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跑训练后的放松及消除疲劳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训练恢复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如何才能使运动员的疲劳更快地消除呢?在近几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采用如下程序进行放松:一、静力性拉伸放松静力性拉伸放松是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将所要放松身体部位的肌肉韧带拉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动,并保持拉长状态一段时间。在长跑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的僵…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原则、内容、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发现柔韧性训练有利于提高拳击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建议在拳击日常训练中要注重柔韧素质与力量、速度等素质协调发展,训练中要多采用动力性方式拉伸肌肉来保持高负荷运动时的柔韧性,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徐健  赵斌 《中华武术》2018,(4):42-43
该项训练主要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呼吸效率和呼吸能力。中长跑运动员通过本项训练能保持良好的身体运动姿势。而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势,可以有效地防止伤害,很好地提高长跑的效率。本文重在介绍核心稳定性在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长跑运动员针对本项训练的专项练习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身体协作性和适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长跑运动员长跑技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增强长跑技术的稳定性及技术动作的高效性上有明显作用;核心力量的增强改善了大学生长跑运动员后蹬力量的传导及其身体协调性。同时,核心力量的增强能够达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效果,核心力量稳定性的提升能够起到降低运动损伤的作用。在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是使学生肢体协调发展、提升运动水平、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及贯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应该在今后的日常训练中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在总训练量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是有氧耐力项目训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久居高原环境下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成绩变化情况,运动生化有关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对运动员施加的运动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久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在高原环境下长期训练,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提高显著,所以高原训练对于有氧耐力项目有很大帮助,需进行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长跑运动竞争日趋激烈,合理的节奏能使运动员充分发挥竞技能力,有效地运用战术节奏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抑制对手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及个人经验,得出中长跑运动节奏和战术运用与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即中长跑运动的身体训练、专项训练、战术训练同步进行,能够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少儿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助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  相似文献   

8.
在针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进行的全面身体素质教学训练中,应该经常注意柔韧性的训练。因为柔韧性在短跑中是决定动作幅度的关键因素,再加之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肌健、韧带、肌肉和关节等可塑性大,如此时期忽视了柔韧性练习,无疑是失败之举。短跑运动员要增大步幅,很大程度上在于加大腾空时两腿的夹角。有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腾空时两腿的夹角加大5°~7°,步幅可增加10~12厘米。因此,加强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柔韧性练习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柔韧性的基本练习方法为拉伸法,从形式上分动力性拉伸和静力性拉伸。这两种拉…  相似文献   

9.
<正>一、长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特点1.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长跑运动员一般进行1日1次或1日2次的训练,这就需要科学的恢复策略,特别是当两次训练紧接着进行时。大部分长跑运动员会发现以肉蛋奶为主的高蛋白饮食不能够提供马拉松训练时的足够能量。事实上,许多长跑运动员第一次"撞墙"(能量耗竭)就是在他们进行第一周的大运动量训练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够逐步储存足够的肌糖原。长跑运动员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后,  相似文献   

10.
柔韧性是少年儿童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少儿基础训练阶段抓好柔韧性练习,使其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同步发展,可以为今后从事田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日常训练实践的探索,我认为提高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柔韧性练习效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当今的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都是到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见分晓,可见速度的快慢决定着运动员最后冲刺能力,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对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的实际变化如何,在耐力跑过程中是否应该注重速度问题。教练员们之间各抒己见。笔者对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进行研究,提出加强和重视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训练的重要性,对中长跑速度训练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柔韧性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 的作用虽然在少年运动员 表现得不算突出,但到青年和成年之后却非常明显,柔韧性是优秀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体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所以,柔韧性训练在对少年运动员训练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影响柔韧性的因素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形状。如果两关节面面积差大,则关节的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这个规律是人体固有的,即使通过运动训练也是不能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中长跑训练是对运动员耐力进行训练的主要运动项目,其对运动员的毅力及耐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很多中长跑运动员来说,不仅要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同时还要有长时间的耐力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本文从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推动我国中长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玉江 《精武》2012,(16):11-11,13
通过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新疆师范大学两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进行跟踪检测与分析,以此对其进行运动疲劳监控。目的: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期不同负荷下尿成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来测评运动员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使教练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最佳的运动效果及成绩。  相似文献   

15.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是一项基本训练,对巩固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经过低龄时期大量的有氧耐力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深入进行专项训练,促使专项成绩的提高,只有在无氧耐力的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把原有的基础转移到专项运动水平上来。笔者在少年中长跑训练中采用超长距离训练和"间歇(变速)跑"训练法相结合等手段,使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1、训练方法: 1.1 训练方法的选择: 中长跑训练方法以发展代谢为主的主要有:间歇(变速)跑和间歇短跑。由于间歇短跑要求运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本队四名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进行生理指标和运动成绩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小强度、大运动量是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高原训练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成功的客观标准,对于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提高生理机能及运动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旭 《中华武术》2022,(3):48-49
五公里赛跑速度介于“乳酸阀”速度和最大有氧速度之间,这使得赛跑末尾的冲刺加速极为困难。但加以针对性训练,是能够提高5公里跑冲刺能力的。长跑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提升运动成绩,应该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支撑,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避免训练损伤。本文对系统跑步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结合体育生长跑运动员的评价测量指标,提出了体育生长跑运动员5公里跑能力提升的系统化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长跑、马拉松训练中教练员难以实时地掌握运动员自身的信息和背景情况,双方之间无法进行及时信息交流等突出问题。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结合中长跑运动特点,研制开发了能够在中长跑、马拉松等项目训练中实时进行监督和及时指导训练的辅助信息系统。经过实验表明,此辅助信息系统应用在中长跑、马拉松训练中对运动成绩提高有明显帮助,使训练的实时指导得以实现,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刘壮 《新体育》2023,(16):44-46
本研究收集了多个文献和案例分析了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特点和训练需求。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身体发育和能量代谢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耐力训练。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需要注重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技术和策略方面的训练。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合理的休息安排对于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因为大运动量训练,使机体能源物质消耗,产生一定深度的疲劳,超量恢复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才得以提高。但过度训练会使运动员不能及时地恢复,造成身体免疫机能下降,身体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下降,这样就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