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课标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的观点。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相似文献   

4.
李院生 《考试周刊》2011,(5):183-184
"人教版"化学2的主题1是物质结构基础,涉及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本文分别从原子之间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综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利于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要求“: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在命题的形式上主要体现为:1.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实际问题入手,考查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和技能。2.关注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3.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体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微粒构成物质[考点概述]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一些化学现象的认识、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定律的建立等都离不开对化学实验现象、物质转换生成规律等在实验中的探究认识和提炼升华。所以,做好化学实验,特别是针对初次学习化学的学生,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升华认识,形成能力,并学以致用地认识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课本的基础上,探索改进,拓展提炼,优化实验,凸显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直观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理解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认识物质的微观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并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但很多同学都感到这部分知识难学、难理解,实际上只要同学们掌握了分子原子学习的妙招,就不难攻破这个难关了.  相似文献   

9.
孟源和 《现代教育》2003,(10):42-42
化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一门学科。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却是物质组成、物质变化的基本微粒。要掌握和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变化规律,要了解和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化学教学中对化学现象剖析的如何,对化学现象运用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能培养以及学化学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化学教师能不断地对各种化学现象进行发现、捕获和分析,成功地运用化学现象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调动起同学们学化学的浓厚兴趣,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能起一种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课是牛津上海版初中科学六年级第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蒸发现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运用粒子模型解释蒸发快慢的原因等。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沸腾现象、物质的粒子模型等知识,还设计过“种子发芽”、“分辨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等简单实验。  相似文献   

12.
刘清 《考试周刊》2013,(1):149-149
<正>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随着这些具体的化学知识积累,学生对身边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么多物质是怎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些性质千差万别,有些物质性质却很相似呢?初三的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上已经把元素的概念和要素、单元构成的概念混同。而学生对分子、原子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从元素看,元素确实是宏观上物质组成的要素,基本构成,但是元素究竟是什么,却是我们要在化学中让学生体会的。从分子、原子的教学处理上,  相似文献   

13.
“认识物质的微观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并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中考命题的热点.1.考查重点(1)围绕探究粒子结构的方法、过程去认识粒子的结构,考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姜承彬 《山东教育》2005,(21):50-5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可见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必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一、核心知识与考查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结合“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四个二级主题的标准,分析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总结本主题的考查内容、核心知识及考查方式(见表1)。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拓展和创新的平台。探究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性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熟悉的素材,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分子趣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湿的衣服,晒一会儿就干了;打开香水瓶盖,过一会满屋都充满香味;把冰糖放到水中,搅一搅就不见了,但水却有冰糖的甜味;……这些变化揭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哲学道理:物质是可分的,物质都可以分成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它们保持着原物质的化学性质,这些微粒就是化学中所说的分子。大家知道,高楼大厦是由一块块砖头砌成的。若把物质比做大厦,那么,分子便是构成物质这座大厦的“砖头”。前面我们提到的在一杯水中放几块冰糖,糖溶解于水而看不见了,但整杯水却有了糖的甜味。这是因为糖块—…  相似文献   

18.
盲生受到自身视力的制约,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较少,因而他们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关注较少,对化学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和畏惧。其实许多化学现象就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发生着。新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目标⒈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⒉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⒊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5.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关系和区别.二、复习要点(一)物质的性质⒈物理性质.⑴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⑵表现: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  相似文献   

20.
图形与几何     
陈桦 《贵州教育》2014,(3):61-70,94
复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