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不断的调整,应新课改的要求,语文语感的教学要逐步纳入课程改革的核心中,加强小学语文对语感的教学,许多学校教师积极响应。加强了语感的教学,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太成熟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感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语感的教学方法,希望能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相似文献   

2.
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直是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培养语感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可是关于语感教学的一些理论问题至今依旧众说纷纭.基于这些原因,本文从语感教学的提出入手,分析了语感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希望能给中学语文教学在理论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直是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语文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培养语感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可是关于语感教学的一些理论问题至今依旧众说纷纭.基于这些原因,本文从语感教学的提出入手,分析了语感教学的本质和特征,希望能给中学语文教学在理论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只有深入探讨语感本质及训练方法,才能使小学语文语感教学走出一条低耗高效之路;只有加强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才能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语感说起,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当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呢?本文认为可以从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6.
徐兰英 《考试周刊》2009,(40):62-63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什么是语感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语感和语感教学成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引起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的广泛重视。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感教学是近几年来语文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也谈到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问题.贯彻新课程标准,语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它是打开语文宝库的金钥匙. 谈到语感不能不谈到"悟"."悟"即了解、领悟的意思,最早来自于佛教,是指对佛性的领悟,而这种领悟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语感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感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把握、感受的能力,具有特定的性质。语感培养可以推动阅读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1.
陈宏 《考试周刊》2011,(6):53-53
文章分别从什么是语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等角度,讨论了有效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对语文教学有着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亭玉 《现代语文》2011,(10):22-24
自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等人提出“语感”这个概念以来,语感教学就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反馈,我们却发现语感很难介入教学中,也就是说语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非可操作性。由此看来,语感教学并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语文教育研究者在对语感以及语文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感”这个概念,并认为语文教学不是只有语感这一个核心,而是由文感与语感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双核”。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具有一定的语感,才能正确接受和理解外来的信息,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言的训练贯穿于教材的始终。我们加强语言训练,实际上就是加强  相似文献   

14.
李蕴慧 《新疆教育》2013,(14):58-58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金奇 《考试周刊》2014,(14):34-34
<正>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实际语言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引起重视,认真落实。我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谈看法。一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训练,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课上,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  相似文献   

16.
语感教学,也称"语文本体教学",是洪镇涛老师提出并倾力进行的一种语文教学实验。十几年来,这种教学实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的关注和好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大家对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的问题在认识上似乎有些模糊了。洪先生的语感教学作为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回答对我们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任,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语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有效途径,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责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新超越。以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的主心骨,既强调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又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感的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的本质和语感教学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和最新制定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均谈到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就是说,贯彻大纲精神、执行新课程标准,语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对语感形成机制问题的探讨及对语感教学问题的指导。本文仅就语感的本质进行研究,试图回答“语感是什么”和“语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的问题。一、语感和“悟”的关系谈到语感不能不谈到“悟”。“悟”即了解、领会、觉醒的意思,最早来自于佛教,是指对佛性的领悟,而这种领悟是只可…  相似文献   

19.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语感有直觉性、同化性、整体性、情感性。在实践中,只有抓住语感的培养,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而抓住了直觉思维训练又是抓住语感培养的关键。为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其较强的语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进行三方面工作:一是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言习得;二是强化语言训练,突出语言学得;三是鼓励想象、联想,诱发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