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作文的真谛——生活的就是精彩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写话提出的要求是:“有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乐于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说话是写话的前提,那么,作为一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好厚实的基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挖掘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写作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富有生活气息。从而让学生喜欢上写作,这是教师们一直以来探索和尝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歇。”可见,要写好日记,首先要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才能积累写日记的素材。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四十年如一日地观察竹子,因此“胸有成竹”,画  相似文献   

5.
作文如做菜     
一、选材选材是作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事、所能记住的事都比较少。如果要让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恐怕流淌出来的只能是涓涓细流,流不多久就会干涸。所以,需要老师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帮助他们筛选、梳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甚至有必要和他们一起制造生活中的特殊事,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取不平凡的写作源泉。1.从教材中找寻写作素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都明确告诉我们,要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让学生习作中充盈着生活的旋律,流淌着生活的情愫。要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泉,就要让学生会观察、会思考、会积累、会加工。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们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孩子创造一个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作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8.
写话,是低年级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作为写作至关重要的基础,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必须抓好、抓实。然而教材中的写话训练题材毕竟有限,生活才是写话的源泉、写话的根基。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他们感受最深刻,情感最丰富,兴趣最浓烈,最容易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因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并注意从中猎取学生感兴趣的写话材料,让学生在亲近生活中快乐写话。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素荣 《生活教育》2014,(7):116-117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是多么重要。要使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文章的丰富来源,就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写,老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教师难教,学生怕写。要让学生乐于作文,能自感而发,有话可写,我认为在学生习作前要让他门充分做准备,主要包括生活积累的准备、写作知识的准备、语言材料的准备。一、生活积累的准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认识浅,如果不注意丰富其生活,只让他们埋头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整天局限于家庭──学校的圈子,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是很困难的。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内容入手,解决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问题,才能使…  相似文献   

11.
一、体验生活--想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息".可见,好的习作题材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习作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  相似文献   

12.
写话,是低年级一项十分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作为写作至关重要的基础,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必须抓好、抓实。然而教材中的写话训练题材毕竟有限,生活才是写话的源泉、写话的根基。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相似文献   

13.
写话是作文的开始。低年级学生怕写话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令教师头疼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一、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好奇心、好幻想是低年级学生的本能和特征。在他们看来,生活是多彩多姿的:鱼儿会说话,白云会做梦……康·季·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要想让…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所以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表达出来,记录下来,进行生活积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在低年级如何进行生活积累呢?我是这样做的:一、多听听老师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多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书读给他们听。如:科学小常识、儿歌、谜语、古诗、寓言、童话、小说等,利用早读时间、课间、课外活动、自习课等时间读给学生听,让他们从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听家长讲。布置学生回家让爸爸…  相似文献   

15.
一、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一是心理问题,二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能力欠缺。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深入观察和了解生活,给他们创造积累素材的机会。只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源泉来自丰富多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记载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从生命生成的角度看,作文就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朵朵浪花、一片片绿叶、一面面镜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吮吸生活的乳汁,让学生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从而体验到一种酣快淋漓的快乐。一、把作文引向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亲密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在6~8岁时,是积累词汇的重要阶段,而如何把这些词汇正确、有序地用于表达,是需要经过引导和训练的。一、借助实物,说话不难。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比较肤浅。如果让学生完整地表述某一事物的特征,这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直观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依据实物,让学生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8.
倪文娟 《考试周刊》2011,(27):64-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的,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让学生愿意说、乐于写。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用"课标"新理念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不但能化难为易,而且能使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铜陵市建设小学韩志涛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果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需要广大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年龄较小,但他们对新事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写的冲动,就要调动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也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原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学生就像一只刚刚学习飞翔的雏鹰,如何让这只雏鹰的羽翼更加丰满呢?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下面我谈谈从教以来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几点看法。一、用眼睛捕捉事物,用触觉感知事物 写作素材离不开生活,写话也同样如此。生活实践是学生写话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让学生有题材可说,且愿意说。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于是我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如在春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观察教室门前的小花圃,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然后把看到的、想到的、摸到的,用笔记下来。在日记中,有的孩子写道:“爬山虎是有脚的,它深绿色的爪子紧紧地抓住假山往上爬,乍一看绿色的叶子像手掌。”有的孩子写道:“仙人掌浑身长满了刺,我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哇!好痛啊,跟针刺似的……”这真实地写出了孩子的发现和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