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2.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2):132-133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3.
“语感”这一概念始于夏丐尊先生,20世纪20年代,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写到:“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叶圣陶先生在此基础上将语感定义为“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了解力。”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可以通过语感判断隋感,判断语义,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喜碧 《新课程研究》2009,(11):185-185,188
何为“语感”?语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有人认为语感就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专家王尚文同样指出:“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的最根本之处。”“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去训练呢?  相似文献   

5.
语感,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由小单位到大领域,可分为三个层面: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对言语生活的感受;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因此,语感培养与训练,应在三个层面上既齐头并进又相辅相成地展开。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这是语感的经典性意义,也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如最早夏尊先生所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叶圣陶先生所说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等等。这个层次上的语感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感的对象以字词句为基本单位,尤以词语为要。2.语感的结果是获得具体、鲜明乃至丰富、深刻的表象或形象。“见了‘…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感 ,由浅而深 ,由小到大 ,可分为三个层次 :表层 ,对语言文字的感觉 ;中层 ,对言语生活的感受 ;深层 ,对语文学习的感悟。因此 ,语感训练 ,既要循序渐进 ,又要突出重点 ,适度交叉。一、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是语感的经典性含义 ,也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 ,如最早夏 尊先生所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 ;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 ;叶圣陶先生所说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等等。这个层次上的语感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感的对象以字词句为基本单位 ,尤以词语为要。 2、语感的结果是获得具体、鲜明甚至丰富、深刻的表象或形象 :…  相似文献   

9.
语感训练的重要方式○陈英(南昌铁路一小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如果把“语感”同生活中熟知的“乐感”、“水感”、“...  相似文献   

10.
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就是人们受语言符号刺激产生的一种直觉。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沔尊先生认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语感是言语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一、语文教育进行语感培育的必要性《语文课程标准》里讲语文教…  相似文献   

11.
语感,简言之即是对语言文字具有正确、丰富、灵敏的感受力,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的磨炼。”(夏丐尊、叶圣陶语)语文前辈对此多有论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锐敏感觉。”吕叔湘先生则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最近几年语文教学同仁对语感训练备加重视,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作  相似文献   

12.
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就是人们受语言符号刺激产生的一种直觉。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沔尊先生认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语感是言语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对于学习语文、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曾爱明 《成才之路》2014,(35):91-91
正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并致力于研究,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需要学生在读、写、听、说训练中培养。叶圣陶对语感作了描述:"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丏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15.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人们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直接感受、体会、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逐步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语感”呢?概括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听讲或阅读来提高。我国教育家夏尊先生曾指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学习语言绝对是一个渐悟而非顿悟的过程,语感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语文历练。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让…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语感?朱光潜先生说: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叶圣陶先生说:“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叶圣陶论创作》)还有人说:“所谓语感,可以看作是在谈话或者阅读时对每句话的发展趋向的预测能力以及对每句话的含义的直觉理解能力。”(齐国宁《运动记忆法》)徐仲华先生则从西方语言学家那儿找到了与“语感”相对应的概念:“对于语言的微细之处所做的直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明确的解说:“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相似文献   

19.
注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江苏姚文煜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早在30年代,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语感”。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怎样来形成良好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