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从来双扬对事业、知识、价值、情感以及对待困惑的态度,分析了电影《生活秀》中 来双扬形象的时代特征;并结合当前女性文学创作现状,呼吁女性文学创作要有广阔的时代视角。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徐玉诺的散文进行分类,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匠展开论述。在内容上,徐玉诺散文反映悲伤困苦的思想主题;徐玉诺散文的语言,文字质朴,通俗流畅,多用方言俚语。徐玉诺散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与他诗歌和小说整个文学创作风格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成长、生活在澳门的文学家华铃,对文学创作充满热情,其文学创作不仅风格独特,且涉猎范围较广。但在文学史上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试通过探讨华铃创作内容及艺术风格,呈现华铃对汉语新文学的贡献。他的诗既有对细腻情感的吟咏,又有对时代尖锐的点评。语言明白如话,又充满音乐美。一生涉猎多种文学文体创作。  相似文献   

4.
莱辛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创作的大量作品中都有着女性独特的语言特色。本文选取莱辛著名的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为载体,在文体学的视角下对小说进行解读,从而领略这位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对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创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作家文学创作发展迟缓,这相对于傣族文学史上丰富的民间叙事文学成就和悠久的文学传统是相悖的。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创作日渐边缘化、式微化和作家文学失语的局面,与傣族作家文学创作无法超越传统,以及文学创作中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脱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深远。郭沫若的小说创作鲜明地印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郭沫若运用弗氏理论尝试文学创作的实践过程和创作成果,表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思潮这一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命题,总结和展示了弗氏理论对中国新文学创作的指导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纵观鲁迅的文学创作,作品体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成就巨大。就小说作品而言,数量并不多,但却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文学成就。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鲁迅的小说创作,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对其小说的独特写作方法的关注来分析鲁迅笔下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分析了他的几部代表作的创作手法,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有着十分丰富和生动的素材.它对文学作品题材的选择提炼,情节的构思,艺术形象的深化以及语言的运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档案是一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在进行文学创作中间接获取材料的“仓库”.因此,古今中外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包括世界名著,都利用了档案乃至脱胎于档案.大量的事例说明:文学作品与档案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出发,联系当代文学创作实际,针对当下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某些缺失,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文学创作应该确立的观念与责任:一是确立"和谐"思维方式,二是追求"和谐"人文思想,三是树立.文学是和谐的人学"观,四是弥合写作与生产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困境、生命、宿命、戏剧、死亡、宗教、爱情是几个特别引入注目的关键词.史铁生以最体己的视角关照生活,却透视了整个社会、人生、历史与自然.他的创作表现出坚韧的品格--对真实人生做着最清醒的观察与思考,在诗意的追问中悟出充满智慧的答案,在信仰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理想,赋予了文学创作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是中国乡土文学作家的重要代表,探究其文学创作理念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作家的民族、籍贯入手,考察沈从文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涯和从事文学创作后的城市生活经历有助于揭示沈从文创作思想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诸多原因,王阳明认为辞章之学与圣贤之学存在着对立,使得其对文学创作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在热衷辞章之学的时期里,他至少是文学复古主张的赞同者.虽然从总体上,他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不高,但其自身文学创作成就很大.在明代文坛上,他的诗歌、散文都有较高地位.其政论散文有充沛的气势、严密的逻辑;夹叙夹议为主的散文善于借机开导;情感真挚自然;议论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不断活跃,张翎无疑成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因此,对张翎创作的研究也日渐形成规模。张翎的创作,特别是在文本意义上自成一体,对此做出一个基本的述评,应该是对近年不断活跃起来的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创作及其研究一个无不裨益的回应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女作家龙宁英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借助事象、物象和人物形象以理解、记录、阐释与表达苗民族审美及文化信息,对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湘西区域文化进行理性反思,在细腻的笔触和浪漫的情怀中充满了强烈的历史理性和社会理性,其创作具有较为鲜明的审美人类学诗学特征。从审美和历史的双重视角审视龙宁英的文学创作,在肯定其文学创作的审美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文学创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大大推动了明代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并使之成为继宋元海洋文学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一是进一步扩大明代海洋文学创作者的视野.既继承了宋元海洋文学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的开拓性,又表现出明代独有的对海外事物更主动的追求.二是促进明代海洋文学创作体裁的多样化,使小说、歌赋、戏剧、碑文等成为明代海洋活动的艺术表现载体.三是拓宽了明代海洋文学的创作题材,在航海技术、海洋贸易、海外关系,文化交往、海洋神灵、海外风物、海防意识等诸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美术活动对鲁迅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多方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幼年时代对美术的酷爱和练习,为鲁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准备了最初的心理素质;青年时期以后的多种美术活动,对鲁迅文学创作心理的建构、演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介入、参与作用,并促使其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呈现出高度的浓缩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作家们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和革命意识对其所塑造的基督教神职人员形象的影响,指出这种塑造同其文学创作目的和作品主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与思维的一种形式。儿童文学则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状态形成的一种文学种类。目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已经完成了从寓言式向儿童话式的发展和转变。在儿童文学描述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童年的美好,是童年的回忆。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的多样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本文对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进行了浅层次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歌妓与元曲     
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现象合法存在,在元代犹甚。元代文人由于自身的沉沦潦倒和歌妓交往频繁,使得歌妓有机会影响到文人的生活、思想乃至文学创作,从而与元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妓在元曲的创作、发展、传播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