代两税是赋税。他先引用了陆贽  相似文献   

11.
凤凰山十号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和木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郑里廪簿是郑里贫民向政府借贷种粮的记录,牍文中的"口钱"并不是口赋。有关"算"的赋税项目就是"算赋",不是"杂税",并不存在另外数目为百二十钱的算赋;且算赋的征收是每月重新定算,每月征收一次。另外,该牍文所记算赋可能只是战争之际较大提高了赋额的算赋,文景时期的常规算赋并没有该简文记载的那么高。  相似文献   

12.
由于汉简的大量出土,史学界对西汉电戍制度的研究校深,而劳干先生和陈直先生的研究尤为世人所推重。但是,有些问题如诸侯王国之民戍边问题,戍卒交纳算赋问题,戍卒的月俸问题,戍卒的“私衣,来源问题,都还存在着疑问。本文即就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诸侯王国民自汉初就有戍边义务汉代每一个役龄男子一生中有“一岁屯戍”的义务,即做卫士或戍边一年,做卫士就不戍边,戍边就不做卫士。但是,汉代的地方行政是郡县和封国双轨制,劳干先生和陈直先生都认为诸侯王国民是不戍边的。劳干先生说:“凡戍卒率为诸郡人,无诺侯王国人,盖诸侯王国人自为其国之卫士,不为戍卒也。”陈直先生说:“诸侯王国人只充卫士,不戊边充戍卒。”笔者以为此说不能成立。第一,劳、陈之说的依据是贾谊上文帝疏中  相似文献   

13.
丁赋·口赋·算赋殷利涛丁赋、口赋、算赋,都属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头税。但三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征收对象及范围是有严格区别的,是人头税中三个不同的税种,决不能混为一谈。丁赋,亦称“丁税”、“丁钱”、“丁银”、“丁税钱”、“身丁钱”。是一种一般只对...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不仅是封建国家赖于存在的经济基础,而且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土地制度、农民战争、商品经济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税赋制度既有前后因袭部分,又有时代的特点。田税、口钱、算赋和更赋(战国至东汉) 马克思指出:“赋役是官僚、军队、教士和宫廷的生活源泉,一句话,它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7页)正因为如此,封建统治者把征收赋税作为第一要务。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封建赋税制度初步形成,但不同国家的赋税,名称及征收方式是互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5.
郭万青 《中学历史教学》2006,(1):41-43,69,70
[专题解读] 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迁:①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②西汉赋税制度:编户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田租(土地税),交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将农民尽可能地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封建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③北魏租调制: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④唐朝初期租庸调制:交纳定量的谷物,叫作“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的人头税分为算赋、口赋、更赋三种。人头税的征收对象几乎涵盖了全体国民,成为封建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人头税政策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若封建政府所征的人头税数额较低,则百姓安于生产,人口增殖速度加快;反之,沉重的人头税会迫使百姓采取诸如杀婴、流亡等消极行为逃避赋税的征收,而这些消极行为不仅抑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也直接导致了封建国家在籍人口数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代的“献费”问题,只有一条文献材料可供我们参考。为便于说明问题起见,兹将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前196年)二月下的一道关于征收献费的诏令全文录之于后: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汉书》卷1下,《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18.
在汉代,"罢癃"的称呼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仅先天的侏儒和残疾或后天的残疾属于"罢癃",重症病人和受过宫刑的人亦称为"罢癃"。汉代对"罢癃"的管理有一些专门的规定:设专门官员严格编录"罢癃"户籍,地方吏员对"罢癃"人口申报不实要受到惩罚;"罢癃"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到官府作证、举诉等权利;汉代"罢癃"在正常年景下要服更赋;"罢癃"要交假税、服刑,在特殊时候也要服兵役等等。汉代非常重视对"罢癃"的救抚,不但国家投入大量的钱物,而且宗族势力亦参与其中,体现了国家社会对"罢癃"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徐慕玲 《学语文》2005,(5):47-47
初中课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有这么几句话:“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其中的“更”字教材注为“进而”。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141页)也相应地将“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译为:“醉了就进而互相枕着躺下,躺下就进入梦乡”。笔者以为.此注不妥。  相似文献   

20.
汉代边防兵制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文献和简牍材料,仅就西汉西北地区边防兵的来源、阶级构成和生活待遇等几个问题,谈点粗略意见,旨在就教于史家。一西汉在秦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征兵制,汉制规定:人人皆有戍边义务,“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凡编户民皆得“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境内之民每人都有当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