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董宗仁 《云南教育》2005,(26):48-48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反思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和教师的一种素质。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途径、方法是很多的,只有抓住重点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彩”和“砸锅”两种课就是教师自我反思应抓住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建设和开发,而做到这样的角色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改进、创造。新课程改革又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葛鹏举 《考试周刊》2011,(41):169-170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模式反思、教学方式反思、课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化运动,它强调的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一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将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过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程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确实重视了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写作课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学写作课的教学与高中阶段作文训练的脱节,而学生对写作知识的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能在中学阶段进行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进行,这使大学写作课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的需求存在明显的断裂,而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大学写作课教师的充分重视,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无疑对大学写作深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而对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后记”,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写好“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既要重视教学活动前的‘前设计’,又要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交流和创新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要看好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这种‘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才是新课程教学的走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就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把握,会使教师多了一种直接而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多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学习的数学旅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设定的整体性;反思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反思教学方法的整和性;反思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性;反思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某小学在职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针对其在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小学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的专题培训,以此强化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农村小学教师尽快成长为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后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再认知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地,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就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2.
郭志佳 《成才之路》2010,(26):26-26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发现、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因,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强调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进行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有利于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和自我积累提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苏丽 《教师》2012,(16):33-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教师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设计、创新、再认识、再创造的理性思考,是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强调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15.
李少洪 《成才之路》2011,(31):13-1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既要重视课前设计,又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做好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本文从如何进行课堂反思、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谈谈教学反思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已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但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一、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化学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们备课组就新课程中的函数单调性一节的教学,开展了“二课三反思”的教育行动研究,通过多次的上课实践、同伴讨论、反思改进,感觉到这节课越上越好,教师也由此得到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腾珂 《快乐阅读》2013,(14):109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经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更改不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自己的专业视野。因此,教学反思是既利教师又利学生的活动,应该得到有效发展。在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反思方面进行了如下分析。一、教师角色的反思教师的角色应该主动进行改变,即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20.
谢学宾 《广西教育》2006,(7A):43-48
一、课例研究的内涵意义 要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成长,关键在于将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及以新课改的理论指引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实践证明,“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借助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和专家进行理念学习、案例设计和行为反思等互动对话、行动研究,能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转移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