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朱元璋颁布《大诰》,建立起以《大明律》为中心的明朝法律体系,以法律修辞取代传统的政治修辞,法律在社会统治中的作用大大加强。通过确认回避制度、御史对于皇权政治的批评权以及确认以考试来选拔官吏,官僚集团和皇权政治力量之间对话的权力场扩大成为社会与皇权政治进行对话的权力场,制约了皇权政治的权力和力量。皇帝拥有最高司法权,司法权隶属于行政权,以及皇权政治力量的不断膨胀,打破了皇权政治和法律之间的平衡,破坏了法律制度的安排。当制度正义根本缺乏的时候,"礼""刑"并用改变不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本质,这是我们今天检讨明朝皇权政治和法律之间关系应该具有的清醒认识,也是今天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借鉴传统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文官集团早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皇权的极端集中与专制、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宦官专政、以伦理道德为规范的一元化政治体制等使得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万历十五年》再现了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冲突这一微观政治图景,从中可以窥探明朝衰落之因.  相似文献   

3.
“土木之变”后,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开始在明朝北部边防中显现出来。成化年间,明朝内部不断有人提出“搜套”计划,并先后三次调集数万大军进行“搜套”,但由于明朝最高统治集团对此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以及保守的消极防御策略,致使“搜套”行动没有取得积极成果,由此反映出明代中叶以后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4.
明朝初期,漠北、漠西蒙古仍为之边防大患,基于甘肃特殊的战略位置因素,明朝政府在此实施了以"土流参治"、"以流治土"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土官制度。甘肃永登连城的鲁土司便是这一体制的产物。蒙古族土司鲁氏家族是甘青地区著名的土司家族,从明初归附到民国改土归流维系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对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察明朝万历皇帝时期党争的起源,应该从历史渊源和政治背景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中国政治传统里允许官员上书议政,此外,万历帝亲政之初也刻意开放言路,从而为党争提供了言论空间;另一方面,从明代中期就开始形成政治集团之间勾结言官的斗争,这种情况延续到万历朝,并且皇帝和内阁无力压制官员议政,皇帝怠政,不能及时解决争端,内阁拉拢分化言官,挑起党争。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翰林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机构,它在明代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翰林院在明初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对明朝初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考证,从中可以探寻出这些变化所隐含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7.
明代宦官与经济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主要对明代宦官与明代经济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关于明朝经济、政治史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元代设置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及元末元朝对金齿地区控制减弱,明初麓川思氏崛起对明初永昌地区局势的影响,以及明朝为加强永昌地区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讨论1390年之前明朝在永昌地区的设置与管理;认为明朝控制永昌初期面临着元代析麓川失败而导致的麓川崛起的威胁;为了应对麓川的威胁,明朝不仅采取了与麓川直接相关的军事行动,对土酋进行羁縻控制,还从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努力,包括设永昌府、设金齿卫所、移民充军、任用重臣、加强军民管理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保障明朝初期滇西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 ,经历了由初期的严禁到中后期的时禁时开甚至一度全开的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靖难之役前后明代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洪武年间,明太祖为构建“塞王守边”的北边防御体系,在宣府创立卫所,并调入大批武官。永乐初,明成祖以调卫的方式将“靖难新官”安插入卫所中,重新掌握了对该地卫所的控制,并重塑了明朝北部的边疆防御体系。宣德时,调卫成为明廷应对政治军事变故的一种手段,在晋藩谋逆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来说其性质仍是趋向常规化。靖难之役前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情势,使得明初调卫呈现出由常规转向特殊再趋向常规的变化轨迹,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揭示出明廷对武官的调卫具有临时集中性与长期连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成化年间,蒙古族已将河套作为其永久的根据地。对此,明廷内部出现了两种主张:一为“搜套”,一为修长城。从当时明朝的整个形势来看,修长城要比“搜套”容易实行,但从长远看,却是一种治标而非治本的的措施。经过从王锐到余子俊的不懈努力,明朝终于在河套地区修筑起一道有形的防御工事,它在以后的防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贽(公元一五二七—一六○二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生活于十六世纪,正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这时的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的吋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城市市民也开展了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在政治思想领域里,革新与守旧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地主阶级内部产生分化,出现了一批要求革新的进步分子。李贽的思想,正是当时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反映。昼夜登陴抗海寇公元十四、五世纪,日本国内正当封建领主经济与政治的没落时期,商业资本和海外贸  相似文献   

13.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他以诗人特有的洞察力和审美眼光关照云南特有的奇山异水,物候人情,并揭示其审美价值,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明朝时期云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4.
明朝建立后,在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强化地方治安管理,主要表现就是不断地修筑城墙。既有在前代基础上增修的,也有本朝新建的。本文以地处西南的广西平乐府为例来加以说明,并试图探求其不断修城的根源——明朝赋役沉重,对百姓百般盘剥;自然灾害严重,救灾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后期的财政赋税改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尤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最为出名。它符合当时社会历史的实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末的财政危机。但它还有很多的副作用,不能完全改变明朝的整个财政体系,更没能从根本上挽救大明王朝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亦文 《阅读》2024,(25):14-19
<正>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处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还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一处一古诗:临安城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期。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在全国恢复封建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从而使明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而对西藏,明太祖则采取了“多封众建”,即对藏僧进行分封“国师”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促进了西藏的稳定与祖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罗勇 《保山学院学报》2014,(3):54-59,85
论述明以前云南永昌地区的诸葛武侯遗迹和庙宇。从诸葛武侯南征史实、传说和遗迹的产生,永昌地区的遗迹、传说和武侯祠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明代永昌地区的武侯遗迹、传说和庙宇的出现,是明朝统一永昌地区后,当地民众与明朝统治者相互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明朝监察制度在我国古代监察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明朝监察制度注重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并通过采取监察机构与人员的互察互纠、监察回避、限制监察权力、对监察官犯罪从重处罚等方式,保障监察权独立,维护监察权威,产生出了良好的监察效能。这对我国的反腐败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也是永昌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杨慎的永昌诗歌中,蕴含着诸多独特的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杨慎复杂的情感和永昌边地独特的人文地理和社会状况。通过解析杨慎永昌诗歌的意象,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诗人的情感、内心世界和意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窥见明朝时期永昌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