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成为未来高校办学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阐述了通识教育及其当前的发展困境,指出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实行情况不甚理想;其次,对通识教育内涵进行重新探讨,试图促进纠正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理解误区并树立正确的理念,共同为实行好通识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3.
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常包括"相互融通"、"培养理性"、"守护大学精神"三层基本涵义,"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应是其基本宗旨之一.时下,一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着若干困境,为此,高职院校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积极开发精品的通识课程,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文化素养,走通识式的道德教育,推进人文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5.
传统知识观给通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境,然而信息时代下的新知识观和通识教育实质之间却存在相同的旨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对通识教师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当代通识教师摆脱教学困境的核心途径就是转变固有知识观和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实践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通识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反差.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教育存在许多困境,一是学生管理的制度困境,二是教师管理的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7.
唐燕  高昊 《教育评论》2014,(2):122-124
通识教育要求既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又注重全面人格的培养,是国家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就进一步提升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内外部路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有三大困境制约着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其一是对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定位不清,通识课程发展空间受到公共必修课制约;其二,通识选修课面临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困境,难以担负通识教育重任;其三,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受到现行大学组织制度的制约。解决了这些困境也就找到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对教师知识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虽然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但由于人们对教师知识认识上的偏误,导致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这些课程本身的教育功能。因此,需要从拓展通识教育的设置空间、增设儿童专业课程、完善实践课程管理等方面,破解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必须要接受的基础性教育。高校教育应研究与借鉴通识教育,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融通通识教师与专业教育的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基础性和人文性课程设置,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考核强度,从而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强化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完整人格塑造的教育,它决定着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强弱。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个人专业技能充分发挥的保障,在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时,必须用通识教育的方法贯通必备的学科知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已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同,对于开放教育非医药类专业学生而言,接受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教育,能够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须从制度、管理、执行三个层面变革,创新出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2013年12月应台湾国立宜兰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邀请,前往座谈交流海峡两岸的大学通识教育情况。台湾各类国立、私立、教会大学多已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或通识教育中心,大力贯彻通识教育课程,内地的大学教育则有公共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等几种形态,不仅教育理念难与台湾高教的通识教育对应,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教发展阶段上,尚且存在着时段不对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一对概念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渊源——文雅教育,在中世纪大学形成之后的发展历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就互相交织在一起,各自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识教育经历了从文雅教育到古典人文教育到现代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转变,而专业教育则不断向精深化方向发展。在世俗、皇权、政权、学术、知识等多重力量的博弈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自凸显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教育探讨的热点.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种修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识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形成的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一种关键性的修正与补充,同时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也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审视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国外通识教育的贯彻情况,探讨中国高校办学思想的时代性改进.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热点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作为大学管理者弄清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推进大学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新理念,应当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不能把通识教育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大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能用素质教育削弱或取代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高等教育从自由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携手并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循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俄罗斯普通高中教育领域最显著的改革举措之一是政府颁布了旨在扩大学生社会化可能性,保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衔接性的《普通教育高级阶段侧重专业式教学构想》,而这种构想在俄罗斯联邦2004年颁布的最新《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部分》中被确认。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重视知识系统性的掌握、培养个体关键性能力的形成、提升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的目标,成为当今俄罗斯国家普通高中侧重专业式教学标准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理论是探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与发展的一个视角。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其理念基础。其比较优势需要通过特别的培养方案来实现。牢固树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理念,坚守专业博士学位品质,培育专业精神和专业伦理,创新培养体制和办学体制,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强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非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的公民。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构建第二课堂模式,应注重整体设计、科学安排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学分认证和激励机制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起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二者互动、互补、互融,对于培养具有通识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