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细节是文章中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也是学生理解、品味文本的重中之重.作为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应关注文本中的言语存在、表达方式,以及文字背后的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要关注语文意识,凸显语文意识.  相似文献   

2.
杨峰 《广西教育》2013,(29):24-25
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走出“非语文、假语文、泛语文”的误区,进一步增强语文意识,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熊伟 《福建教育》2009,(12):29-30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时,既要关注语言内容——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关注语言形式——课文是怎么写的。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言”“意”兼得,不少专家已有过精辟的论述。笔者认为巧用图解品味文本,也不失为一种让学生“言”“意”兼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崧舟老师主张用“语文意识”来统摄文本的细读。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现就以王老师的《慈母情深》为例,谈谈如何渗透语文意识,在重点词句上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品出一些语言文字的真“味”。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历来备受语文老师的关注。新课改以来,强调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对读写结合又有了新的观点:强调阅读教学要文意兼得:依文得意、据意识言、学会表达。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本作为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因此,关注文本解读,正确解读文本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那么,如何深入地解读文本,挖掘文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语文意识?王尚文先生认为:“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拥有语文意识无疑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意识,即字法意识、句法意识、读法意识、写法意识,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要思考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文体",如何把握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文体"的使用度,怎样通过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等。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文体特征、增强文体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文老师要把课堂宝贵的时间驻留在一个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让学生关注语文形式、关注语文表达方式、关注作者用词、关注作者怎么写。  相似文献   

10.
毕玉林 《考试周刊》2012,(86):15-16
目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教给学生如何从文本中“回”,即过于关注语言的内容而忘记语言形式。有专家给当下语文教学下结论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多以“得意”为主,也就是只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相似文献   

11.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但关于语文教学的纷争并没有就此结束。所谓“文”、“道”之争,依然是焦点所在。有的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于此,语文课应该着力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吴霞 《语文天地》2012,(15):49-50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对语文文本阅读的重视不足,加之个别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有偏差,使语文教学远离了文本,对知识进行架空分析,造成学生的文本意识逐渐淡化。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本意识,已经成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探讨找到有效提高学生文本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们诟病、声讨课堂教学中的“非语文”“伪语文”现象。“非语文”“伪语文”问题的实质其实是语文意识淡薄,归根结蒂是文本意识、文体意识淡薄。文本意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等文本内容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文体意识,就是对文本体式自觉关注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4.
殷敏 《语文天地》2012,(8):49-50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对语文文本阅读的重视不足,加之个别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有偏差,使语文教学远离了文本,对知识进行架空分析,造成学生的文本意识逐渐淡化。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本意识,已经成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探讨找到有效提高学生文本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风云 《学周刊C版》2010,(7):101-101
作文一直以来是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对象,它是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要攻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的课题。显然作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那么,针对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长期以来,就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语文教师普遍感到犯难,同时让学生也深感头疼。  相似文献   

16.
吴忠豪先生提出:“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我们的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如何从一篇篇课文的范例中引导学生品悟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为他们的阅读、习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方法,沉淀更多的思想与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师更该关注和担当的。  相似文献   

17.
吴忠豪先生提出:"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我们的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如何从一篇篇课文的范例中引导学生品悟文本的表达形式,从而为他们的阅读、习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方法,沉淀更多的思想与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师更该关注和担当的。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教学不应仅停留于教师提问这个层面,而要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自读文本后,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在全文讲解结束时,通过提示法、鼓励法、竞争法、示例法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读促写,相得益彰,是一种十分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文本仿写、文本“补白”、汲取文本特点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以期能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言语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成份,语文教学应抓住具有发展言语思维意义的文本,促进学生言语思维发展:一是关注文本的言语增长点,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发展学生言语形象思维;二是关注文本的言语思路,引导学生厘清文本内在逻辑,发展学生言语逻辑思维;三是关注文本的助学系统,激活语文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学生言语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