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艰难落实了去年8月底国务院有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指示精神。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在众人的翘盼中,终于在2012年最后一天来临之前同时出炉。北京市从2013年起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条件"地放开高职和专升本:上海市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分"来划定随迁子女享受高考的不同权利:广东省则决定以2013年、2014年、2016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步骤、分层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的高考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倩 《上海教育》2013,(3):26-28
2012年最后两个月,全国27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截至2013年1月9日,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公布了方案。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新政一经公布,引起各方热议。尽管一些省市的方案令许多翘首以盼的家长多少有点失望,但是这一"破冰"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一些地区的方案由于门槛过高而遭受质疑。专家建议,对异地高考方案应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视角进行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不能全指望异地高考方案,还需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目前已有5省市明确了异地高考的具体标准.作为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异地高考逐渐升温成为最受瞩目的社会民生议题之一. 2012年10月31日,黑龙江省公布了2013年异地高考报名规定,称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地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 这短短几十字,被外界视作第一份明确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破冰"之举.这个方案也受到该省大部分外省籍考生家长的欢迎,认为很"人性化". 同样完成"破冰"的还有江西.2012年11月30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相关政策,成为继黑龙江、安徽之后全国第三个公布异地高考具体方案的省份.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都实行高考户籍限制政策,即本地只接受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这样就导致广大非户籍考生只能回到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但各省区的课程、考试都有较大差异,习惯了当地教材的学生回到原籍参加高考,加上高考前夕来回奔波,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晏志成 《教育》2013,(7):19-20
2013年春节前,不少省市高考报名结束。在报道此类消息时部分地方媒体有意无意间强调,说合乎本地参考条件的异地学生很少,不会对本地学生构成冲击,似在炫耀各自地方的异地高考方案制定得"好"、制定得"妙"。所谓异地高考方案,是指允许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高考的方案。为什么有必要出台这样的方案?各地的方案有何特点?方案要兼顾本地考生和随迁子弟考生利益,难点又在哪里?……在各地异地高考方案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6.
截至1月9日,除西藏没有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下称"异地高考"),其余30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公布了方案。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件要求,各省份"原则上2012年年底"公布"异地高考"方案。记者对比发现,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有差异。沪皖曾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1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安徽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  相似文献   

7.
立场     
《教育》2013,(4):16-17
异地高考别拿职业教育做"挡箭牌"王寿斌1月7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艰难落实了去年8月底国务院有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指示精神。北京市从2013年起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条件"地放开高职和专升本;上海市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积分"来划定随迁子女享受高考的不同权利;广东省则决定以2013年、2014年、  相似文献   

8.
正1.各地陆续公布异地高考政策截至2013年11月,各省份陆续公布异地高考政策,山东、安徽、福建等省份门槛较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门槛较高,采取过渡式方式。2.高考大改革:不分文理科,英语不列入统考,一年多考,综合会考成绩等北京日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减少高考英语分  相似文献   

9.
数字     
《教育》2013,(1):9-9
27省市区 据人民网消息,截止2013年1月5日,包括“北上广”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明确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则尚未出台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3,(2):7-7
近日,我省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参加升学考试方案公布,在我省念完完整3年高中并有学籍的异地考生,可在我省当地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1.
晏志成 《教育》2013,(3):18-20
2013年春节前,不少省市高考报名结束。在报道此类消息时部分地方媒体骨意无意间强调,说合乎本地参考条件的异地学生很少,不会对本地学生构成冲击,似在炫耀各自地方的异地高考方案制定得“好”、制定得“妙”。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正异地高考别拿职业教育做"挡箭牌"来应付舆论《中国青年报》,王寿斌,2013年1月7日2013年元旦前,全国25个省市的异地高考方案相继出台。以北京市的"过渡"方案为例,凡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初中毕业生只能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中职毕业后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高职学校的考试录取;而同样身份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由此不难看出,进城务工子女只能读了中职再读高职,读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底,我国各省市陆续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分析各地的方案,门槛高低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广东的方案,设置的门槛比较高。随着异地高考方案的颁布,各种问题将随之而来,包括本地户籍人员与外来人员的高考利益冲突,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承载力问题,高考移民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本文认为,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需要国家层面主导,同时要与高考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3,(7):22
方案导读深度点评重庆直辖市作为此次全国最早实施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的方案,被称为"最宽松异地高考方案"。重庆并不像京津沪等地形成了资源积累优势,无论是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都需要大量引入,加上重庆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因此采取开放的政策更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重庆"最宽松"方案只设置了3年完整学籍、在当地就读、父母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等必要的准入门槛,但诸如把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2,(34):17
袁新文在2012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自从今年8月底四部委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各地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最令人关注的是异地高考的门槛。如果设限太多、门槛太高,异地高考必然使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人们普遍认为,黑龙江省的异地高考规定比较人性化,门槛不算高。但是,其他省份的规定是否也会这样"平易近人"?教育部负责人曾明确  相似文献   

16.
陈晓龙 《教育与考试》2013,(1):24-27,52
山东省是最早响应教育部关于2012年各省出台有关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主要是解决人口流动频繁背景下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异地高考提出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落实这一方案面临的难题:限制性政策;新高考移民风险担忧;高校自身依附性太强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变原有政策;加大对高教投入;减少地方对本地区高校的干预;改革高考制度等。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努力确保异地高考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3,(7):23
家长热议在上海"挂靠居住证"方案征求意见期间,来自北京、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8省份的13位律师联名致信上海市教委等多部门,认为"居住证区分随迁子女是再歧视"。该方案一公布,即引起争议,一些家长认为,上海异地高考方案将随迁子女按居住证等级分成三六九等,是另一种"户籍歧视"。42岁的余启涛老家在安徽,18年前来到上海,从临时工做起,现在是一家小型企业的老板,孩子从幼儿  相似文献   

18.
辛帅  孙一耕  张停  鞠楠楠 《文教资料》2014,(14):161-163
本文从教育学专业的视角论述了异地高考及其利与弊,对异地高考进行了界定,区分了异地高考与“高考移民”,并结合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对其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异地高考"制度设计是我国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社会转型期集结和延伸至教育领域的城乡、阶层、区域等多对社会矛盾进行权威性的价值再分配。通过对30个省、市、自治区"异地高考"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异地高考"方案是在"城市本位论"价值选择下做出的利益安排,体现为一种基于地域身份的制度化区隔,并且折射出我国社会阶层较强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7):24
家长热议河南籍何友岑的孩子在安徽合肥读初中。早在安徽省异地高考方案出台之前,何友岑就判断安徽的方案一定不会太严苛:"安徽很穷,所以安徽人到外省打工、做生意有很多,而外省人很少有来安徽打工、做生意的。我看到新闻说,即使出台了号称最宽松的异地高考开放政策,最近3年来真正具备在安徽参加高考资格的一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