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是最基本的概率类型 ,它与排列组合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内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许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定义 ,只是盲目套用公式P(A) =mn,不能准确把握n与m的意义 ,从而出现错误 .例 1 某人有 5把钥匙 ,其中有一把是办公桌的抽屉锁钥匙 ,但他忘了是哪一把 ,于是他便将 5把钥匙逐把地不重复试开 .问恰好第三次打开抽屉锁的概率是多少 ?误解  5把钥匙依次逐把试开 ,相当于 5把钥匙在 5个位置的全排列 ,即n =A55,第三次打开即是既然第三次已经打开 ,只需考虑第一、二次的…  相似文献   

2.
1 例子及学生解法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 ,每局比赛中 ,甲胜的概率为 23,甲负的概率为 13,有三局二胜制和五局三胜制两种赛制 ,请问哪种赛制甲获胜的概率大 ?学生解法 :这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问题 .若采用三局二胜制 ,则甲获胜的概率P1 =P3 (2 ) +P3 (3)=C23 (23) 2 13+(23) 3 =2 02 7.若采用五局三胜制 ,则甲获胜的概率P2 =P5(3) +P5(4) +P5(5)=C3 5(23) 3 (13) 2 +C45(23) 4 13+(23) 5=6481 .∵ P1 =6081 <6481 =P2 ,∴采用五局三胜制 ,甲获胜的概率大 .批改的时候 ,我给他打了“×”.2 与学生对话生 :我的解法怎么会错啊 ?师 :…  相似文献   

3.
在讲授椭圆这部分内容时,我曾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过点P(2,1)作直线与椭圆x2/16 y2/4=1交于A、B两点,若点P平分弦AB,求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两种解法:一种是设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k(x-2),然后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来解题;另一种是用两点法. 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自己还有第三种解法,她的解法如下: 如图1,设A(x,y),因为点P平分弦AB,所以B点坐标为(4-x,2-y). 因为A、B两点在椭圆x2 4y2=16上,  相似文献   

4.
一天,班里有个同学摔坏了另一个同学的钢笔,被摔坏钢笔的同学要他到老师那里去讲理,他气呼呼地甩出五元钱:“我有的是钱,赔你就是了,还到老师那里去干吗!”这使我很有感触,于是我便注意观察本班学生,发现了不少情况:有的同学经常向家长要钱,而家长对他们则有求必应,有的同学当众炫耀他家钱多而看不起生活较困难的同学;有的女同学把不少精力化在穿着打扮上,在一个月中竟穿出六、七套不同式样的衣服。  相似文献   

5.
案例 在学习<牛郎织女>一课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他上山放牛,有时心里闷得慌,便随口哼几支小曲"这句话时,一个学生把"闷得慌"的"闷"读成"mēn".另一学生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读"mèn".这下一投石引起千层浪,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应该读"mēn",有的认为应该读"mèn".我正想告诉学生我的想法,但反过来一想,就这样告诉学生答案不是让学生丧失了探究的权利吗?于是,我把绣球抛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A)。解答时,大部分同学是这样解的,即:(扇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3.14×22÷4-2×2÷2)+[(4+2)×2÷2-3.14×22÷4]=4(平方分米)。针对学生的一般解法,我及时启发:“谁还能找到别的解法?”这时,一个同学很快黑板上列出4×2÷2=4(平方分米)这样的算式来。同学们感到惊讶,于是纷纷要他说出列式的理由。他说:“我是先把上面扇形中的阴影部分移到下面扇形中来,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说着,他在黑板上画出了移动后的图形(图B)。同学们看了,都恍然…  相似文献   

7.
【例1】集合A={α|α=2π3 2kπ,k∈z},集合B={α|α=π6 kπ2,k∈z},判断集合A为集合B的真子集.代数解法:当k=4m 1时,α=π6 4m 12π=π6 π2 2mπ=2π3 2mπ(m∈z),∴A B.又∵π6∈B,但π6A,∴集合A为集合B的真子集.代数解法具有推理严谨的优点,但是晦涩难懂,对比图象解法.图象解法:图1表示集合A,集合A的角之间相差2π.图2表示集合B,集合B的角之间相差π2.所以,集合A为集合B的真子集.图1图2练习:1.已知集合A={α|α=4kπ,k∈z},B={α|α=2kπ,k∈z},C={α|α=kπ,k∈z},D={α|α=12kπ,k∈z},判断集合A,B,C,D之间的关系.2…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难免有打瞌睡、开小差、思想溜号的学生;也有经常玩小物品、做小动作、不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呢?1.让学生找错发现有学生走神时,我常常用让学生找错这一招。具体是:我立即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出一道有错误的题或写出一种错误解法。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这道题是不是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应怎样改正?然后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这种方法使用的次数一多,同学们就知道有的学生开了小差,便忙着去思考,尤其是走了神的同学,生怕被叫起来出洋相,这样不知不觉地学生又兴奋地参与了进来。2.给学生讲故事爱听故…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我给五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挑战任务:用一张A4纸(长29.8厘米,宽21厘米),制作出至少有5个面的长方体纸盒,比一比谁的纸盒体积最大?制作之前,我建议学生先想想体积与什么相关?怎样使纸盒的体积最大?等学生思考了几分钟之后,我才把纸发下去.看样子,一张纸难住了学生.他们不停的量、算、划,摆弄来摆弄去,有的看看别人怎么做,有的凑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教师出示1/2+0.1=?让学生探究,学生得出两种方法: A:把小数化成分数解答:1/2+0.1=1/2+1/10=6/10=3/5 B:把分数化成小数解答:1/2+0.1=0.5+0.1=0.6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时,学生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赞成B的同学认为无需通分,计算方便;赞成A的同学认为尽管烦了点,却能避免有  相似文献   

11.
    
常常看见别人身上有一大串钥匙,大片小片串在一起,像一串铃铛,走起路来哗哗啦啦、叮叮当当地响,以前我也爱这样。现在,我却只有两把钥匙,都是家门上的,那些有一串钥匙的同学看见我这两把“可怜”的小钥匙,总是说大话“就这两把小锁,怪寒酸的!”我:总是一笑而过,她们不懂钥匙。有钥匙,便意味着有锁,一串钥匙,便意味着各式各样的锁。有一次,我问一个带着好多钥匙的同学:“这么多钥匙,都是什么地方的?”她津津乐道:“这是家门上的,这是车上的,这是抽屉的,这是日记本的……”她数来数去,不厌其烦,我却感慨万分。锁固然锁住了秘密,锁住了别人,不…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有自然数a、b,且a÷3=b,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学生中有的把最大公约数填为“b+3”,有的把最小公倍数填为“3a”或“ab”,有的知道应分别填“b”和“a”,但说不出道理。 如何使学生理解这道题的解法?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他先让学生反复审题,弄明白a÷3=b是一道含  相似文献   

13.
题目如图1,在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上下底边于E、F两点,则在图中与OE、OF的比值相等的比有()(A)4个(B)5个(C)6个(D)7个经过讨论,大多数同学认为与OEOF相等的值有5个,分别为:ODOB、OCOA、DEFB、ECAF、DCAB.它们都可以由DC∥AB得到,所以选B.但有一个同学认为,ADBC也与OEOF相等,他的理由是“由COD∽AOB可推出AOD∽BOC,所以ADBC=ODOB=OEOF.”他的理由能否成立呢?下面我们来研究:由COD∽AOB,能否推出AOD∽BOC?因为COD∽AOB,所以COAO=DOBO.而要证AOD与BOC相似,已有…  相似文献   

14.
走在路上,你听到身后有钥匙落在地上的声音,你认为那是:A.一大串钥匙B.两三把钥匙C.只有一把钥匙解码:A.你对未来有无限憧憬,对于生活,你认为就像一扇正要打开的窗,有诸多可供想象的可能,但为避免出现不切实际的想法,你应当试着按部就班地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B.你眼前正面临叉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除武120÷4”,要求学生上台写出除式表示的三种意义.学生甲上台后.写出:①求120是4的几倍,②求120包含了多少个4.③求把1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结果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表示异议,认为学生甲的解答是错误的.理由是,学生甲把三种意义的顺序搞错了,应该把第③个意义与第①个意义调换才正确.面对学生这突如其来的异议,怎么办?当时我没正面地表示与否,而是提问上来板答的同学林××,问他在家的乳名叫什么?他回答说叫“阿狗”.(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接着我叫:“林××!”他站了起来.叫他坐下后我又叫:“阿狗!”他又站了起来.我又叫“阿狗”,又叫“林××”,他坐下后又站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突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我问:“你知道什么啦?”他说:’“林××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他写出的三种意义都表示120÷4,这跟三种答案的顺序是无关的,就  相似文献   

16.
在贵刊1989年第5期上刊登的《一道疑难分数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一文中列举了五种思考方法十种解法。该文结尾谈到:“在这些解法中有难有易,有简有繁,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抽象,但我们可以选择最佳解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能力。”我拜读以后,感到这些解法都是带有括号的四、五步运算,思考难,计算繁。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容易理解的,但对学生来说,根据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是难以独立列式计算的。即使教师化大力气进行讲解分析,有些学生也是难以理解掌握的。我认为采用推理消去的思考方法,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是该题的最佳解法。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天,在数学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台装订机3小时可装订故事书975本,?(提出问题再解答。)这道题出示之后,学生有的读题,有的思考,有的动起笔来。我叫了三名学生板演。付×同学刚结束板演,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错了。”紧跟着有学生反驳:“没错!”他是这样做的:平均每小时可以装订多少本?975÷3=325(本)答:平均每小时可以装订325本。学生的争论启发了我,我略一沉思,让大家说出他们是怎样补充问题的,并把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列在了黑板上:1.平均每小时可以装订多少本?2. 4小时可以装订故事书多少本?3.三台装订机3小时可…  相似文献   

18.
钥匙的作用     
也许您会很奇怪,钥匙的作用不就是开锁吗?难道还有别的作用?您还真猜对了,钥匙确实还有其它的作用。不信,您往下看就知道了。我的外甥正在读初中,他所在的学校属于寄宿制学校,每两个星期才能接出来一次。每次送他返校时,外甥总要在学校里四处寻找他的同学要宿舍的钥匙,我便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每人配上一把钥匙。外甥告诉我说刚开学时也是每人一把钥匙的,但后来有几个宿舍丢了东西,学校出于对学生钱物安全的考虑,改为每个宿舍只有宿舍长掌管钥匙,其他人如要进出宿舍必须找到宿舍长要钥匙。校方认为如果宿舍再失盗,钥匙在谁手中…  相似文献   

19.
记得去年我给毕业班进行总复习,有一节课复习的是“正比例的意义“.课上,我让学生举一些成正比例的例子.当时,有一位叫刘金楠的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x-y=0,那么x和y成比例.他刚说完,我便问学生:刘金楠同学说,x-y=0,x和y成正比例,对吗?同学们几乎都说:不对.是呀,因为我跟同学们说过:凡是加减关系的数量都不成比例.于是,我又对刚才刘金楠同学所举的例子作了进一步的否定,然后,便示意刘金楠同学坐下.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刘金楠同学嘟囔着,快快不悦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例A、B、C(不必相异)的并集A∪B∪C= {1,2,3,…,10},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______, B=_____,C=_____.这是我在一堂高三复习课中出的一道开放题.题目一出,同学们你一个答案,我一个结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殊不知一位同学问:“满足条件的集合组有多少个呢?”我一时语塞,同学们也静下来,有的在思考,更多的在期待教师的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