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关于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步法及训练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法是乒乓球技术的灵魂,它直接影响每个乒乓球技术结构的完整完成,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直拍运动员,由于受握拍法的影响,对步法的要求比较高。本文采用了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一些方法对不同时代(大、小球)乒乓球比赛中直拍步法的运用,进行录像统计比较。从训练学、生理学等角度出发,对直拍选手在大球时代的步法训练,提出合理性建议,为体育教师、教练在训练青少年选手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优秀乒乓球男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王浩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直拍进攻型打法与直拍横打法技术的优劣,为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仪  毛森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44-245
20世纪80年代直拍横打这一技术被提出,90年代该技术开始被重视。尤其是在马琳和王皓等运动员的采用下,该技术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且随着对该技术的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可以更有效的解决直拍反手位的弊端,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本文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马琳、王皓为例论述了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直拍横打技术的情况和新规则对直拍横打的制约因素,同时还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改进直拍打法,进而辅助解决我国优秀直拍运动员短缺,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方法:运用四段指标评估法、数理分析法等以参加全国锦标赛的男运动员及其比赛场次为观察对象,研究我国高水平男运动员直拍打法与横拍打法的异同.结果:1)直拍打法共34人(22.8%),横拍打法共115人(77.2%);2)在直横比赛较量中,直拍胜率...  相似文献   

5.
对乒乓球直拍快攻反打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直拍反打技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创新、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直拍横打技术对广东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马琳对柳承敏的录像分析,发现双方均是直拍快攻型选手,而马琳反手是推挡加横打型,柳承敏反手是推挡加攻球型,马琳的直拍横打优于柳承敏的反手推挡,直拍横打解决了直拍运动员反手攻击力不强的问题,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广东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班学生与普通系乒乓球班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访谈了广东高校一些乒乓球教师,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比较滞后,应该在乒乓球教学中采取措施开展直拍横打,方能使乒乓球的群众性运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球抢攻是我国快攻运动员争取主动进攻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乒乓球技术正朝着力争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表现在接发球上,由过去以削、搓回击为主,发展到现在往往抢先拉弧圈球。这就对我国快攻运动员的发球和发球抢攻提出新的要求。总结目前经过比赛证明效果好的发球,积极的加以研究,不断的大胆创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从第32届、3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及1974年5月在我国举行的五国乒乓球友谊赛等大型国际比赛来看:我国直拍运动员李振恃、许绍发、李景光,女运动员张立等同志用正手发“抖动式”高抛旋转球大胆抢攻效果很好,对外国选手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乒乓球选手王皓(反手均用直拍横打技术)和韩国乒乓球选手柳承敏(反手以推挡为主)在6场世界大赛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研究,为直拍横打在解决提高直拍反手位的相持能力上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直拍横打的搭配模式合理化、科学化以及相关战术的创新找出解决办法,最终使直拍选手在反手位相持时反手技术体系中诸多单个技术更加合理化并运用以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  相似文献   

9.
1996年全国青年乒乓球比赛于7月17~2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共有来自34个单位的299名运动员参赛。这是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比赛,汇集了全国20岁以下的几乎所有青年优秀选手,表现出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与往次比赛不同的是,本次比赛首次有台湾省的运动员报名参赛,加强了海峡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增强双方的了解、运动员之间的友谊和共同提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此次比赛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水平接近、竞争激烈,达到了锻炼队伍的目的;技术上,男子直拍快攻打法有起色,但整体来讲,年轻运动员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观察法,从握拍方法、打法类型、横、直拍进攻型选手的技术几方面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青少年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左、右手握拍的比例为2.3:7.7;直拍选手人数略有增加;但直拍正胶快攻型打法和削攻型打法人才匮乏;横拍弧快类打法优势地位明显;横拍快弧打法后备力量不足;“前四板”抢攻积极.得分能力较强,但相持段的得分能力较弱;比赛中心理不够稳定.身体素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左右手打乒乓球的可行性报告——健脑强身的"龙乒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用一只手打乒乓球时,另一只手就显得笨拙。另外,单手打球引起身体发展的不平衡。由中国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思想,结合人体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左右手都打球以健脑强身,活化右脑,促进左右脑、脑-体和两侧肢体均衡发展的新思路(暂定名“龙乒乓”)。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文献查找、阅读,找到目前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了解近2年四川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四川省多个地市州业余体校的教练、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四川省个别项目的专业队教练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因素,并借鉴世界体育强国的一些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四川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新思路,对新时期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探索性见解。  相似文献   

13.
弹跳力多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四川青年男排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技术和四川跆拳道队技术进行分析,了解跆拳道比赛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运动员在得分、技战术的使用方面有无明显变化进行总结,努力探索新规则、新记分情况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规律;选取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跆拳道决赛的运动员和四川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录像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使用电子护具后的技术与四川跆拳道队在比赛中的技术使用情况;结合四川跆拳道队目前的情况提出建设性规划。  相似文献   

15.
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发展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 ,以四川青年女子排球队 9名运动员和重庆女子排球队 1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 ,为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第10届和第11届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对取得较好成绩和名次(前3名)运动员的后继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较滞后,除少数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能够选入专业队继续进行训练外,大多数后备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分析四川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四川省田径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校学生采用内隐方式对乒乓球技能学习及学习兴趣的影响,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级乒乓球班女生为对象,设实验和对照2个组,实验组采用内隐学习方法,对照组采用外显式学习方法。结果表明:①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掌握单项技术上未发生显著性差异;②两种学习方式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都起到了正面的效果,单内隐学习在这方面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冠城队10年成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俱乐部运营状况、队员、教练员、主客场、后备力量是影响该俱乐部成绩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四川冠城俱乐部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规则、新赛制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规则、新赛制实施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新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对运动员部分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选材时更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品质;鼓励技战术创新,乒乓球技术更具多样性,比赛更具观赏性;催生了新生代的新技术,新打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乒乓球队技术进步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乒乓球队的优异战绩,与大面积的技术进步相关联。技术进步的意义在于突破“范式”,拥有自成体系的理论,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范式”,构建新“范式”,是取胜的资本和进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