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重构英语专业教育模式的思考:首先,在保留现有的英语专业国标课程体系前提下,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类课程;用英语开设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类课程,构建新时代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自信、国际视野、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新时代英语专业全人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以往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分析了当前世界语言文化领域出现的汉语热现象,继而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程应该做出适时的调整,建立比较文化模式教学,培养时代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种种不足,"文学圈"模式的引入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本文主要对"文学圈"应用于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教学有效性展开分析。基于"文学圈"阅读模式,重新整合阅读课程资源,进行"文学圈"教学环节设计,开展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可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同时推动写作,带动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且能够通过自主能力锻炼及良性的互动沟通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英语专业的支柱课程—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进行新的分析和定位,不仅是市场经济及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入手,围绕其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的具体内容展开了阐述,并就英美文学教学今后的发展道路及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必要途径.同时它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既不是单纯的历史课,也非纯粹的文学欣赏课,它需要授课教师个人的智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文以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分析为基础,结合目前美芙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美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而英美文学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合理地开发、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把纸质教材选用与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突出英美文学课程的特征,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对比,就会更好地增加学生的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受外语语言的“工具性”的冲击及“有用乃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被“边缘化”的现象,从英美文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学养、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之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方法,重点是以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凸显文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课程在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试图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高扬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1):148-150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目前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为改善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的困窘现状,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建立各高年级课程学科间的联系,从跨学科的角度,采用多维度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受到一定挑战,英语本科的英美文学课程随之处于一种"鸡肋"的尴尬境遇。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本文提出用"生态式教育"的理念改革英美文学课程模式,以达到文学课与其它专业课之间的平衡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同时具备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