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在毛泽东主持下,曾批判了电影《武训传》。十年浩劫结束后,在一定程度上武训及《武训传》似乎得到了平反,包括当年受牵连的导演、演员也都扬眉吐气。但对于“武训”这个人究竟应怎么看,似乎并未了结。请看去年12月29日《解放日报》所刊连载《毛泽东这样学习历  相似文献   

2.
195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讨论》严厉批判电影《武训传》,同时也彻底否定了武训的思想和行为,给当时正为武训和《武训传》叫好的思想文化界当头一棒。不久,知情人传出信息:这篇社论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  相似文献   

3.
肖文 《兰台世界》2007,(1S):62-63
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指出:“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武训,山东堂邑柳林镇武庄人(今属山东冠县),生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享年58岁。他一生以行乞讨饭的方式攒钱,兴办了3所义学,因此被人誉为“私人兴学之表率”,被外国人誉为无声教育家。但100多年来,对他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差异。胡乔木同志1985年在陶行知研究会和陶行知基金会成立大会上指出,“武训这个人物应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需不抱任何成见加以重新研究。”要重新研究武训这个历史人物,就必须了解关于武训的档案文献史料,因此笔者认为,把关于武训的档案文献史料介绍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花孙 《兰台内外》2012,(4):16-17
近日,由孙瑜执导、赵丹主演,号称“新中国首部禁片”的电影《武训传》在沉寂了60多年后,开始发行正版DVD。《武祖传》之重见天日,重新被人提起,不妨视为我们回归正常生活努力的一部分。(一)晚清乞丐武训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自己去世半个多世纪之后,却遭到一场挫骨扬灰之灾。1966年夏天,山东冠县的红卫兵们拿着铁锤,高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砸开了这位“义丐”的坟墓,挑出残存的尸骨,放火烧了。  相似文献   

6.
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指出:"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亳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中国大地顿时响起一声旱地惊雷,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开始狂风骤雨般席卷中国的文化界,而首当其冲的当属电影<武训传>的导演孙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十七年"(1949-1966)时期的电影创作中,身体是一个别有意味的表现方式。影片《宋景诗》的诞生与《武训传》受到批判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规避《武训传》所出现的影片政治误读危机,《宋景诗》创作者以精心的手法对身体进行了革命化呈现,这种呈现不仅使影片意味深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十七年"中国电影明星身体塑造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8.
1946年1月11日,是重庆《新华日报》创刊八周年。陶行知为“贺新华日报八周岁”写了一首诗,题为“新闻大学(社会大学五院之一)”,发表在1月12日的《新华日报》上。陶行知在诗中满腔热情地赞扬人民的报纸为广大读者的“新闻大学”,并对如何联系实际学新闻知识,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他在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70年代以来,大陆和台湾均有其年表、年谱或传略问世,对人们研究其生平与业绩,提供许多翔实的材料,但也毋庸讳言,其中某些史实的记述,尚有可讨论之处。笔者仅就管见所及,就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供专家们参考。一陶行知有无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主任? 《陶行知全集》所附录之《陶行知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和《陶行知年谱稿》(以下简称“年谱”)都载:1918年,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经激烈辩论后未获采纳,因而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至于后来情况,由于两书一字未  相似文献   

10.
李彤 《出版视野》2005,(3):24-24
探索杂志社日前召开创刊20周年纪念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省级党校理论刊物《探索》,20年来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为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禁之论     
新中国电影的“禁片”史大抵始于对《武训传》的批判,在此后的头三十多年中,政治问题一直是电影遭禁的主要原因。譬如《武训传》结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苦恋》与反精神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沿袭“代”的划分方法来讨论中国“禁片”的历史断代,“第四代”以前的电影人就这样在大风大浪中欢度了他们运动健将般的创作生涯。而当文革后的新电影《苦恋》被《解放军报》的特约评论员带头修理过之后,“伤痕电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1989年第6期所载《一件往事》追述了40年前翻译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要文献的始末。显然,这是一篇颇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美中不足的是,这篇回忆录的背景介绍部分有欠准确。文章写道:“1949年7月1日下午,大雨滂沱,但是并未能阻止数万名党团员干部在北京先农坛集合,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会。”这一段中除“北京”应为“北平”这一笔误外(此处错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声像档案》2005,7(6):57-58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歌女红牡丹》、《虞美人》、《雨过天青》、《歌场春色》等中国最初一批黑白有声电影的问世,电影歌曲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导演孙瑜是电影音乐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14.
耗时近五年的兴运实业(成都)有限公司诉北京周林频谱总公司等被告侵犯名誉权案,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最高法院判决认定:“《黑龙江法制报》、《中国卫生信息报》刊登的《著名科学家再捍发明权——对‘多源频谱’提出无效请求》(以下简称《无效请求》)一文的写法缺乏事实和法律的依据,损害了兴运公司的名誉”;“周林公司作为利害关系人在接受新闻单位采访时,提供了没有事实和法律依  相似文献   

15.
梁淑玲 《津图学刊》2004,(1):F003-F003
2003年12月20日,《津图学刊》创刊20周年纪念会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隆重召开。出版界、图书馆学情报学界、图书馆界的领导和同仁们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津图学刊》副主编阎英琏女士主持。  相似文献   

16.
王心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影坛上最著名的“英俊小生”,是广大观众最喜爱的电影演员,是无数少男少女们最拥戴和痴迷的“青春偶像”;1962年被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1982年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得主,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当选为文化部评选出的126名“中华影星”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京 《出版参考》2004,(11):32-32
据当年重庆《新民报》总编辑陈理源先生回忆:1941年12月11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发给他一则“孔夫人爱犬飞渝”的新闻。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居留香港的许多著名文化工作者和其它人士都因交通工具缺乏不能尽快撤离,而孔祥熙夫人的洋狗却从香港飞到了重庆!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5,(1):1-1
最近,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在《2004年重庆新闻出版业发展概况及2005年展望》上作出重要批示:“新闻出版局今年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取得了进展,工作是有成绩的。”要“进一步做好我市新闻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38年,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从海外乘船归鄂,一下船首先到武汉大学看望学生,给他们作演说。为激励抗日斗志,开场讲了一个拆字谜“众人抗日”,要同学们猜一个字。片刻过后,纷纷答题,然而都未答对。陶行知便进一步引导他们,作了四句解谜诗日:“冬天即刻尽,枯柳将发青,希望在眼前,斗志正凌云。”这时一位女生脱口而出:“春。”陶先生道:“对,就是这个‘春’字。”他接着说:“将春字拆开,三人为众,  相似文献   

20.
皮传荣 《新闻界》2005,(1):69-70
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①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②也就是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表现在报刊等出版物上,图片将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在重庆报业,刚创刊不久的《重庆时报》,非常重视而且也善于运用图片报道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重庆时报》的创刊,推动了重庆报业由读字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变。一、《重庆时报》冲击波《重庆时报》于2004年8月25日创刊,创刊当天的报纸,共有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