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篇:数字引领秩序星光依然闪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2.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3.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4.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5.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6.
盘点2008年,作者们将焦点定位于中外图书馆理论与事业的5个表现更为突出的领域:基础理论、事业建设、服务、信息技术和技术应用。通过对这些领域中“亮点”的捕捉,使读者能更加快速、准确地把握住2008年图书馆学的脉动。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李华伟博士图书馆职业生涯的里程碑(1958-2008),以史实阐述李华伟博士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贡献卓著,及其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李华伟博士是享誉世界的杰出华美图书馆专家、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活动家。  相似文献   

8.
<正> 青海省的高校图书馆事业,是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九五六年,我省建立了第一批高等学校,接着也建起了图书馆.经过二十六年的发展,现在,全省拥有高校图书馆七个,藏书一百五十多万册,工作人员一百多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为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也为我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我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走过一些弯路的."文化大革命"前,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进我国基层图书馆网络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10.
王昭 《图书馆界》2013,(5):38-41
民国时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除了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还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送书服务、代理借书等多种.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况及其特色,相关业务研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使图书馆由封闭走向开放;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也必将使图书馆从单一服务向立体网络化服务发展.并就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办馆模式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国英,字鼎臣,满姓索绰络氏,隶属满州镶自旗,吉林市人.国英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光绪十年(1884年)①,他是我国近代在图书馆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一位学者,他筹建并组织管理的我国早期私人图书馆"共读楼"在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本文拟对国英的图书馆学成就做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谢欢 《图书馆建设》2015,(3):4-7,12
目前,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重心还是在民国图书馆史领域,对于现代图书馆史,特别是1949—1966年这十七年间的历史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1949年以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体现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主义",而1949年以后,"自由主义"逐渐被"苏联式的国家主义"所取代。从保存史料、探究历史演变规律的角度出发,学界应该重视图书馆史领域的"十七年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共享工程"的建设,促进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2006年起,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始组织实施"志愿者行动",由业界专家志愿者组成团队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各地基层图书馆馆长进行培训.2009年7月21日-24日, "志愿者行动"在宁夏展开,借此机会,本刊对此次培训活动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并思先生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5.
"Living Library"作为一个新名词和新服务理念于2008年传入中国,它基于人们通过彼此的交流,达到相互沟通、增强理解和削除偏见为目的.图书馆引入"Living Library"推行一种名为"图书馆借人活动"的新型社会服务方式,采用图书馆组织管理图书的有利优势管理这些特殊的"书",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共创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文革”时期的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时期的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当代学术研究中一段很薄弱的部分.笔者查阅许多回顾50多年我国图书馆当代历程的文章,发现回顾文章对1949-1966年"文革"前17年和1976年(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近30年的我国图书馆事业研究部有全面、详细的论述.而对"文革"十年,则大多是几笔带过,仅概括为"十年动乱,图书馆被迫停止了正常的工作","图书馆事业遭受到空前的浩劫和灾难","图书馆学研究停滞".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事业融合过程的不断加强,使图书馆技术这一新概念迅速形成并得以实践,渗透到图书馆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图书馆向更高的形态发展,也为河南图书馆界新人的辈出,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9月23日—24日,浙江省图书馆事业青年人才库"2008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培训班"在浙江图书馆开办。这是浙江省图书馆事业青年人才库今年的第二次培训。此次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青年人才库人员及部分图书馆的业务骨干人员,共计44人。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提高文献资源的共享程度,从而在实践上实现从"图书馆藏书建设"到"文献资源建设"的转变.提出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文献事业管理机构,打破现行的四大系统隶属制,按图书情报机构的级别(中央级、省级、地市级、部分县级)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考虑专业学科特色,统筹规划,分工协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同时提高我国文献资源的保障率.并指出电子载体将作为文献收藏的主要载体,纸质载体作为一种补充将与电子载体并存.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大学图书馆事业随着日本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它受到国家的极大重视.战后特别近三十年来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断进行了改善,作为推动这一事业发展的手段采取了"以法治馆"的有力措施.他们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图书馆法》、《学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