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有效地配合才能打造出来的。因此教师的教育素养和学生的学习素养就决定了一节课是否能成为高效课堂。一、教师的教育素养:①要爱岗敬业,喜欢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②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要多读书、勤读书;③变更自己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式;④要有超强的教学艺术;⑤多关注学生,尤其要关注“难教的”、“难于理解的”;⑥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学会了解学生、影响学生;⑦要有高超的语言修养:⑧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二、学生的学习素养: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②要善于培养自己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教师的为人和作风应该是既庄重又亲切的,使学生既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最热情而又最理智的,要善于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的教态,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常常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是愉快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反,学生讨厌一位教师,他们对教师的敌意…  相似文献   

3.
沈传兴 《中学文科》2009,(11):120-120
任何一位热爱教学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多方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配合自己的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要学生爱学化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位热爱教学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多方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配合自己的教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要学生爱学化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尹华 《考试周刊》2013,(2):148-149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能更加积极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师希望自己被学生喜欢,因为很多学生喜欢一门学科是从喜欢这位教师开始的;教师又希望自己说的话被学生记住,这样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可遗憾的是,并非教师一说学生就能记住。有时,教师反复说,学生还是没有记住,原来,学生压根儿就没有听进去。看来  相似文献   

7.
辅优补差是每一门学科所必须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到了中高年级,由于学科内容逐渐复杂,难度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开了。让优生吃足吃好,让后进生不掉队是每一个教师的永恒话题。实施新课程后,我重新认识“后进生”,调整了自己的辅导方法、措施,效果不错。一、走进生活,重拾学习的信心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爱某一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授课教师有很密切的关系。喜欢哪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上他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要提高后进生,首…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不知道怎样写,写起习作寥寥数语就无话可说,这些现象已成为了语文教师指导习作的难题。怎样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在多年的习作指导中摸索出:让学生在兴趣中积累、观察,运用所掌握的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的记录下来,这样就有可能使作文课堂产生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教学要求时短高效,但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也不等于不要学生的认知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高效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学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为师者的必备。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想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就必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爱戴,使学生产生信服感,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就树立了教师的威信,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想获得如此的效果,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小我就充满了对教师和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毕业之际,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音乐专业,转眼间,我已在教师这一岗位上走过十五年。十五年的岁月就在一次次讲课、一次次文艺活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回顾往昔,感慨万千。当我面对学生那渴求知识的眼睛、爱唱爱跳的身影时,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与压力。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同样也  相似文献   

12.
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多年来,就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而论,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教师苦口婆心教,学生在静静地听讲,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只是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已.在我以往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所教过的学生基本没有过质的变化,不喜欢英语的还是不喜欢,出成绩的还是英语基础本来就很好的学生.也曾在"启发式"教学的引导下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看了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书中对这类课的描述,又开始思考并怀疑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杨红 《考试周刊》2014,(7):37-37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博大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让学生主观上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以无形带有形,让灵魂的火花在学生中传扬。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自身修炼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老师,之后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课程。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能引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就是  相似文献   

14.
谭思棪 《湖北教育》2006,(10):51-52
教师的骄傲与自豪莫过于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自己能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是,由于教师长期对学生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很少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常常导致事与愿违,不知不觉地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更为悲哀的是,部分学生与老师势不两立。作为教师,我们在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所代表的是母语文化,是文学艺术的奠基石。一个学生,如果学好了语文,就会加深和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领会能力,看一个学生聪明与否,也可以去看他的语文程度如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讨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效果是很好的。一、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和谐、活泼的气氛能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须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6.
董华 《考试周刊》2011,(66):181-182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做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围绕四个问题介绍几点教学之见。  相似文献   

17.
金玲 《考试周刊》2014,(85):122-12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教师都渴望使自己课堂上的学习令学生感兴趣。"1仔细品味这句话,我觉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你采用的方法适当,且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和特点。第二,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因为学生喜欢而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好,这种为赢得学生思想和心灵而展开的"善意竞赛",正是教育教学双馨的崭新境界,也是每一所学校追求的目标。让课堂成为学生游艺的平台,是我多年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在实践中探讨不休的问题。一兴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经验:1.用创新和师爱培养学习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往往会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如果学生根本不喜爱任课教师,那么他对任课教师所教的学科也就不会感兴趣,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情感便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就不可能有积极高效的思维活动,教学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0.
一、情感情景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催化剂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对老师产生了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但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教师的微笑是灿烂的阳光,放下教师的架子,把亲情和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学好功课的兴趣,并能促使学生大胆、主动接近老师.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亲如知心朋友,能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体育老师如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喜欢,那么学生就会把上体育课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