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报如何成为网络时代的赢家?这是企业报传媒工作者必须思索的一个崭新课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日益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促进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对很多从事大众传播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网络时代。对国内众多的企业报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报怎样迎接网络时代.以及怎样在网络时代淘金.成为摆在企业传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吴颖 《新闻传播》2007,(1):30-32
受体制、机制、技术、经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地传媒机构(包括广电集团、电视台、电台、制作公司等)的节目资源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许多传媒机构在满足播出需求之后,没有将节目资源的管理融入到传媒产业链中去考量,节目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的库房管理、档案管理、后台管理阶段,节目资源无法共享.更无法实现资源的多维度开发与保值增值。为此,如何探索节目资源管理转型之路。夯实传媒内容产业发展的基石,就成为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传媒新思维     
《声屏世界》2011,(1):66-67
传媒品牌形象管理的实施方法第一.在传媒机构形象方面,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传播。在传媒机构形象中,企业文化最受重视,它包含了社会责任感、公信力以及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显性要素固然重要,但是企业文化这种隐形要素却更能够成为与受众建立持久联系的心理纽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不少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已然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建构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作为专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传媒却忽视了组织文化的建设。一些新兴传媒唯利是图、不讲道义,形成了“有奶便是娘”、做事不择手段的“恶文化”;另有一些传媒还在用老套的集体主义等观念教育员工,收效甚微。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缺少企业文化的传媒.内部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6,(6):34-35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我演讲的题目是传媒行业IT治理之路。当前,日新月异的IT技术,正在改变传媒行业,也改变传媒行业受众的使用习惯,但同时让传媒行业的IT部门领导担心的,是我们如何保证IT系统和基础架构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如何保证IT部门能够给业务部门,比如编辑、记者,以及广大最终的传媒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可持续的服务?神州泰岳公司,在IT管理领域里面,在国内占有24%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新华社技术局IT的管理系统是我们公司承建的,网通总部企业数据中心IT管理系统是我们承建的,  相似文献   

6.
传媒明星与传媒品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征 《当代传播》2003,(6):74-76
本在分析传媒明星对于传媒品牌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依托传媒明星进行传媒品牌建设.并结合国内外传媒组织的实践经验,对传媒明星的培育与管理和以传媒明星为主导进行传媒品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按照产业经济学原理.信息服务业是一个规模化,社会化.商品化、技术型.增值型的产业。新闻业是第一信息产业,当前。内容管理已成为传媒信息化的核心,优化内容管理.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的源动力.对报业集团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整体扩张,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经济.是下阶段报业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岚 《新闻界》2004,(2):50-52
传媒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是促进广电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传媒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竞争的潮流.导致一个重要后果便是许多以前各自为政的传媒企业产生了“跨产业”、“跨平台”、甚至是“跨部门”的合作动机,传统媒体由此破除了不同传媒间的传统壁垒,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刘柏霞  秦留志  张红 《新闻传播》2009,(11):108-108
信息是传媒企业用于制造产品的基本原料,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同一信息为原料制成的传媒产品具有天然的同质性或相似性.可相互替代.这导致了传媒产业内企业的竞争极其激烈。若企业产品的产权规范不当.行业内更会出现盗版、虚假信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泛滥.进而不利企业产权边界的确定和价值边界的扩张.制约传媒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考察传媒资源、传媒产品的属性以及与产权的关系,来分析影响传媒业长远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本文的观点:要发展传媒经济.必须合理安排传媒资源和产品的产权制度、制定合理的行业约束契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4,(10):29-29
构建一个统一的传媒信息化技术架构(统一的核心平台),如今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传媒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共识,但是,究竟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在这里,我们通过对EMC在国内传媒行业具体实践的介绍,了解一下如何利用ILM策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帮助企业尤其是传媒行业建立现代化统一信息化基础架构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技在传媒发展中已经由原来的辅助作用成为传媒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在最近十年的传媒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清晰地得到体现。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传媒体制变革的重要动力.更成为新一轮硎络媒体竞争的关键。只有内容与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台,特别要加强网站内容采编制作与技术研发改造的捆绑,只有紧随技术潮流而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传媒产业引进市场经济,并不是要倡导私有化.动辄要进行产权改革,改变传媒的国有性质,而是在于重塑市场主体.尤其是要培育一大批国有控股的传媒企业集团公司,引入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促进传媒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兵 《新闻记者》2006,(3):10-12
传媒技术和内容需求是推动新闻事业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两大动力,缺一不可。传媒技术是发展的外在动力,它推动传媒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进步。内容需求是发展的内存动力,它促进传媒体制、机制和功能的调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等的出现,是新闻传媒业对传媒新技术的成功开发利用的结果。而《京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的出版,则是满足新形势下读者阅读新需求的有益尝试。由于传媒新技术在新世纪的突飞猛进。它所具有的神奇魅力及其开发利用中不大的政治风险.使人们近年来在这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相比之下。人们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受众及社会对内容的需求方面下的力气太少,个别传媒甚至出现了新技术崇拜、技术主义抬头的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当下有认真讨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互动关系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国内的传媒文化是以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管理的优点。当然,中国的传媒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但想要传媒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对于传媒文化来说,企业的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并且,作为传媒企业的领导者,其个人魅力也是极其重要的。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传媒企业还需要重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分析了传媒转型时期管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一、国内外传媒管理现状的比较分析 1、信息资源是国内外传媒管理的中心。 全球化是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前提,是信息化与网络化对全球经济实行整合的结果。传媒管理区别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其他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所承担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所谓信息资源,即储存在各种媒  相似文献   

16.
在6月中旬举办的第1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瑞典、英国等国家和香港特区,台湾地区的行业专家就2005—2006全球电视行业的发展远景,电视剧市场,媒介品牌管理以及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整个论坛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球话题.第二部分是行业经验,由三个专场组成:1.电视剧专场《中国电视剧市场2005—2006》;2.传媒人力资源专场《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3.媒介品牌专场《品牌管理之谜——频道(频率)的品牌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任雪萍 《新闻世界》2013,(6):228-229
动态竞争环境是一个来源于西方的概念,是对新的竞争环境的概括和总结。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必须拥有新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获得发展空间。传媒战略管理是影响到传媒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目标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只有真正贴合时代需求的传媒战略管理才能开创出传媒企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传媒业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发展和繁荣,逐步脱离了计划经济的范畴走向企业化的轨道。但传媒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活动、管理和经营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有诸多的不同,用传媒运作的概念来解释也许更为有力和妥帖。探讨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增强认识,把握规律,对提高传媒运作的实践力和影响力,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强调长远发展和后发制人的时候。传媒化越来越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无论是传统的报纸、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传媒化成为推动传媒前进的原动力,也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所组织的一项关于企业常青的开拓性研究中,专家发现.企业成功的“4 2”法则,也就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20.
梁泉 《中国记者》2012,(1):43-45
我们都清楚,传媒领域对技术的运用并不陌生,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传媒业都将技术定位在对内服务上,例如上世纪90年代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到传统媒体的生产流程中(局域网、采编、广告管理和流程管理等系统),将ERP管理系统引入到媒体企业的日常业务管理中,这些是传媒技术应用的传统定位.毫无疑问技术在这方面作用仍将延续,不断推动传媒行业原有业务更加高效地发展,同时在新的一年乃至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在传媒业内部,移动采编、全媒体采编、移动办公等技术服务将进一步普及,这是技术在传媒产业中对内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