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地理"世界陆地自然带"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应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并进行了使之适合初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基本做法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洪杰 《地理教育》2014,(Z1):19-21
正一、知识构建鲁教版"人口迁移"一节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一课标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二是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是能够联系实例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当地人口迁移的特点。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从本节标题看,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人口的  相似文献   

3.
周密  刘刚 《中学生物学》2010,26(6):40-41
1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兴伟 《地理教育》2015,(Z1):81-8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  相似文献   

5.
龙江华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09-110,121
依据民族地区高校的特点,介绍了民族地区英语课程设置:按新生入学时的分级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级。A级的学生从二段开始授课(周学时为4节),第三四学期可开设选修课程;B、C级的学生则从一段开始授课,分四个学期修完,周学时分别为5节和8节,教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英语阅读课"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及如何有效实施"三疑三探"教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想让学生能不流于形式地上好一节"三疑三探"课,还需配套地上好一节预习课及一节习题课。  相似文献   

7.
《都匀县志稿》卷五《风俗》卷中含有大量都匀地区各民族"年节"的史料,具有民俗学、文化学的研究价值。对《都匀县志稿》中关于"年节"的记载进行梳理,发现都匀地区各民族在明清时期过"年",不但时间各异,而且内容和形式也各有特点。对这些年节习俗进行探究、保护,进而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前言"竹子的成长过程记录在一节节的竹管上。过去的一节一节的竹管并没有因为新的一节的出现而消失,它们将永远保留在那里,而且还是后继长出的竹管的生长点和支持者。对于成年人来讲,童年就是支持他的根基和最早的几节竹管。"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学校青年教师"一人一课"工作已经连续开展多年,即青年教师每学期每人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此项工作很好地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学校规定,开学初,笔者要向全校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本着"常态化,真实化"的思想,笔者按照教学计划上的进度开设一节武术课,笔者没有因为追求课堂"有序、有效",而提前在上课班级"磨课、修课",仅告知学生"下节课,我们班级要开设公开课"。真实地讲,笔者对这节公开课没有太大期望,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最早的节日,是指节令、节气,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与历法的产生密切联系在一起。"节"在植物茎上是个特殊部位,"节日"与平常日子相比,也是个特殊日子。因此,可以把"节日"简单定义为具有特殊意义或活动的日子。节日就是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基本稳定的活动内容的特殊日子。节日亦是我国各族人民悠久历史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11.
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应该是有深度的课堂,深度不是难度,而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是追求有内涵、有冲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实效、有后劲的课堂。"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给我们呈现了一节有深度的数学课堂,是一节真正充盈数学味的魅力课堂。现撷取几个精彩片段,以  相似文献   

12.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一节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最后一节.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细胞的分化,难点是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在个体发育中,从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角度来理解细胞分化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较难掌握的一节内容,教学重点多,教学难点突出.同时这一节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运用实验手段得出定量的结论成为本节课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经多年教学实践、反思,应用自制的"摩擦力演示仪"能轻松化解本节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现将仪器的结构和主要解决的难点介绍如下,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分享宁静 引"一抹"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节,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吧!读第一节.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选修④<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前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延续,也为下一节"化学平衡"内容作铺垫,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百分数的意义"是节经典的老课,很多数学名师都用过这节课展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后起新秀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因此,有关这一内容的课例可谓异彩纷呈。俞老师以数系的扩充、数感的培养为线索,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本质,看似"粗糙"的背后,蕴含着他对这节概念课教学独特而深刻的思考。一、类比邻近概念,沟通新旧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内容,主要讲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是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内容的深化,为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作铺垫。这四节内容逐层递进,从宇宙空间逐渐缩小到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运动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知识结构及内外部联系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的第一部分。教材把"镁和铝"编排在一节,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特点,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相关的化学实验,用对比镁和铝异同点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掌握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曾或多或少接触过本节的一些内容,如何处理这些学生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9.
陶春竹 《考试周刊》2014,(91):149-150
<正>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6章第3节的内容。第6章共有4节内容。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讲述了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本节讲述的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因此,本节内容是前面两节的延续;同时,为学习下一节"细胞的癌变"打下基础。本节的核心内容是: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本节内容为我们认识生命过程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  相似文献   

20.
我曾在郑州市中学数学"指向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做了一节示范课,课题是《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这节课是按"基于标准的教学"策略设计的,与会教师和专家听课后指出:这节课体现出一种清晰、简约的风格。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有两点值得一提。一、将抽象的课标要求分解成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