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图书馆电子文献的选择标准及采访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霞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4):37-38,80
电子文献是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 ,电子文献的采访工作居于突出位置。提出了电子文献的选择标准 ,并对电子文献的采访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外文文献采访是大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献信息采访渠道、采访经费、采访人员等原因,使公共图书馆外文文献采访处境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从扩大文献信息来源渠道、合理使用经费、培养人才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的基本概念,概括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采访工作的影响,从多方面提出了规避文献采访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以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采访工作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文献采访工作对象、原则、方式、选择标准、信息获取、处理与传递等方面,分析文献采访工作的10个发展趋势,并对这些发展趋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试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知识信息需求是文献采访工作的出发点,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应该采取不同的文献采访政策。保存人类社会文化,积累知识信息依然是图书馆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信息网络化的实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从读者需求信息和文献订购信息两大基本网络的组织与利用以及现代化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论述了实现文献采访信息工作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提高文献采访工作水平,更好地实现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宗旨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类型文献文种、载体、销售渠道不同,采访的方法、工具也有所不同,图书馆须选择与自身文献需求相适应的文献,结合本馆实际的文献采访政策,提高文献采访工作的效率,保证馆藏文献的质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8.
解读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采访原则,信息搜集,文献鉴赏三方面解读了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文献传递系统的普及引起了图书馆人对拥有与获取的又一次思考。论文讨论了文献传递对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影响,探讨了采访工作三原则在文献传递所带来的信息共享环境下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工作重点之一,本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五项原则:建立完整的采访文档;全面掌握出版信息,尽量收集齐全;灵活运用各种采集方式;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立足于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research project which examined the potential of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twork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improve access to information fortrained nurses working in remote area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in thefield. It describes the research carried out,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Internet and networkedresources do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to improve access to information for nurses working inremote and rural areas. However, information skills, along with professional guidance, are alsorequired.  相似文献   

12.
林新 《新闻界》2007,(5):64-66
本文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反思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新闻界在界定新闻学最基本的概念上所存在的语境与语义的差异,认为新闻的“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以及“事学“论等理论观点的建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社会时代性,其间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观念的语境下应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推动新闻学理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编制档案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对十一五时期本省档案信息化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展望未来,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立足全局和长远,依托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实现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工作现代化,满足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与信息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目标选择、过程控制和保障措施的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方略,指导网络信息生态链进行协同进化。[方法/过程] 基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协同进化理论,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先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目标的类型及选择策略,进而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过程控制和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协同进化目标有技术升级主导型、规模扩大主导型、功能提升主导型3种,选择协同进化目标要综合考虑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变化、网络信息生态链现有水平和演进能力等因素。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过程中,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渐变与突变、连续与间歇、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的保障措施包括统一所有节点的思想认识、提升核心节点的调控能力、加强整链的协同创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六度分离”假说的信息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亚丽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59-61,32
介绍“六度分离”假说的含义和“小世界原理”的由来,指出在互联网崛起的背景下,“六度分离”假说再次受到学术界关注的原因以及其在物理、化学、生物、交通、影视传媒等领域显示出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六度分离”假说在信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黄嗣 《出版科学》2008,16(2):41-46
中国出版业正处在重大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出版主业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作为我国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出版集团如何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出版主业的发展面临哪些重难点问题?应该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试图为出版主业走出发展困境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音乐元素提高广播节目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越 《新闻界》2007,(5):179-180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广播节目中充分利用音乐元素以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设重点学科导航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的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重点学科导航库应该注重页面风格设计,在线帮助和主题指南设计,检索和排序功能的设计,统计和推荐功能的设计,交流互动功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鸡西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措施,以促进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Survey respondents are often asked to report the frequency withwhich they engage in a certain behavior by checking the appropriatealternative from a list of response categories provided to them.A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paper,indicates that response alternatives are not only measurementdevices but constitute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respondent.Specifically, respondents assume that the average or typicalbehavior is reflected by values stated in the middle range ofthe response alternatives and that the extremes of the listreflect the extremes of the distribution. This assumption affectstheir own responses in various ways. First, respondents usethe range of the response alternatives as a frame of referencein estimating their own behavioral frequencies and report higherfrequencies on scales that present high rather than low frequencyresponse alternatives. Second, respondents extract comparisoninformation from their own location on the response scale anduse this information in making comparative judgments. Finally,if the target behavior is open to interpretation, as is oftenthe case when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re assessed, respondentsuse the response alternatives to determine the exact referenceof the question. Accordingly, the same question in combinationwith different response alternatives is likely to assess differentexperiences. Implications for questionnaire construction are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