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位幼儿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以前回家从来不讲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不管怎样问她,她也回答不了几句。可是最近孩子变了,每天回家都高兴地讲她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如“今天老师叫我上去唱歌、讲故事”等等。她还开口一声我们老师,闭口一声我们老师,似乎特别爱老师了。家长还告诉我,原来她的孩子过于文静,不声不响,班上有她无她似乎都一样,老师很少关注她。因此孩子对上课、活动都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还不想去幼儿园。这学期,班上来了位新老师,对她与别的小朋友一样,经常叫她唱歌、讲故事,地很高兴,觉得老师喜欢她,对上课、活动也认真、  相似文献   

3.
璐璐小朋友不爱午睡,每次午睡都要去好几次厕所。为了缓解她刚入园的紧张情绪,我们没有限制她的小便次数。但随着天气变凉,考虑到她已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认为应该纠正她这种不良的睡眠和排便习惯,所以开始限制她的小便次数。没想到,两天以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早晨入园时,保育员看到璐璐在园门口大哭着说:“我不上幼儿园。老师不让我小便。”结果,家长只好把她带回了家。看得出,家长很不高兴。 知道这件事后,我找时间给璐璐家里打电话,询问孩子不来幼儿园的原因。开始,家长搪塞,说是因为家里人休息,所以没送孩子。我想,家长可能怕直接说出真正的原因老师不高兴。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我倒不如先把话挑明。于是,我说:“孩子不来可能是因为这两天  相似文献   

4.
孩子进幼儿园后,有老师的教养,有的家长认为从此自己就可以卸下“第一任老师”的重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孩子进了幼儿园能否健康成长,固然与幼儿园老师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但家长的配合如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进了幼儿园,每天仍有一半多时间与家长相处在一起,星期日、节假日也多在父母身边,因而家庭对孩子仍旧发生着重要影响。孩子在幼儿园所受的教育要影响到他们在家里的表现,孩子在家里受到影响也会在幼儿园生活中反映出来。许多幼儿园老师发现,在幼儿园表现得好、发展得好的  相似文献   

5.
家长在评价幼儿园教师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往往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这老师太严厉了,孩子都怕她,简直限制了孩子的兴趣发展;这老师不好,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网页的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主题为“寻求帮助”的留言:女儿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每次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的总是她。从小我就教她对人要宽容、谦让,可每每看到她回家向我哭诉谁谁又欺负她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吗?我该怎么办?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我好的建议,让我在坚持自己教育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谢谢!——甜甜妈妈看到了甜甜妈妈的留言,幼儿园的老师、家长纷纷留言,给她出主意。黄亮老师: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自己在幼儿园所受的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宽容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了…  相似文献   

7.
暂时搁一搁     
新生入园,一段时间后与老师在情感上已逐渐融洽,大多数孩子来去都亲亲热热地喊老师。但也有例外。如,班里有个叫黄河的小朋友,家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入园第一天起,无论父母、外公外婆怎样启发,她都不喊老师。为此,家长还在家里进行了幼儿园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就要到了,我们幼儿园里的中班和大班都要布置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看板,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家长进行宣传。我需要一些关于英雄的图片或文字,于是我在班上问了一下:“小朋友们,谁家里有英雄的图片?”许多孩子听了我的问题,马上皱起了眉头,满脸的迷惘。还有的孩子问:“老师,英雄是什么啊?”孩子的问题着实让我愣了一下,仔细一想,这个问题似乎是超越了孩子们的认知领域。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市场与一位家长聊天,她告诉我,她朋友的孩子在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事儿可多了,这个老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样,保育员怎么样……最后又“善解人意”地说:“不过,我觉得咱们三幼挺好的,没那么多的事儿。老师对孩子也好。”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禁感慨万千,她的话虽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在她面前,我忽然觉得脸上一阵阵燥热。其实孩子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自己班里的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我们不好,但我们就真的那么好吗?平时在…  相似文献   

10.
春节期间回山东老家柴沟。正月初四晚上,南屋田婶到我家串门。她嫁到董家庄已20年了,一直当幼儿园教师,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里的幼儿园撤掉后,她就到邻近的李家庄幼儿园上班了。那里连她有两个老师,带着40个孩子。"我们这儿的学前班,一个学期学费和书费加起来660块。家里一个孩子供着都困难,有两个孩子的,简直就上不起。"田婶感叹道。正月初八晚上,就要离开家乡回上海了,我又去田婶家,听她讲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11.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做家长的总免不了有些担心和不安:“老师会对我的孩子好吗?”还有些家长则如释重负:“这下好了,总算有人管了。”其实,做幼儿园老师的,最怕的就是这些“甩手家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健康活泼地成长。关键是家长能否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好,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相互联系。对此,从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角度看,我觉得家长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四明 《海南教育》2014,(10):96-96
同一个孩子究竟为什么在学校和家里会判若两人?按理说,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化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老师少。可是总有一些家长教育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或事与愿违。我想这恐怕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吧!  相似文献   

13.
正同一个孩子究竟为什么在学校和家里会判若两人?按理说,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化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老师少。可是总有一些家长教育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或事与愿违。我想这恐怕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吧!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家长,并和学生谈了谈心,从中获得了  相似文献   

14.
我家小孩在家时是个小老虎,挺厉害的,谁都敢说,有时生气了还会动手。可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小朋友打她了,挠她脸了,欺负她了,她连老师都不敢告诉,更别说还手了。但她晚上回家了就会告诉我,可我也不知该如何办才好。让她告诉老师吧,她不敢;教她还手吧,我怕时间长了她会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请问我该怎么办?湖南李芸答:孩子向家长“诉苦”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入了幼儿园的孩子,矛盾多了,摩擦多了,诉苦也就多了。孩子诉苦是难免的,也并不是坏事,其实,这正是教子的契机,家长不应漠视,也不必回避,更不能作不恰当的表态与干预。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合理看待孩子的诉苦。孩子必须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孩子在幼儿园这个热闹的集体中必然会不断发生“碰撞”,诉苦是孩子对碰撞的反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碰撞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有意义的,犹如小动物的成长,只有在大自然中经历碰撞才能强壮,才能有本领。那圈在家里的动物没有经历碰撞之苦,自然也就会变得软弱。可见,碰撞是对孩子的锻炼,孩子能从中获得社会经验,这对孩子当前和日后的发展都是有意义的。为此,我提供以下建议:1郾以关切的态度倾听孩子诉苦。孩子诉苦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激动人心和令人难忘的事情。我女儿成长过程中最令我难忘和感激的,还是家园共育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女儿两岁半上的幼儿园。第一天,全班小朋友都在哭,只有女儿走进教室,不但不哭,还自己动手吃完了早饭。当老师告诉我之后,我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我发现单纯家庭教育的不足。因为,我在家里训练孩子自己吃饭时,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她能自己吃就行。进入幼儿园以后,她自理能力还可以,但做什么事情都慢。当老师和我沟通后,我方知在这方面也要注意培养。家园共育还使我在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期望与幼儿园多沟通,多参与幼儿园活动。“希望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常与我们家长沟通,以便我们有重点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多举办几次家长开放日,使家长能及时、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便全方位进行配合。”“望能经常参加你们的教学活动,一学期一次太少。”二、期望老师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给他机会,因人施教。“孩子比较内向,请多多训练她大方的性格和讲话的能力。”“我的儿子敏感、脆弱,特别自尊,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大缺点,希望老师针对他这一弱点予以教导。”“孩子比较缺乏竞争意识,希望锻…  相似文献   

17.
一日,一位家长来电说自己工作很忙,实在照顾不了孩子,问能否把孩子全托。我问:孩子几岁?答:2岁。某日听到两位家长在议论,其中一个说:我这孩子实在太调皮,管也管不了,烦死了,不如给他找个幼儿园全托,眼不见心不烦。又有一位家长来电询问:你园有全托吗?我问:为什么要全托?她回答说:我这孩子在家里依赖性太强,缺乏独立性,把他送去全托,是想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想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家长总有自己的理由。我的答复可能并不能让他们满意,因为我认为全托的利弊都很明显,所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全托。全托的弊端:幼儿园满足不了孩子的情…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翻看《读者》,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家里瓶盖上“open”的“o”说:“妈妈,我已经认识它了。”妈妈说:“那你说说看,它是什么?”孩子说:“是字母‘o’。”“你真聪明,是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二天,这位妈妈就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她认为在此之前她的孩子能把“o”说成鸡蛋、月亮、苹果等等,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使她的孩子缩小了许多想像的空间,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赔偿8000美元的精神损失费。我真为自己和众多同行捏一把汗,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珍惜孩子想像创造的机会和能…  相似文献   

19.
苏珊·斯特瑞格尔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奥蒙德社区幼儿园的老师,教我的外孙女。我在2000年秋赴澳探亲时认识了她。苏珊是个好老师。她爱孩子,爱她的职业,有经验,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把奥蒙德幼儿园办得远近闻名,很多家长选择她的幼儿园,甚至有孩子在排队等待入学。她的一些做法在我看来很新鲜。  相似文献   

20.
家长爱看《幼儿教育》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下舍镇上,出现了许多幼儿家长都在认真阅读《幼儿教育》杂志,有机会就在一起探讨某个幼儿教育问题的新鲜事。当前,我们农村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都很溺爱,他们不懂得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迫切需要一本适合他们阅读,能帮助他们教育孩子的书刊。下舍中心幼儿园的教师看到这些情况后,在征求了家长的意见之后,为每一位幼儿家长订阅《幼儿教育》月刊。如今,下舍镇已订了503份《幼儿教育》,幼儿家长都可以在家里阅读这本杂志了。许多家长看了刊物里的文章以后,都认为从中学到了一些科学的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