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择优定点,投资建设,依托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面向国内外开放,在本学科领域进行高水平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基地。自从1984年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以来,西安交大共建设了10个国家实验室,利用国家投资的经费及世界银行贷款及我们依托单位对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依托单位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政府投资主建、择优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但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洪凡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1):65-68
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模式、运行方式、业务特点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新时期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强化了依托单位支撑作用和实验室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提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对依托单位及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分级、分类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相关保障措施,以激励和引导各类省级重点实验室根据自身优势全面履行其开放共享的公共科技职责,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和公平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5,(2):43-43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0年10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以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组建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2001年6月正式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在中科院、国家计委、科技部和基金委等部门以及依托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于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前两任主任曾庆存院士和吴国雄院士的领导下,LASG在科研创新、科研管理.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依托单位的综合业务周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立项,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之一,1991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运行,1995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投入开放运行。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F0003-F0004
依托于西安工业大学的“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在上级和学校的支持下,实验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西北地区高校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又拓展了“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依托单位的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立项,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之一,1991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运行,1995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投入开放运行。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综合业务网(ISDN、ATM)、综合业务个人通信以及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与密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2006年及2016年,它在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以解决我国稻作科技和水稻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顺应农业科技发展大趋势,瞄准世界水稻科学发展前沿,以水稻资源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为重点,开展水稻生物学研究,为稻作科技发展提供先进的资源平台、技术平台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1.
依托宝鸡文理学院的“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是1995年12月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的。近10年来,在陕西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2001年,实验室所在的自然地理学科成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轧钢实验室,1991年立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开始开放运行.作为国内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以金属材料轧制过程的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和目标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始终致力于提高我国轧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为我国轧制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进行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轧制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西藏自治区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完善区域科技(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学科发展的前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从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规划、研究团队、经费保证、成果产出及整个平台建设的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未来的管理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决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以配合国家计委和各实验室主管部门加强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之一。国家投资建设的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基础性研究的大部分学科,经过10余年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初步建设成为我国基础性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计委从1984年开始投资,在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国家教委直属大学和农业与卫生系统的有关单位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目的在于加强我国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实力,实行的是开放、流动、联合、面向全国的方针。到目前为止已有70多个在建,其中半数以上已组织专家进行了验收,投资9000万美元和配套5亿人民币。从1990年开始又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以工程科学为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75个,估计“八五”期间可以建成,投资量大致与上述相同。到1995年可望有15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瓶颈突破与发展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1992年,辽宁省陆续有计划、有重点地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持续增强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为进一步促进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和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据     
<正>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4年专项资金30.45亿元,支持国家级基础研究基地的创新与发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更新三方面,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支持。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03.75亿元,其中2014年安排25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0.45亿元,包括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21.87亿元,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经费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能源部管理的国家实验室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美国大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高校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优势条件,提出在高校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应该相对独立,建立完善的人员、资源共享制度,以实现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科研设备共享机制,以支持在高校建设大科学装置相关的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4,(7):78-78
中央财政近日下拨2014年专项资金30.45亿元.支持国家级基础研究基地的创新与发展。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从开放运行、自主选题研究和科研仪器更新三方面.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支持。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03.75亿元,其中2014年安排25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0.45亿元,包括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21.87亿元.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经费8.58亿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23,(3):65-67
<正>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建设的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12月获得立项培育,2023年3月通过验收。该重点实验室依托云南丰富生物资源特别是作物资源的禀赋,以云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基础,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等主要粮经作物和云菜、云果等高原特色作物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云南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作物资源数字化与智能育种、作物生长模型与大田智能控制、产品安全与专家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