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起步晚,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少,面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女性高等教育该如何争得一席之地,女校发展该如何乘势而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东南亚地区成功地创办了许多女子大学,就连韩国也有10多所。并且,世界上排名前的著名大学几乎都设有相应的女子学院,如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女子学院、剑桥大学格顿女子学院等。从国内看,我国拥有13口,其中一半为女性,妇女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整体提高妇女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2.
男女同校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女子学院的未来角色是当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议题。大学女性人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校园文化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重新思考女性应该接受怎样的高等教育。思考当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将有助于看清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在数量上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其特征和轨迹相比二战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男女同校教育制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实施,曾经作为女子高等教育领头羊的美国女子学院出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大幅缩减。女性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女性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地位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此外,女性继续教育的理念也在这一时期推出并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美国走在整个世界的前列,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早期女子学院的创办和发展上。美国是最早创建女子学院的国家。在美国殖民地早期,虽然已经有了名为"学院"的专门招收女性的学校,但其程度不过比中学稍高一点,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女子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自由教育现代化进程与女子学院以及其他男女同校制的大学院校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变迁,女性对于这些课程的自我意识,女性在美国大学中的存在对自由教育现代化的影响,以及学术学习和职业训练在女子高等教育中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在封建男权社会里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作用下门户洞开,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加强,女子教育问题开始受到重视。早期维新派对传统的女子教育观进行揭露和批判,并鼓吹新的女子教育观。就早期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早期维新派在女子教育问题上的观点、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历史与国际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进行了历史与国际比较研究。从历史比较来看,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历经了一条数量上从无到有、层次上由低走高、科类分布上从狭窄到广泛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和层次分布上,与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在科类分布上则较为均衡。但受女性身心特点、就业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女子实际接受高等教育的科类分布仍呈现出较明显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8.
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与社会的化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程序密切相关。首先以西方女学的传入为视点,梳理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控化历程: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孕育、兴起,男女同校教育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从比较的视解对中国子女高等教育的现况和问题进行了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未来,指出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近代教会大学与女子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在中国存在的教会大学,作为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起点,在历史上留下过很厚重的一笔。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是禁止跨入学校大门的,只能被关在闺门之中接受家庭教育。这种拒女子于学校教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土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大力开办教会学校。文章介绍了我国在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来开办女子高等教育,派遣女子学生到国外留学等活动,简单分析了女子教育对当时国内社会上一些陈旧封建现象的影响。这表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女子起初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大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女性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女性高等教育公平事关高等教育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努力促进女性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女子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活力,建设特色鲜明、和谐文明的校园,促进女子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贵州的女子教育兴起,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呈现时间早、规模齐、影响广等特点。女子教育的兴起极大地唤起了贵州女性的独立意识,为女性的精神解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50 年来,中国妇女解放走过了辉煌历程。从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参政议政、教育发展、医疗保健五个方面来看,新中国妇女的地位有极大的提高。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妇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下实现的。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的妇女解放将面临着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子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取得了突出成就,女性占高校在校生总数比例达到60%左右。从"质"的层面出发,讨论女性在其高就业率学科和顶尖院校中的分布,以此分析英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并试图从多方面探讨其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是中华职业教育社早期成员之一,为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过巨大努力。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认为实行女子教育的目的在于妇女解放。邹韬奋女子教育思想包括实行女子职业教育与发展女子体育两方面。女子职业教育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础,而体格关系到女子的幸福和民族的前途。  相似文献   

17.
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近代女子大学,虽然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存在时间也普遍不长,但起点很高。那么这种高起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女子大学为研究对象,并以金陵女子大学的内部职权体系为例,探讨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变幻对女子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深刻影响,以及女子大学特别是教会女子大学徘徊于宗教与世俗、政治与教育、市场与学术之间多重互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后期英国“白领女性”的兴起是英国现代化进程中妇女社会化的结果。一方面她们进入原属于男性的职业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提高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又处于该行业的从属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女子教育的发展不仅为女性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受教育机会,提高了她们文化素质,增强了职业竞争能力。同时女子教育保留了性别教育的模式,重建女子在行业中的劣势地位。因此,通过教育,提高女子的文化素质,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意识是解决两性不平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子高等院校的复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子高等院校开始复出与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对女子高等院校复出历程的梳理和阐述,指出如今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已涵盖了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种类型,包含硕士、本科、专科、非学历教育等多个层次,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类型多样化的特性。同时,针对发展中的女子高等院校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代徽州乡村妇女在田间劳作之外,走出家门,受雇他人,以获取经济收入,无论从业范围还是层次,都有较大的改变,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近代徽州女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男女同校,接受了新教育、新思想的徽州女性努力重塑独立的人格,在成立妇女组织、发起妇女解放运动、追求婚姻自由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