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并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研究发现:在面临压力或应激时,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男生“解决问题”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女生“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学生在“合理化”应付因子上的得分存在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学生的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特征,采用马斯洛的《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对湖南某高校大学生52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29.81±11.17)分数偏高,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倾向;心理安全感在专业特征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P〈0.001)。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中山市1312名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城镇初中生心理安全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家庭安全感最强,社会安全感最弱;在年级变量上,初二学生的安全感较好,初一最低;女生的校园和家庭安全感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社会安全感强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总体和家庭安全感好于非独生子女;本地生的家庭安全感好于积分入学生。在家庭因素方面,完整家庭学生的安全感最高,其次是单亲或离异家庭;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城镇初中生安全感的影响较父亲的影响更大;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安全感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错。普通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优势校和城乡校。石家庄市初中生在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责四个方面比其他四个方面分值偏高。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的学生更自责和对人更焦虑。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孤独,女生比男生的恐怖倾向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与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9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1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安全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初中留守儿童中,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三年级,男生的A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N行为显著高于男生。(3)监护类型、监护人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亲子分离时间是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危险因素。(4)人际安全感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A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安全感则对N行为和行为总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相对较低,N行为等内隐行为问题突出;(2)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6.
运用诚信心理问卷,对1008名中学生在诚信倾向、诚实认知、诚信监控、诚信体验、信用认知等五个方面的诚信心理进行测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诚信心理发展特点是:在年级、性别、学校所处位置、学习成绩等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变量上,中学生的诚信心理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男生的诚信倾向和诚信体验两个维度好于女生,而诚信监控不如女生好;高二年级的诚信水平最高,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三五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诚信倾向明显好于城镇学生,但诚实认知和诚信体验不如城镇学生好;优秀学生的诚信监控优于非优秀学生,而信用认知不如非优秀学生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同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存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心理韧性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测量463名中职生。结果:(1)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二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女生积极认知显著高于男生,家庭支持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高心理韧性中职生的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忍耐得分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中职生。(3)心理韧性与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幻想和忍耐显著正相关;自尊与问题解决、求助显著负相关,与幻想显著正相关。(4)问题解决、发泄、求助和忍耐直接影响心理韧性,同时,自尊在问题解决和心理韧性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中职生的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帮助中职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困难,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可以提高中职生的自尊水平,有助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学业求助量表》对6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执行性求助极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二、初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2.重点学校学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而普通学校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却极显著高于重点学校;3.女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回避求助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0.
初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泰州市多所中学初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惑、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托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GSES均分比女生高。但从各年级的GSES的得分来看,初二年级〉初一年敛〉初三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初一有32%,初二有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初三57%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1791名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中学生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的特点,结合同伴特征和问题行为分析了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初一、高一好于高二,在亲密性和支持性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类型、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高一、初一略好于初二,女生好于男生,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3)重点校拥有不良同伴的学生和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比例均显著少于非重点校;(4)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烦扰和社会疏离感。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编的初中生校本心理辅导课需求问卷,以216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表明:1)初中生对心理辅导课均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不同年级、性别学生没有显著差异。2)同伴关系、情绪调节、人生目标等10个主题的选择人数最多;亲子关系、异性关系、学习动机等7个主题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网络与节制、萌动的青春两个主题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心理游戏、心理测试两种上课形式最受学生的喜爱,小组讨论、课外拓展并列最后;课堂体验这一上课形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故事情节这一上课形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291名藏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施测,探究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上水平;藏族中学生倾向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忍耐、问题解决、退避、发泄、幻想和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多元回归显示,藏族中学生积极的心理韧性因子对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7所多民族混合学校和2所纯民族学校的3000名中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探讨中学生应对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忍耐上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回族中学学生在忍耐上显著高于藏族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每个水平上初一最高,初二最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中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高中。问题解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幻想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求助只对交往动力和交往技能有预测作用,发泄对交往动力和交往认知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生活在关系很融洽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在三种家庭关系状况的学生中最低,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压力高于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承受来自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高于生活在几代同堂和核心家庭中的学生。(3)初中生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方面的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2000—2010年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家长应合理调节自己的期望,学生应提高自己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粤澳11 097名中小学生发现,广东中小学生思政课课程感知和各维度感知水平显著优于澳门,且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维度差距最为突出。性别差异为女生显著优于男生;年级差异大体为小学四至六年级优于初中各年级;曾在香港就读对课程感知有消极影响,在内地就读则有积极影响。父母文化程度大体与课程感知呈正相关。基于此,要继续完善澳门思政课课程建设,加强广东思政课课程实施督导;提高男生思政课课程学习兴趣;引导初中生重视国家事务,实现思政课的情感目标;提高粤澳姐妹学校互动频率,鼓励澳门中小学生到内地就读或交换。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调查了1 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生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生理适应外的所有因素,重点学校青少年适应水平均高于一般学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蒙古族青少年在适应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乡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和高一发展较好,初三出现低谷,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性水平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考察5·12地震对灾区初中生人格的影响。利用大五人格问卷,分别在5·12地震后第二周和第八个月对四川灾区66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测试时段得分比较发现:(1)对总体样本,幻想、敏感震后八个月得分高于震后两周得分,自律震后两周得分高于震后八个月得分;(2)对不同性别,男生震后八个月幻想、镇定得分显著高于震后两周得分,女生震后八个月幻想、利他、敏感得分显著高于震后两周,而变通得分显著低于震后两周。对不同程度受灾区初中生人格比较发现:(1)对总体样本,震后八个月,研究组变通、利他、独立、敢为、镇定、责任、乐观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对不同性别,研究组男生变通、独立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男生,研究组女生变通、独立、敢为、镇定、责任、乐观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女生。结论:震后心理工作者应该对极重灾区初中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女生。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提高,对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应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4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高于男生,特别是在学校归属感总分、同伴关系和学校投入三方面,男女得分差异显著;从年级方面来看,年级升高,学校归属感却随之有下降的趋势;学校归属感总分与心理健康得分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