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48场专题讨论会、265篇论文摘要、50篇发表于《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述》大会特刊论文的整理,总结了当前国际体育社会研究的热点、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选题具有时代性强、地域性强、针对性强、跨学科性突出等特点,其中“体育与性别”“体育与政治(策)”“体育与健康”主题备受关注,后结构主义、文化批判主义视角以及质性研究范式应用广泛。目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一方面拥有现实机遇和学科机遇,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自然科学、主流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自身的挑战;学术功利化趋势、语言以及地域的差异是阻碍体育社会学国际化合作与发展的原因。要迎接这些挑战,国际体育社会学需要以全面服务人类社会为使命,激励体育社会学内部的创新力,最大发挥体育社会学的人文价值与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社会学即“Sport”社会学,按照我国的习惯,是否可以把它理解为广义的“体育”社会学。它和狭义的“体育”社会学虽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书,而是两个内容完全不同的体系。体育运动社会学包括的内容要比“体育”社会学广泛得多。体育运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学是以研究社会为中心的科学群,它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体育运动社会学正是这一群科  相似文献   

3.
体育经济研究Sport EconomyResearch职业竞技体育产权内容与特性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 Sports Property Rights宋月国SONG Yue-guo,杨年松YANG Nian-song(69)体育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分割研究A Research to Delimitate and Partition of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科学走向国际化,加强与国际体育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有必要对我国内地学者的体育科学国际合作交流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科学引文检索(SCI-E)数据库,下载1995年至2009年间我国内地学者在66种国际体育科学权威期刊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据,结合文献资料法以及作者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并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绘制出我国内地学者的体育科学国际合作网络的知识图谱,归纳总结出我国内地学者的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特征。最后,提出我国内地体育科学国际合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广州体育学院承办,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协办的2008年广州国际休闲体育研讨会于3月21-23日在广州体育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6.
1999年6月26日上午,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体育学院隆重举行了有近百人参加的成立大会。会议由副主任委员胡小明教授主持,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吕树庭教授介绍了光临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容分析法与传统文献分析法.对国内较有代表性的5种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体育社会学文章以及两种国际体育社会学期刊近10年来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与把握中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国内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集中于:与体育产业相关的经济类研究且三年来多以奥运会为切入点,第二位的是国家体育政策且焦点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保障,第三位的是大众体育类;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集中于:性别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兴奋荆、体育暴力、竞技运动带来的伤痛与冒险等等.参与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者还很单一,而国外已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5月4日,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联合会执委会,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了“体育与健康学术研讨会”。ICSSPE(国际体育科教联合会简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世界体育科学和教育领域中有广泛的影响。我国于1986年加入该组织并任执委会委员。研讨会在中国执委、中华全国体总科教部部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28日,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在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召开。除广州市以外的3名常委,其余在穗的常委全部参加了会议。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会名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知识共同体的体育型构社会学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做出巨大的学科贡献。以研究议题的方式开展体育型构社会学的学术叙事,旨在汲汲于体育型构社会学的引介与转译研究,从而更新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埃利亚斯建立起以“型构”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及社会学(体育社会学)分析框架,如体育化与文明的进程、游戏模型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投入—超脱等,足以体现出体育型构社会学型构分析框架的创新意义。在此研究范式下,体育型构社会学未来应用潜力还表现在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流动以及体育与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议题上。这为中国体育社会学带来一定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发展的条件及其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社会学的组织互动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发展的条件和操作要点进行讨论.从政府(社会环境)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的相互关系入手,寻找政府作用和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发展的操作性因素.认为在政府行政作用的条件下,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具有行为的主动性和行为的可能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和结合性是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操作要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的实况,研究了当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分析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指出: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将更具时代特色,将会突出应用性研究,跨国合作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雅典奥运会展示了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实力重组:中国明确地进入第一集团;"西太平洋组合"崛起,并向"北大西洋组合"的世纪垄断提出挑战;竞技优势的均衡化缓慢但稳定地推进.面向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应该设立二维的发展目标.社会学发展目标是大力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北京奥运会参赛目标应该定位为"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令世人瞩目,有许多宝贵经验需要总结,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探讨。我国要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要发展体育科学,要把丰富的体育实践,上升为理论,去指导实践。为了总结、交流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和促进国际间的交流,由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成都体育学院和四川教育出版社出面组织了《现代体育科  相似文献   

15.
"2012国际运动科学、教育与医学大会"的主题是:"运动激发学术遗产"。大会表现出体育科研主题更加多元化、研究内容更加契合运动实际、研究取向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综合等特点,更加关注体育遗产、教练员继续教育、大众健康的先进理念等新的研究热点,涵盖了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到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展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了美国《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1930年-2009年期间发表的4219篇论文数据,运用文献共被引和内容分析以及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学、人体测量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流行病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等10个分支学科是构成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学科结构的主要元素;体育科学学科结构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学科要素是动态变化的;体育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发展的速度不一致,各分支学科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体育科学的带头学科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体育教育学与人体测量学——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的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训练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运动心理学、流行病学和运动技能学习的演变历程;体育科学学科结构经历了从综合——分化——综合的演变历程;体育科学内部新学科诞生和理论的深化是其结构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7届国际军体理事会(CISM)科学研讨会发表的128篇论文和波兰军事体育研究会与国际军体理事会合作发表的17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作者分布、国家分布、学科分布、研究热点等几个方面指出目前国际军队体育科研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商业化大潮下,竞技体育和赞助商结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导致国际体育单项组织的吸金能力越来越强.由于人利己的本性,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内部的腐败也是不可避免的.保证国际体育单项组织阳光机制是一个紧迫的话题.国际足联的腐败表明:对于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借口民间、非营利性而游走于法律真空地带、不接受任何监督的时代应过去了.为此可采取以下有力的外部监督措施:依靠国际体育单项组织所在地或所在国司法部门进行监督;定期公开国际体育单项组织的财务账目,并由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充分发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等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My Happy Time     
崔逸尘 《阅读》2012,(Z2):71-71
<正>The International Travel Holiday of Suzhou(苏州国际旅游节)began on the 27th of April and it was very beautiful and lively.On that day,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对"体育"进行定义,而解决这一难题最基础的工作应当从这个概念的发生学研究做起。"体育"是19世纪末从西方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一个名词性概念,之后在中国体育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概念逐渐由一开始的"身体的教育"逐步演变成包括"身体的教育、身体锻炼和娱乐、竞技运动"在内的"大体育"概念,并有以"Sport"置换"Physical Education"(PE)成为"体育"总概念的趋势。"竞技"何以成为"体育"?"Sport"怎能置换"PE"?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对"体育"及其相关概念在国外的发生、发展、传播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引进中国后的"体育"概念的演变、不同学派争论焦点进行解读,对"体育"与"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竞技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意在启发公众(起码是学界)把主流话语中的日常"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概念区别看待,把"体育"词语与"体育"概念区别开来,从而真正把握"体育"概念的真谛。文章还从发生学角度建立了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体娱)、竞技运动之间的关系模型,对"Sport"能否成为中国"体育"的总概念进行了辨析,并提出要解决"体育"概念在中国的长期纷争,必须要在中国体育学界开展严肃学术对话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