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网络发展和运用的深入,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身为教师也要紧跟学生青春的步伐,尽量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你out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会用一些"新"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学生的距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给社会注入了新鲜别样的气息。但在这繁多的网络语里也诞生了一些另类的事物,如"杜甫很忙""李白不走了"等等。这些网络语的出现虽然具有恶搞的成分,但其中的原因不容小觑,引起的反思也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我不是咱班最差的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那还是70年代初。一位听过我课的老师大惑不解地问:"于老师,学生每次自由朗读课文时,您是怎样让学生嘎然而止的呢?您可是连一次‘请停下来’也没说呀!"我笑笑说:"不知您注意没有,学生读书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也铺天盖地般涌来,如"神马"、"酱紫"、"3166"等新兴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时出现,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日记、作文中使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是一种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中的种种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6.
郑利雄 《班主任》2021,(1):13-15
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谢谢初中时您的陪伴教育,您真的很会考虑我们的感受,让我感到很温暖:特别感谢在初二那段迷茫的时光里您的帮助我仍然记得那天晚上在您办公室里的谈话,那本日记我一直在写,不过我已经不会再像当时那么伤心了,我已经学会放下。如果不是您的开导,我也许会很自卑、很伤心,可能也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能做您的学生,真的很幸运!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让学生习作,作文的题目也是"老师,我想对您说……"习作之前,我对学生提了一点要求: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批阅中,一名叫A的同学的文章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真把我害苦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您是先把咱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打印花名册的.您还告诉我,由于您一时‘疏忽',把我的名字遗漏了,最后不得已才添补在了花名册的最后一行.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我不是咱班最差的一名学生.可我做梦也没想到,正是您的这一‘疏忽',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悲剧':课堂上,一次次我把手举得很高、很高,可其他老师都对我熟视无睹,从没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他们只对花名册上排在前面的学生‘情有独钟',还有个别老师认为我故意捣乱,冲着我说:不会答,就别滥竽充数……老师,算我求您了,您和其他老师说一声吧:我不是一名差学生,请他们给我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吧!……"  相似文献   

8.
每一位教师都会享受这样一种特殊的待遇:每天早晨,都会伴着学生一声声"老师,您早!"走进办公室;下班时,又会在"老师,再见!"的温暖话语中踏上回家的路.我也享受着这种待遇,虽然学生的语音不是那么的标准,但还伴有丰富的表情和优美的手语,这足以让我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的网络语言特指网友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为了方便交流而创造的别具一格的新鲜语言。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1.62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正以不可抵挡的势头入侵现实生活领域。网络语言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但它的离经叛道也让很多人头疼。当学生的作文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时,教育工作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他们担心这些非规范性的表达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1.从人格美的角度选取切入点,提高文言文教学兴趣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最容易从人物形象、人格魅力中获得。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与美的人物进行对话,从人格美的角度唤起学生本能的内在的激情,通过辨别美和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形成自觉的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例如在导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文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诗仙"李白、"酒仙"李白、"剑仙"李白,让学生未见  相似文献   

11.
屈光耀 《中国教师》2010,(16):19-20
<正>"您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让我克服了胆怯,您的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增强了信心,您的一个轻微的弯腰让我感受到了关注,您真心的倾听让我感受到了尊重"。这是一个学生在毕业后给我的感  相似文献   

12.
我亲爱的李老师,第一次看到您时,我还以为您很凶,因为您有着电视剧中古代武将的眉毛,威严矗立。不过,一节课下来我就放心了,因为您给我的感觉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老师。您笑起来真的很可爱,而且您的课也非常吸引人,让我这个以前一上语文课就想打瞌睡的人也精神百倍。李老师,或许是因为我与您的性格有所相近吧,我对您颇具好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老师您很是信任,因此才敢在周记中畅所欲言。老师,希望您看过我的周记后替我保密好吗? ——摘自一位同学的周记这篇周记中的李老师,就是从湖北来到上海市大境中学的李金涛。在大境的三年间,他体会到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深深感受到与学生做朋友的乐趣。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也赢得了学校的信任,最近还被推荐为“师德标兵”。现在的他已没有了初到上海时的种种不适,有的只是做一名好教师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在谈论着网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空间时,在网络博客这块较为洁净和绿色的空间里,我们和学生正在努力构建一片精神的家园。“小博客”活动让我们在博文中读懂了学生、教师、家长间开心交流的心情,让我们在博客中感受到他们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老师,昨天晚上我成功开通博客了”、“老师,您好久没来我的博客空间看看了”、“老师,我又发表新博文了,您记得来看哦”……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与渴望成功的学生谈寂寞上课近一个月了,很多学生写的作业特别让我感动,有的人在作业后还附了信,比如下面一封信:老师:我想对您说,我其实并不是特别喜欢这门课,但我特别喜欢您这个老师。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在玩手机,因为不是专业课,所以我并不在乎。但是因为您那么尽心尽力说着自己职业生涯的往事,让我的注意力不得不往您身上放,情不自禁想要靠近您,想从您这里知道更多。老师,说实话,上您的课是一种享受,您是我在学校生涯最后阶段遇到的第一个能抓住我注意力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带来冲击。面对此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语言科学引导,让学生科学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从网络语言中汲取营养,摒弃糟粕,给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6.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您就开始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呵护着我。是您教我牙牙学语,让我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是您在我跌倒时告诉我:"自己勇敢地爬起来!"让我感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7.
闻兹 《教师博览》2011,(7):10-10
有人感慨地说起一道考题,要求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诗句的作者,考生写"唐李白",却不得分,因为标准答案是"李白"。难道此诗并非唐代李白所作,而是异代有同姓名人物李白所写?当然不是。莫非历史上有个姓唐名李白的人,那个答题误指了此公?似乎也不是。何以不给分?无非是因为标准答案只有两个字,答卷上却有三个字。我疑心这种试题由电脑改卷,  相似文献   

18.
因为我的活动,在他的生命中印上了痕迹。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幸福的。王晓春老师说:"我参加学生聚会,常有学生(他们很多人现在都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告诉我‘您说的那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我当然早就忘光了,可是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的活动,在他的生命中,印上了痕迹。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幸福的。"一句话,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一句话伴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样的一  相似文献   

19.
正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带有调侃甚至骂人性质的网络流行语使用的频率更高,不仅成人乐此不疲地使用,而且中小学生也竞相效仿着使用。为了搞笑,为了调节气氛,成人往往喜欢使用不雅网络流行语,然而,成人的目的达到了,却误导了孩子,许多孩子模仿成人使用网络语言,应该说,孩子使用不雅网络流行语,成人功不可没。有一次,一个老师训斥学生,情绪激动时,竟然说学生是"蛋白质"。教师使用不雅网络词汇调侃学生,嘲笑  相似文献   

20.
心语     
妈妈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您说,希望您能原谅您不孝的女儿。其实您的女儿从心里爱您、尊敬您,只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有时做事不顾后果伤了您的心,其实看到您伤心时,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妈妈,您最大的心愿就是我能考上大学,可我并不愿意付出努力,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我的所作所为让您很失望,所以您常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怎么好,怎么刻苦,还时常说我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我总是说人比人气死人之类的话,让您伤心。其实我并不是故意的。我也懂得很多道理,知道未来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严格全面,考不上大学没有文凭,将来可能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