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自由》是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厄普代克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自由与束缚、欲望与道德在主人公身上发生激烈碰撞。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对作品进行分析,为理解这篇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乔纳森·弗兰岑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文坛中的一颗闪亮巨星。《自由》是其创作的第四部小说,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一上市便荣登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也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一场"我为《自由》狂"的热潮,弗兰岑也因此成为了美国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小说家。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小说进行简单介绍,并从自由、欲望与危机这几个主题层面来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小说强调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内心联想的主观顺序揭露人物的情感、思想和行动,而没有作者施加的评论。而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控制意识流节奏的主要技巧。威廉。福克纳被认为是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被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第一部意识流小说。本文分析了这部小说中运用的主要意识流手法:自由联想。通过小说中实例的分析,展示自由联想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征,深化了小说失落衰败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小说《自由坠落》中主人公萨姆尔的人生轨迹,明确回答了人生是否有过自由的问题:自由与否在于每个人的生命感受.认为虽然萨姆尔的叙述说明他是一个自由意志问题的决定论者,但他自始至终维护着自己的尊严,淡然听从命运的安排,在困惑中思索自由的根由和起止,想更好地理解生活.同时指出:生活之流中,有多少人正如萨姆尔一样,无奈地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荡漾沉浮“自由坠落”,自由与否只能在每个人的生命感受之中.  相似文献   

5.
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自由之生活、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文学是本篇对王小波的概括。自由之生活,王小波放弃优厚待遇显赫的名声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足以证明他的"特立独行";自由之思想,王小波在他的作品里营造了"三有"自由思想体系;自由之文学,王小波作文的自由,即他的作品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反讽、夸张、黑色幽默、逻辑悖论等文学技巧,显示了其独特的语言,形成王小波的风格。王小波是自由的,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写小说这条路;但自由的同时又为自由付出了代价。这便是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爱·摩·福斯特的小说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自1938年以来出现了经久不衰的"福斯特热"。他能够得到人们如此长久而高度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那鲜明而丰富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在其作品中的深刻体现。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福斯特小说的创作技巧、艺术特色、人物刻画等方面,很少有人对他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探讨。本文将通过透视英国爱德华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剑桥与"布鲁姆斯伯里社团"对他的影响,并从20世纪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的哲学视角对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尝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这种特性使基督教对西方文学充满了渗透性。自由与平等的产生与基督教文化息息相关,自由与平等在表达人类价值诉求的同时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作家的创作。狄更斯作为一位有着浓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他的小说蕴含了自由与平等思想,无论其小说中的人身自由、婚姻自由、财产自由,还是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法律平等都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思想和他的“兔子四部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出版了许多小说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美国小城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素材 ,通过自己的小说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他的作品中 ,他向读者展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的经典之作 ,代表了他的最高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他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领域中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作家,在当时的美国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都享誉盛名.笔者认为该小说脱离了詹姆斯之前的小说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美国小说中“浪漫传奇”的传统.《一位女士的画像》开创了詹姆斯成熟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形式,其中个体道德成长的过程需要“社会性意识”的培养和对个人主义思想的扬弃.该小说中不仅表现了个人意识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表现了个人对社会形式形成了自觉的认同.论文就从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自由观中去解读小说中的关于婚姻与自我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作为近代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其著述在韩国开化期广为流传。李海朝是这一时期新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深受梁启超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他的小说明显借鉴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主张,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自由钟》,在内容上多次引述梁启超《自由书》的原文,探讨了小说的批判精神、女性意识和重视教育等问题。李海朝同样鼓励创作具有启蒙意义的新小说,强调女子应享有自由、社交和受教育的权利,并批判传统教育方式,认为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途径。在形式上,《自由钟》受到梁启超讨论体小说的影响,通过妇女们讨论的形式,宣扬文明开化和自由独立的思想。对《自由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韩文学交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有强烈责任感与时代感的美国当代作家,乔纳森·弗兰岑在世纪小说《自由》中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现状与现代人生存困境,流露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与自我、家庭以及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失衡,表达了他“求圣”“求善”“求和谐”的后人道伦理诉求,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后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2.
曹文轩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美的作家与学者,其作品常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根鸟》是曹文轩成长小说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根鸟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小说讲述了根鸟西行追梦的过程,并最终到达梦中的大峡谷的故事。整部小说充满了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有一种潜在的教育意义。浪漫色彩和流浪意识再往上一层,可称之为自由意识。自由意识弥漫在这部童话般的成长小说之中,从环境到象征,从语言到人性,从往复的空间安排到重复的思想斗争。曹文轩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由意识可贵如他的文学理念,从心出发,是一种主观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哈立德是第一部阿拉伯裔美国小说《哈立德之书》的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哈立德是一位处处流露着对传统宗教和生活方式不满,对梦想和自由不断追求的艺术形象。拟以超验主义为视角,探讨了哈立德从对个人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到对全人类解放和自由追求的过程,认为哈立德在顿悟后采取的以东西方互补的方式来实现全人类最终自由和解放的观点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中,“美国女孩”是文化叙事的主题性意义人物。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往往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行动方式。一美国女孩’在欧洲”的故事系列始终以新兴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精神与严肃道德为“美国女孩”自身向前发展的行动逻辑,形成了自由与道德变奏的文化叙事模式。“美国女孩”在欧美文化差异中的行动完成了詹姆斯对形成中的美国民族文化的想象性重构。  相似文献   

15.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毛猿》是他的一部早期代表作。本文运用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中萨特的"写作这是要求某种自由的方式"的理论,分析了《毛猿》中自由的主题,揭示了人类自由的本性,并指出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16.
邱海燕 《文教资料》2006,(13):149-150
伯林区分了消极自由与“自主”、理性的关系,结果是从选择能力的意义上来理解消极自由的,他又区分了自由与自由的条件如知识、平等的相互关系,致使他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理论陷入了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是以西方的自由思想为旗帜的。他的自由观的实质,是与封建专制主义根本对立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他创立的中华民国的立法中,充分体现了这种革命民主主义的自由观。但是,由于中国民主革命的极端曲折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孙中山的自由观带有了复杂的历史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近代民主政治中的自由的本质,缺乏准确的理解。比如说,孙中山总是把社会团体的自由与个体的自由对立起来,甚至把个人自由看成是有害的东西,因此,在解决团体自由与个人自由的矛盾时,常常陷入困境;再比如说,他认为,参加革命党的人,必须以牺牲个人的自由为代价,每个党员要以绝对服从党的领袖为条件,这样,就形成了国民党内的"党魁独裁"体制。孙中山在自由观上的这些误区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给人的印象,美国是自由的国家,如由香港移民美国的一个人,一下飞机就对前去接他的朋友说:“我觉得这里处处都是自由空气,好像另外投过了胎。”可没过多久,这位新移民就感到处处不适应了,因为在美国,政府有政府的纪律,军队警察有军队警察的纪律,企业界有企业界的纪律,而纪律之严,凡是禾在美国住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相似文献   

19.
“古今自由之争”是欧洲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风行一时的议题。贡斯当在吸收前人自由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大革命后的重建经验,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自由理论。贡斯当的原创性在于力图将两种自由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强调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放弃一种自由以换取另一种自由,而是如何在两种自由间构建起一种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和谐共存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呼啸山庄》的精神本质。自由在小说中表现为两个典型的意象:荒原和死亡。荒原作为人物自由精神的象征,成为小说中的风景。以死亡的极端形式塑造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两个极端个性化的人物。他们的极端行为和小说风景相辅相成。在原始的生命激情中,共同构成了一幅本真人性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